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2300萬打造知識產權中心

【大紀元2015年03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潘在殊香港報導)知識產權貿易工作小組昨日(23日)向政府提交報告,其中提出多項建議,計劃在未來3年預留2,300萬元落實有關措施,希望推廣香港成為國際知識產權仲裁及調解中心等。

財政司司長於2月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到,會在未來3年預留2,300萬元,向中小企提供知識產權諮詢服務和人才培訓等支援;亦會考慮將購買知識產權的資本開支扣稅安排,擴展到更多合適的知識產權類別。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昨日表示,工作小組今次的報告,主要建議是以其制訂的策略框架為綱領,涵蓋4個策略範疇,包括:優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鼓勵知識產權的創造、發明、保護、使用,並提升香港作為交易市場價值和吸引力;支援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使用,包括鼓勵及支援公私研發機構、創意產業和大小型企業使用者瞄準市場需要、把有潛質的知識產權商品化,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知識產權中介服務和提升人力資源,包括支持發展知識產權估值及盡職審查、仲裁及調解等;推廣、教育和對外合作的工作。

他希望將香港建立成為知識產權中心。「這個品牌的形象非常重要,才可以吸引到本地的企業,海外及內地的投資者和專業人士,對於我們的知識產權有興趣和參與。」

他透露,大陸有關貿易方面的官員對於香港發展成國際知識產權仲裁及調解中心非常有興趣。「香港有一班這麼好的專業人士,這麼健全的經濟體系,也可以我們作為中介的角色,幫助外國的特別是中小企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我們從中也能夠在這方面得取一些商業的利益。」

工作小組成員、禮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立邁表示,香港其實在地理上也有很多優勢,尤其是背靠大陸一個這麼大的市場。「非官方的統計,去年全球的授權產品的零售銷售額超過2,500億美元,而中國的銷售額雖然只有70億美元左右,但是與10年前相比已經有6倍的增長。」

他又稱,香港有足夠的人才可以支援,去開拓這個市場,幫助品牌商可以好好地發展自己的商標及版權,甚至零售業經營上,由一個品牌到生產、設計、面市,到建立零售點的連鎖工作。「全世界的知名品牌商都匯聚在香港,也建立了它在亞太區的總部,造就了香港成為知識產權授權業的一個亞洲樞紐。其實香港近年越來越多自家品牌的授權。」

責任編緝:澹修德

相關新聞
中國的剽竊、仿製問題讓德國企業防不勝防
防知識產權在中國受侵犯 專家:儘早註冊商標
美媒:外國品牌對中國山寨貨發起「戰爭」
輕忽知識產權 一生財產恐不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