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情緒高漲 外媒警告不要隨大流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4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股市週三表現好壞參半,銀行股受到黯淡的第一季度盈利的抑制,而資源公司因為新稅務改革而飆升。外媒警告投資者,中國股市被推向金融危機前的高點,不要隨大流貿然進入中國股市。

路透社4月29日報導說,在虛弱的銀行財報顯示經濟冷卻更多證據之後,中國銀行股週三下跌0.8%。

週二交通銀行報告第一季度淨息差大幅下跌,而中國農業銀行公佈六年來最緩慢的季度盈利增長。

隨著資源股和初創公司的上漲抵消銀行股的下滑,滬深300指數上升0.7%至4774.33收盤。上海綜合指數微升至4,476.62點。

投資者情緒顯著上升

博時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劉洋說,進一步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將點燃進一步股市上漲」。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公司週二發佈的民調發現中國投資者情緒顯著上升,並轉向更加激進的投資策略。

民調發現,中國投資者相信中國股市和固定收入證券提供了世界上最佳的短期以及長期投資機會,而他們對美國資本市場的興趣下滑。

上週中國開設了逾4百萬新股賬戶,比前個月上升26%。

不要隨大流進入中國股市

然而《金融時報》警告投資者說,不要隨大流貿然進入中國股市。在羊年的中國股市,從眾心理已經爆發。投資者將資產類別估值推向金融危機前的高點,並且毫無勢頭減弱的跡象。

然而,濫入中國股市對投資者可能有危險。如果更密切的審視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市場細微末節,會發現投資者應該更深思熟慮。

上海綜合指數2015年飆升了30%。最近上漲規模本身已經令人關注,而更耐人尋味的是經濟下滑的背景。中國報告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下滑到24年來最低速度7%。

跟GDP數字並列的每一個關鍵經濟數據都更疲軟,從令人失望的零售業到低於預期的工業生產。

中共決策者沒有袖手旁觀,最近的寬鬆措施可能是股市上升的一個主要因素。的確,中共央行上週削減銀行存款準備金率100個基點。但是增長放緩根深蒂固,今年估計不會有重大改善。

這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背景。令事情更複雜的是中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成分,它們由銀行、電信和能源股票主導,這三大領域增長緩慢,基本面在惡化。

銀行佔據MSCI中國指數的逾40%,正經歷困難時期。在雙位數增長十年之後,中國五大銀行的盈利在2014年僅僅增長6.5%。第四季度盈利增長實際上是負數。

由於經濟結構性放緩,進一步的金融自由化可能將壓縮利差,前景完全不令人鼓舞。不良貸款比例以迄今為止的最快速度上升。

不像它們的美國和歐洲同行,中國電信企業不會享有顯著的盈利增長。

至於能源領域,自從油價去年崩潰之後,這些公司面臨的挑戰眾所周知。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金融時報:中國股市成焦慮的「盛宴」
何清漣 : 中國股市成「牛」 皆因政府之手
吳敬璉談中國股市:泡沫終歸是要破的
彭博:中國股市下跌 證監會打壓VS央行刺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