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預測失算 三峽遭遇「心頭大患」

人氣 108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4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備遭詬病的三峽水庫建成後,之前外界關注泥沙量淤積問題。近日,大陸媒體報導,從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間,三峽入庫泥沙量僅為論證預測的42%,而三峽下遊湖泊旱情加劇。專家們認為,三峽入庫泥沙量劇減加劇了下遊湖泊的旱情。

據大陸《南方週末》4月2日報導,三峽水庫從2003年蓄水起的十年間,下遊湖泊旱情加劇。2015年1月31日9時,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點星子站水位為8.01米,逼近8米的極枯水位。鄱陽湖畔的都昌縣,7台水泵24小時開足馬力,方能保證縣城18萬人口的供水。

這種局面已持續10年,江西、湖南等沿江省份深受困擾。

江西省防汛辦主任徐衛明表示,三峽對鄱陽湖的影響是枯水位提前,枯水時間延長,枯水位降低。

湖南省水利廳原副總工程師聶芳蓉表示,三峽蓄水後,在9、10月最需要用水的時候,從長江進入洞庭湖的水減少了70%以上,最嚴重的時少了90%,而且水進入洞庭湖更加困難。

三峽入庫泥沙量銳減

所有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科學家均認為,導致江水難以進入洞庭湖的原因之一與上游入庫的泥沙劇減有關。

1980年代,科學家們主要考慮三峽工程如何減少長江泥沙淤積的問題,但三峽庫區泥沙量預估值與其運行後驗收的真實數據偏差驚人。

2014年三峽工程進行整體竣工驗收。《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顯示,自2003年三峽蓄水至2012年,三峽入庫年輸沙量為2.03億噸,僅有論證設計階段的42%。

原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說,泥沙劇減最顯著的後果是清水下瀉力度加大,造成長江河床加深長江水位下降。

據聶芳蓉透露,在(洞庭湖的長江湖口)松滋口和藕池口,冬天枯水時,河床底比江水水位還高,長江的水進不來。

自1990年代後,三峽入庫泥沙量明顯減少。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其為認為,三峽水庫入庫泥沙大幅度減少,在過去歷史上有資料以來是沒有過的。

入庫泥沙劇減的主要原因-水電躍進

《三峽環境驗收報告》稱,入庫泥沙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上游水庫攔截和近年長江干支流河道的大規模采砂,尤其是前者。

如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水力資源一億多千瓦,占長江水力資源的40%以上。2002年,金沙江中游水電開發規劃獲批,全流域共計劃開發25級電站,總裝機規模相當於4座三峽,建成後它將成為世界超大水庫群。

韓其為說,還有岷江上游、嘉陵江上游、烏江等的水庫全部開發了,來沙會減少很多。

世界泥沙研究學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王兆印說,以長江支流嘉陵江為例,「(泥沙量)從一點幾億降到一兩千萬,減少了90%,很多這樣的河,都是劇烈地減沙。」

長江上游密集的水電開發,正在製造出意想不到的攔沙效果。專家認為,以後來沙量可能就6000萬噸左右,待上游更多水庫竣工,三峽入庫泥沙量只有論證時的十分之一。

三峽入庫泥沙劇減最直接的後果是防洪堤崩塌。《三峽環境驗收報告》顯示,三峽蓄水後,長江干流防洪堤崩岸655處,總長度495.9公里。

入庫泥沙劇減更深刻的改變了長江與流域內湖泊的「江湖關係」。翁立達表示,洞庭湖與長江幾萬年形成的關係,現在一下被打亂,整個生態都在發生變化。

王兆印認為,未來進入洞庭湖水量只會越來越少,少進沙是好事,少進水就要壞事。

根據長江水利委員會的泥沙研究成果,三峽水庫蓄水後三十多年內,長江中游的荊江河段將發生大量的沖刷。下荊江藕池口到城陵磯的167公里河段,河床將平均下切7.4米。而中國水科院計算結果,「藕池口—城陵磯」段最大衝刷量(50年時)更將達到23億噸,下荊江平均沖深超過10米。

三峽工程從籌建之初就備受爭議,並被指加劇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三峽工程建成後,大陸大旱、高溫、洪水、地震等災禍頻發。早先許多專家預言的三峽工程危害正在一一兌現。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影響從「弊大於利」到「利大於弊」
三峽大壩災難性後果12預言11個已應驗
長江三峽截流17年 破壞生態惡果多
三峽大壩「鎖江礙航」 官媒罕見發聲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