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企業債佔GDP達160% 過去5年急劇惡化

人氣 16

【大紀元2015年07月23日訊】中國目前企業的債務高達16.1萬億美元,佔中國GDP的比例達到160%。而且這些債務在過去5年間急劇惡化,比大陸股市更難解決。

據騰訊財經7月20日報導,路透社通過對中國1,400多家公司研究發現,中國當前企業的債務高達16.1萬億美元,企業債務與中國GDP的比例達到160%,是美國的2倍,這些企業債在過去5年間急劇惡化。

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稱,未來5年中國企業債將增長77%,達到28.8萬億美元。標普預計,2015年到2019年這段時間,中國的公司債規模料將佔到全球公司債總額的40%。

蘇格蘭皇家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Louis Kuijs說:「當信貸開閘時,資金流向『問題』企業或實體的風險也上升。」

在中共政府的財政刺激措施下,多數新貸款都流向了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

瑞銀中國經濟研究主管汪濤稱:「更多新貸款用於為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其中一些項目可能由國有企業承接,它們的槓桿水平因此也越來越高,」「價格在下跌、營收在減速,在這種環境下,去槓桿化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將導致硬著陸。」

標普評論稱,債務增速加速上升,風險和價格的不透明以及較高債務與GDP比例帶來的風險非常高。

美銀美林分析師崔巍表示:「與股市相比,管理債市可能更危險,因為債市規模更大,而且如果不是關注度很高的違約事件,道德風險將成為重大問題。」

英國宏觀經濟學家加文•戴維斯7月1日表示,中國經濟現在面臨三個相互關聯的大問題的衝擊波:股市泡沫、房地產市場見頂,以及削弱了銀行業的信貸爆炸。在過去120年的全球經濟史上,這個可怕的「三位一體」曾給許多經濟體帶來極其惡劣的後果。戴維斯認為:「信貸/GDP比率的持續升高,將把中國槓桿化泡沫的全面化解之日推遲至遙遠而混沌的未來。」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陸企業債存三大風險或引發系統性危機
彭博社:中國面臨第二次債券違約
外媒:華通避免債券違約 推高道德風險
中國企業債風險積聚 發改委商討對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