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漲價是政府職能」是句大實話

人氣 252

【大紀元2015年08月10日訊】7日上午,鄭州市召開水價調整聽證會,會場外戒備森嚴,甚至還出動了「特警」,眾多省級媒體記者被阻攔入場,而參加聽證的19名代表都同意水價上調。這引來民眾質疑,鄭州市物價局副局長朱孝忠則對此解釋稱,「漲價是政府的一項工作職能」。

「漲價是政府職能」,此言一出,輿論譁然。更令人錯愕和驚詫的,是這句「雷語」竟出自物價局副局長之口:這簡直是傳說中的自帶自黑技能,想不把自己置於輿論風口浪尖都難。若非有視頻為證,不少人還以為這只是標題黨式訛傳或斷章取義。

一大串官媒都實在聽不下去了,紛紛站出來對這個物價局副局長口祩筆伐!事實上,鄭州市物價局副局長朱孝忠並不是瞎說,而只是說了一句大實話,如同說出了皇帝的新衣。現實中,基於自來水公司與政府未剪斷的利益臍帶關係,許多本來旨在保障公眾參與權、監督權的聽證會,早己異化成了漲價決策會。有些聽證組織者為了決策能順利過關,在社會代表人數設置及人選確定上做文章,排除不同聲音,人為造成意見雷同,方案高票通過。

不只是水價,逢聽必漲,在其他涉及民生公共利益的事情上,政府都在拚命完成漲價的工作,電費漲了,燃氣費漲了,公路收費從有期限變成無期限了,各種苛捐雜稅說漲就漲了。聽證會早己淪為「漲價合理表態會」。所謂民意代表不過是由政府職能部門我幾個御用「托兒」,出來忽悠老百姓一把。

正如楊連甯先生所言:「一個人獨佔了沙漠裡的唯一一眼泉水,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收費」(諾賽克語)。政府、事業單位與國企三合一的一個連體人,把真實成本0.4元/噸的水賣成3元,把成本0.3元/千瓦時的電賣成1元,把成本1.6元/升的汽油賣成7元,把成本0.7元/升的氣賣成3元;硬是把我國的水價賣成美國的5倍,電價賣成美國的1.2倍,油價高過美國,天然氣價格是美國的4倍,人均收入卻不足美國的1/8,也就硬是製造了「工資是非洲水準,物價是歐美水準」!

亞當.斯密發現,凡是長期堅挺、只漲不跌的價格,無非是出自以下5種原因:1、暴利被隱瞞了;2、自然壟斷;3、行政壟斷;4、行業壟斷;5、擁有專利技術。看一看這5個原因,您恍然就有了大悟:除了擁有專利技術打破了壟斷的汽車+電器+手機之外,目前國內,還剩下什麼商品能越賣越便宜?換言之,國內那些越賣越貴的商品,又有哪個不是三重(自然、行政、行業)壟斷呢?
  
假如政府能夠把3元/噸的水減半收費,把1元/千瓦時的電減半收費,把7元/升的汽油減半收費,把3元/每升的燃氣減半收費的話,算算吧,全國該有多少窮人會立馬脫貧?有人測算過,即使政府僅僅把油費、路橋費等物流成本降低一半的話,全國物價也會立馬降低30%,也會有1億窮人脫貧!

假設政府大幅度降低手機費、上網費、收視費,學費、醫療費的話,又該有多少窮人脫貧呢?再試想政府放棄水電氣+土地+住宅+汽油+道路+學校+醫院+電話+電視+網路+銀行+保險的壟斷專賣,像汽車手機那樣引進外企民企激烈競爭降價,我國又該有多少人脫貧致富?

走遍世界各國,絕對看不到國內每天滿大街送桶裝水的景象。為什麼?因為提供清潔飲用自來水,是政府最基本的職責。國內的自來水不達標,老百姓只好另買高價水!再舉例:國內航空人身意外險的利潤是700%,你歎為觀止不?而僅手機通話「不足1分鐘按1分鐘計費」的霸王條款,每年都能多收幾百億!

美國手機同網免費,夜間免費,沒有漫遊費。而我國網速不及美國的1/2,上網費卻是美國的4.5倍。與道路基本免費的美國相比,我國的過路費、過橋費與停車收費,更是水銀瀉地般無所不在。除了修築道路後永遠設卡收費,敷設線路後永遠按月收費之外,還有什麼招術,能克隆「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想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北京要地方政府限制水電價格
蔡慎坤:電網帝國壟斷暴利危害有多大?
蔡慎坤:油企哭窮或居功都是公關手段
別了還來:中國之困20年內無人能撼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