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海水升2℃ 香港機場恐被淹沒

人氣 26

【大紀元2015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洋報導)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香港大學舉辦「新生代氣候變遷」展覽。港大地球科學系通過從赤鱲角機場西北海底鑽挖的沉積物鑽芯,揭示香港海洋12.5萬年的演變,展現全球暖化如何影響地球。有學者表示,若全球暖化加劇,海水溫上升2℃,香港近30年來填海而來的土地將會被淹沒,部份東南亞島嶼的物種將面臨滅絕的危機。

據《蘋果日報》報導,港大今日在許士芬地質博物館首次展出「新生代氣候變遷」。展覽上的展品都揭示出地球氣候一直有規律地變化著,如中國黃土高原黃土層、珠三角3,000年水松樹輪、海底有孔蟲沉積標本等。其中約5年前港大地球科學系在香港赤鱲角機場海底以下約10米採集鑽芯,顯示不同層的沉積物推算海水演變。

報導引述港大地球科學系教授宗永強的分析,地球差不多每10萬年便經歷一次冰河時期,每次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動都是介乎百萬分之180至280,但自從人類挖掘石油、燒煤後,令碳濃度升至百萬分之400,遠超過去65萬年的自然升幅。

宗永強說,館內首次展出的那條沉積物鑽取的鑽芯顯示地球暖化正加劇。他解釋,鑽芯是港大地球科學系於2009年在香港赤鱲角機場西北面海底約10米下鑽取的鑽芯,長約11米、分為上下兩層,鑽芯下層為呈花斑狀的沉積物,上層是泥層。

鑽芯最下層是12.5萬年前起的沉積物,從中可推測當時海平面比現在略高,海表面溫度約28℃;其後冰河時期大量水份結冰,令香港海平面降低100多米,沉積物露出水面,當時香港島和九龍半島相連在一起。

宗永強說,直至冰河時期後,氣溫回升,香港港海平面上升,逐漸形成現在維港兩岸情況,而鑽芯上層便是7,000年前才開始的沉積物;現在海表面溫度平均約26℃,比冰河期前低2℃。

他還說,不可看小2℃差距,科學家正力爭在本世紀內控制氣溫不再上升2℃,否則格陵蘭冰蓋融化,到時香港海平面會上升3米,過去20、30年發展的填海區網上模擬圖展示,現在的香港添馬公園海旁、迪士尼樂園和赤鱲角機場或都被淹沒。他建議全球減少用煤炭,救救地球。

世界地球日最早源自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

責任編輯:林琮文

相關新聞
氣候學家:全球暖化導致 加州大旱史無前例
全球暖化減產  斐博士茶行情攀升
禁用「全球變暖」 佛州環保政策受質疑
北極海冰層面積 創歷史新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