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鄭成功開臺354週年中樞祭典

鍾元臺灣臺北

人氣 66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今年是鄭成功開臺354週年,29日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隆重舉辦中樞祭典,海內外包括中央與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全臺各地鄭氏宗親會、社會各界,以及日本平戶市、馬來西亞、中國泉州、南平市、廈門市代表齊聚祭祀鄭成功,由內政部長陳威仁擔任主祭官,臺南市長賴清德、金門縣長陳福海擔任陪祭官,場面莊嚴肅穆。

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光復臺灣

鄭成功(1624-1662年),原名鄭森,字明儼,號大木,鄭成功的父親為鄭芝龍,母親是日本女子田川松,鄭成功出生於母親的故鄉日本平戶。鄭成功7歲被父親從日本接回國後,鄭芝龍重金聘請一流的學者和武師,教授他文武方面的知識,15歲鄭成功入南安縣為「秀才」,再經考試,為南安20個「廩膳生」 之一,後拜浙江虞山大儒錢謙益為師。

鄭成功不但能詩、能文,也擅長書法。同時他在父親從事各種軍事活動的耳濡目染下,對調兵遣將、運籌帷幄頗感興趣,而他身邊也經常圍繞著歷經海上風霜的鄭芝龍親信。1645年,鄭成功受南明隆武帝器重,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

明朝末年,清兵大舉入關,明朝官吏鄭芝龍投降清朝,但鄭成功與父親鄭芝龍不同,他召集反清復明志士,攻下廈門、漳州一帶,作為抗清基地,永曆帝並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臺灣於1642年被荷蘭佔領,曾擔任荷蘭通事的何斌向鄭成功獻出臺灣地圖,鄭成功決定收復臺灣。

鄭成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才,更是台灣發展史上不能被遺忘的人物。(維基百科)

1661年4月鄭成功大軍抵達臺灣,利用海水漲潮的有利時機,在荷蘭軍隊疏於防守的臺南鹿耳門登陸。鄭成功指揮軍隊向荷蘭軍隊進攻,荷蘭不敵,荷蘭駐臺總督揆一終於在投降書上簽字,臺灣結束了荷蘭38年的殖民統治。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光復臺灣,他也被譽為民族英雄。

鄭成功發展臺灣經濟並傳承中華文化

鄭成功經營臺灣,在臺南開府設治,屯墾拓殖,當時大陸居民移居來臺者紛至沓來,商船雲集,市內商店鱗次櫛比,臺南都會之規模至是奠定。鄭成功為臺灣帶來漢人文化與典章制度,並提倡教育、勵行法治、設置府縣等,同時派兵屯墾和鼓勵生產。在荷蘭佔領的1650年時,全臺的耕地面積僅為1萬公頃左右,而到了1680年,臺灣的耕地面積就達到18萬公頃左右。

鄭成功自幼接受儒家傳統教育的熏陶,極其喜好中華文化。鄭成功收復臺灣時,先後使數萬大陸人入臺,這些人中有不少讀書人,他們帶來了中華各種文化理念、傳統文化習俗以及各種文化用具等,使大陸的宗教、家譜、建築、娛樂、飲食、服飾、茶、酒、祭祀文化等等來臺灣。鄭成功逝世後不久,陳永華就建議修建孔廟,創辦學校。1666年正月,臺灣的第一座孔廟落成。此後,臺灣的文教事業更加興盛,中華文化在臺灣更加迅速地傳播。

鄭成功開臺354週年29日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隆重舉辦中樞祭典,海內外包括中央與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全臺各地鄭氏宗親會、社會各界,以及日本平戶市、馬來西亞、中國泉州、南平市、廈門市代表齊聚祭祀鄭成功。(臺南市政府)

陳威仁的祖先354年前追隨鄭成功到臺灣,他盛讚鄭成功是位值得懷念的政治家,1661年的今天,鄭成功從金門帶著部將經過澎湖登陸臺南鹿耳門,雖然鄭成功在臺時間不長,卻建立許多新制度,例如測量土地或徵稅等,並重視族群和平。

賴清德表示,每年在臺南舉辦的鄭成功中樞祭典,各界的代表齊聚,儼然已成為國際場合,關心在臺灣這塊土地發生的歷史,市府也藉此舉辦各項歷史文物展覽,尤其今日於鄭成功文物館舉辦「航海王與莊稼郎特展」,以臺灣史前時代重要的牛稠子文化為重心的特展,期盼讓大家了解當時臺南的狀況,知道臺灣在史前時代已有人類居住於此。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台中樞秋祭忠烈  遠征軍後代與祭
屏縣孔子祭典 5外籍禮生體驗
日本盂蘭盆會盆踊小唱
新北原民族語教育  朱立倫肯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