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股市連續下跌 今日滬指再跌3.52%

人氣 919

【大紀元2015年09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9月15日,大陸股市繼續下跌,今日收盤,滬指跌3.52%,報3005點,創三週以來連續兩日跌幅最大,成交下滑至2439億元(人民幣,下同)。深成指大跌4.98%,成交2337億元。創業板下跌5.7%。

繼昨日(14日)下跌2.7%後,今日上海、深圳兩市延續14日大跌趨勢雙雙低開,股指全天低位震盪,盤中一度失守3000點。

午後滬指4度跌破3000點大關,部分金融等超大盤股尾市拉升,收市僅保險翻紅,中國人壽領漲;交通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跟漲。

兩市共2192股下跌,兩市跌停與跌幅逾9.85%的個股共達773只;14日熱門央企改革概念與鐵路基建未能倖免,軍工、互聯網、西藏、網貸、在線教育等前期熱點暴跌。

盤面上,各板塊幾乎全線下跌。軍工板塊重挫近8%領跌兩市,工程器械、水泥等板塊跌逾6%跌幅居前。兩市不足百股上漲。

據騰訊財經統計,加上14日兩市的暴跌,A股3個月已發生16次千股跌停。雖然中共證監會緊急澄清違規配資賬戶清理不等於清倉,傳遞了維穩的重要信號,不過在配資盤去槓桿下,管理層的維穩或難堵住市場新的風暴點。

9月15日,中共證監會要求清理場外配資在9月30日前完成,這無疑給予了餘下配資盤時間大限。而證監會對涉配資8家機構重罰8.4億,促使各家券商加大執行力度,並把矛頭指向了傘形信託等場外配資賬戶,進一步被迫平倉預期提升,清理違規場外配資賬戶是短期市場風暴點。

因此,在風暴未解除下,對反抽無量、業績暗淡、資金出逃、下跌中繼類個股,應逢反彈斬倉出局。

據鳳凰財經消息,有分析認為,今日市場反彈無力是以下三個因素導致,首先無量反彈依舊體現多方上攻無力;其次監管部門清理違反證券法規活動本月底最後期限,最後的集中殺跌恐慌或至;另外,美聯儲本週召開回憶,討論加息事宜,市場擔心由於加息而導致的外資流出性風險。

巨豐投顧認為在存量配資清理完畢之前,市場難有起色。大盤14日跌破10日均線支撐,今日盤中再次試探3000點,從技術面的角度看,市場短線將維持低位震盪概率較大,建議投資者控制倉位為主。切莫寄希望於奇蹟的發生。

財經評論員、財經專欄作者郭施亮9月14日在自己的和訊網微博中撰文認為,當局清理配資過急演變為股市暴跌的導火索。作者認為,在這次股市近三個月時間,經歷的兩輪單邊暴跌的行情中,A股市場的累計下跌幅度已經達到了45%,而市場指數也從5178高點迅速回落至2850點。從整體上分析,最近幾個月的市場表現,卻基本符合這樣的特徵,即股市下跌速度過快,而股市的市值縮水速度也是相當驚人。

作者認為,縱觀最近幾個月的下跌行情,與一個因素離不開關係,那就是股市加速「去槓桿化」。郭施亮認為,A股市場的第一輪暴跌行情其主因大概是來自於市場嚴查嚴打場外配資,並由此開啟了市場加速「去槓桿化」的進程。至於第二輪的暴跌行情,卻是由多重因素的綜合影響。但從主因分析,一方面是來自於外圍市場環境的逐漸惡化,加劇了A股市場的外部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市場繼續開展「去槓桿化」的進程,而期間場內融資以及場外配資規模也得到了大幅度地下降,市場整體的槓桿率水平也出現了顯著地降低。而「用力過猛,用時過快」,當屬前期市場「去槓桿化」的真實寫照。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信證券高層將被洗牌 劉雲山之子或不妙
港證監會調查券商與對沖基金是否違規
中國拋售美國國債 引發市場關切
外媒:中共救市後面臨巨額帳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