最著名「德加混血兒」Hitchbot窮遊德國

人氣 8

【大紀元2015年0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穆華德國報導)來自加拿大的「Hitchbot先生」最近來到德國旅遊,「他」一下飛機就引起遊客的圍觀,加拿大駐柏林大使館、德國電視名主持等都特意拿出時間給「他」,更別提主頁上粉絲的關注了。「Hitchbot先生」不到一米高,為甚麼這麼有魅力?

搭車自助游 蹭狂歡節花車

原來,「Hitchbot先生」是一個機器人,身高大約90厘米,不到8公斤。它的軀幹是一個白色的塑料桶,胳膊和腿是用塑料泡沫製成的,頭是一個顯示器。它的身上配有麥克風和攝像頭,可以分辨簡單的語音和動作,回答簡單的問題。它不能行走,只能靠別人搬動。Hitchbot配有太陽能電池,還有一個另外的插頭,可用於汽車的打火器接口上。它身上自帶坐墊,搭車的時候就能很方便地坐在車上。

通過GPS系統,研究人員可以追蹤它的位置。它還配備拍攝程序,可記錄旅程,拍攝的圖片可以在網上分享給眾粉絲。

ProSieben電視台把Hitchbot從加拿大帶到了德國,加拿大駐柏林大使館在勃蘭登堡門為它接風,電視台在節目裡對它的旅行進行跟蹤。 這次德國遊為期10天,Hitchbot旅行的方式就是搭私人順風車。至少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進行得很順利。當它到達科隆時,還接受了電視節目TV Total 的名主持人Stefan Raab的採訪。慕尼黑的新天鵝堡、Sylt 島等地也是這次旅遊的目標。在此期間,Hitchbot還趕上了今年的狂歡節,它坐在一輛花車上,切身經歷了一回「德國的第五季節」。

但這位「名人」也有遇挫的時候,大牌也不好使,德國國會大廈就沒讓它進。Hitchbot原想和一所學校的孩子一起參觀國會,但由於事先沒有登記,所以它在入口處被攔下來了——「名人」也不能壞了規矩。

Hitchbot是半個「德國人」

Hitchbot是加拿大瑞爾森大學兩名學者共同研製的,因為其中女學者是德國人,所以它就算是「加拿大爸和德國媽的混血兒」,這個項目的主要目的是觀察人們與機器人之間的交流。

為了完成這次出國遊,Hitchbot首先要克服的一道難關就是語言問題。它最先學會說的德語單詞是「咖喱香腸」和「下班了」。Hitchbot的「德國媽」Frauke Zeller表示,Hitchbot 已經完成了一項壯舉:通過搭車,從加拿大東部一路向西,最後抵達終點站維多利亞。這段自助遊為期三週,行程長達6000公里。

瞭解德國社會的最佳途徑——大紀元歐洲生活網。

責任編輯:賈南

相關新聞
稀土缺  德向加求援
德總理逛全球最大電腦展CeBIT 試用加密手機
機械流浪者  北中南街頭行動
全球首創「精子機器人」 可遙控幫助受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