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洛杉磯賭場「跑票」的華裔老人

人氣 90
標籤:

文/華仁

近年來,洛杉磯出了幾次賭場大巴事故,乘客多是來自聖蓋博谷華裔老年人,給人以華裔老人好賭的印象。殊不知很多華裔老人並非去賭場賭博、消磨寂寞時光,而是為了跑生活——獲得賭場提供的免費券維持生活,所以也叫「跑票」。此文就是一位以「跑票」為生的華裔老者的所見所聞。

拉斯維加斯豪華賭場,世人皆知。但是在大陸,很少人知道原來洛杉磯還有更多的賭場──二十多家。但不像拉斯維加斯那樣集中一起,比較分散。很有意思,本人將見聞與大家分享。

拉斯維加斯所處的內華達州在洛杉磯的東北內地,缺雨水、支柱企業也很少。為了振興地方經濟、解決當地就業壓力,政府特許並資助在拉斯維加斯開設賭場。別的地區也傚仿開設賭場,或者是稱作CASINO(卡辛諾)的變相賭場,以解決當地的就業間題。

「跑票」與「跑票旅行社」

由於賭場數量眾多,面臨減員甚至於休業壓力,於是政府推出了由賭場向低收入階層發放數量不等的贈券的方案,政府再對賭場經營者進行退稅。這樣就給低收入者和無收入者提供了一個生計;不僅如此,相應而生有了以此為業的旅行社。這批參與者被稱為「跑票」,那些旅行社也就成了「跑票旅行社」。

「跑票」為了得到更多數額的贈券,參與者奔跑於各個賭場和卡辛諾。大型賭場大多路程較遠,能得到的票量就相對較少,所以跑票者多跑就近的卡辛諾。「跑票旅行社」還在俗稱小西貢的越南人聚住地、柬埔寨人聚住地(長灘)設上車點;近來在韓國人集聚地也開設了大巴上車點。

「跑票」成職業

一些弱勢的老年華人若勤於跑票每月可有1,000美元左右的純收入,特別辛勞者有獲得1,800美元的紀錄,可謂「一分汗水、一元美金」。大多數卡辛諾都不允許客人私帶食品進場,可是華人天生就是克勤之眾,場內每客飯得5元以上,心痛!多數人都 偷帶點心或者將自帶的飯放在大巴車上,在來回車程上用飯。有一位上海來的老太太,已80多歲高齡,仍每天笑咪咪地趕場子。老太太每月總得收益千元以上,她住家庭旅館,月租300美元,每月伙食及零花合計100美元,一共400美元足夠開銷了,多餘資金一分為二,一半收存起來備用;另一半匯給在上海的孫子、孫女。

依那些老人所言是一舉三得。一是有一份可靠而又穩定的收入,相當於大陸中國六千到一萬人民幣,在國內這個年齡到什麼地方掙?二是天天出門趕大巴、走場子,以散步練了腳力,是鍛練的好方式;三是上碼子,合作對打上下又練了腦力,有效防止智力老化,人也變得機靈得多。不過最近跑票客裡逐步增加了數位年輕人,他們是暫時就業有困難的,過渡一個時期。

賭場聯想

如此,卡辛諾可成了老年人的樂園。有時讓人聯想起, 其實人的一生也會遇到不少賭局,香港歌手葉倩雯在與其丈夫同臺唱到:「……用真情迎此生,我用青春賭明天!」葉小姐的大膽直言,贏得臺下一片掌聲,可見人生之路常在賭。

要讀大學了,就得選好專業,就要預測過幾年以後這個專業能勝過他人嗎。有一陣子律師職業很吃香,但是等到大批政法系畢業要走向社會時,卻發現就業困難,律師人員已經過剩了。結婚更是人人都有體會的賭局,情投意合門當戶對,有人會愛得死去活來,最後如何?愛情婚戀裡酸甜苦辣的故事太多太多。

政局仕途上更是明顯,當年投靠上了老江了,好官運,周永康當年好威風,如今賭局輸了,下了地獄了。商場上更是如此,不多談了,大家自己思量思量。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耶魯華裔才女金門大橋跳橋自殺
加華裔生研發車窗不結冰材料 獲美公司注資
中國女留學生街頭舉牌找工作 夢想成真
無航海經驗 68歲加拿大華裔將駕帆船渡太平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