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斌:漢服歸來(5)

人氣 347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8月18日訊】

衫也屬於袍衫範圍,圓領、大袖,長度過膝,是士人所穿的禮服。因為在膝蓋處縫綴有一道橫襴而得名,最早出現於唐代初期。《新唐書·輿服志》有:「是時士人以棠苧襴衫為上服,貴女功之始也。」到了宋代,襴衫稱謂秀才、巨人專屬衣服,新進士,尤其是少年及第之士所換下來的襴衫,常被視為吉祥之物。《宋史·輿服志》:「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及國子生、州縣服之。」

上衣(襦、襖、衫、半臂)

襦,是一種短衣,長至腰部左右,有裡子,領型有直領、交領、對襟等。袖型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風尚,如漢代尚窄長,魏晉時期尚寬博。襦通常和裙搭配穿著,自漢代至明清,上襦下裙是漢族女子的經典搭配。

襖,綴有襯裡的上衣,大襟、窄袖,長度介於袍和襦之間,男女通穿。在宋代以後開始流行,到了明清逐漸取代了短襦,長度增至膝蓋。民國以後,襖的長度又恢復到胯部以上,並延續至今。《紅樓夢》第二十四回有:「寶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頭見鴛鴦穿著水紅綾襖兒,青緞子坎肩。」

短打:上衣下褲,方便平時穿著。

衫,是一種單層無裡子的上衣,有對襟和無袖大襟兩種,春秋天時可以直接穿在外面。唐代張萱的《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均有女子著大袖衫的經典形象,肩背處常常搭配一條輕薄沙羅製成的帔帛,盡顯嫵媚動人。

半臂也稱半袖,是由上襦發展而來的一種無領、對襟的短外衣。通常袖長到肘部,衣長及腰。周錫保先生在《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寫道:「婦女亦有服半臂者,其制略同於裲襠,其長亦比裲襠為長而又短袖。房太尉家法,不著半臂,當也因為不是合乎於禮的服飾。」半臂最為流行的時期是唐代,在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多名女子均下穿長裙、上著半臂。

長衣(褙子、比甲、水田衣、直裰)

褙子,也稱背子,流行於宋、明兩朝,男女都可以穿,它的形制很像衫,但衣身和袖口又比衫偏窄小。貴族婦女經常把褙子穿於大袖衫內,而民間女子則一般不穿大袖衫,多以褙子為主。褙子通常為對襟,前後衣片分離,側縫開叉到腋下。《朱子語類》中記載:「褙子婢妾之服,因為婢妾多行於主母背後,而命名為褙子。」由此可知,這種開衩的服裝最早是因為便於行動而作為婢女的服裝,後來才逐漸被上層社會吸收採納的。作為一種前朝未有的過的服裝,褙子的來源是多元化的,它特有的窄長而平順的外觀,使之成為宋明時期最具特色的服飾之一。

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的對襟長馬甲,最初是元代蒙古族人所穿的一種服飾。明代時,北方婦女因其適合乾燥寒冷的氣候特徵,非常喜愛,便作為日常之服,穿在衫襖之外。《元史》記載:「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無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彎弓射馬,時皆效之。」

水田衣,是明代女子頗為「時尚」的衣裝,以各色零碎織錦料拼合縫製而成,形似袈裟,因為拼纂的布形如水田而得名,在明代頗為流行。水田衣的製作,最初布片的裁剪比較注意勻稱,各種織料事先裁好,然後按規律縫合,到以後就不再拘泥於形式,料子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形似補丁,有點像僧人的「百衲衣」。

直裰,是宋明時期男子所穿的常服之一。對其款式,有兩種說法:一說對襟大袖,後背中縫直通到下面的對襟長衣;二說無襴的袍稱為直裰。明代時期,許多儒生穿藍色、四周鑲黑色寬邊的直裰,當時稱為「藍袍」。

下裳(群裙、套褲、禈褲)

傳統女裙並不是套穿之裙,而是一塊長方形布片,穿著時圍系在腰間。

裙的種類很多,如馬面裙、百褶裙、鳳尾裙等等。裙料通常以羅、紗、綢為主,裝飾方式有刺繡、銷金、暈染等。古代裙子以長為美,裙幅上常常捏出細密的褶襇而使裙身隨著行走更具流動感,因褶襇而得名的有「百褶裙」「千褶裙」。唐代流行高腰裙,即腰節線提升到腰上、胸下的位置。在那個以體態豐腴為美的年代,穿著高腰長裙顯得身姿輕盈。女裙用色多樣,有如石榴花般的豔紅色、如芳草般的青碧色、如杏子的嬌黃色等。年齡較大或需要進行田野勞作的女子通常穿青色的裙。

中式傳統的褲子有幾種:一為套褲,無襠,只有兩個褲筒,穿著時用繩帶系在腿跟出,套褲之外必須穿圍裙;有襠的小短褲叫禈,也不能露在外面;魏晉時期,流行一種受鮮卑族胡裝影響的「縛褲」,可直接穿於正式場合。這種褲子褲管肥大,咋看上去很像裙裝,穿時在膝蓋處用繩帶縛緊以利於行走,因此,它也被稱為「急裝」。

到了宋代,由於傢俱的發展,凳子、椅子、梳粧檯的使用,人們從過去的席地而坐演變為垂足而坐,出行方式也由騎馬演變到乘車。生活節奏加快,褲子的功能也相應有所改變。身份卑微的人可以將有襠的褲子外穿,而貴族女子仍在裙內穿無襠之褲。

責任編輯:古言

相關新聞
吳惠林:第二十四章 排斥「黑板經濟學」的學者
吳惠林:第二十三章 工作倫理與勞動供給原理
吳惠林:好一本精彩的「利息歷史論評」大書
吳惠林:第二十二章 政治經濟學復活的關鍵人物—布坎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