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難民危機下 阿拉伯國家袖手旁觀

人氣 5832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9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近幾週來,來自敘利亞的難民一波接一波進入歐洲各國,造成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西方國家紛紛表示將接受敘國難民,並加大援助力度。與此同時,阿拉伯富裕產油國家雖然和敘利亞人同文、同種、同宗教,文化也近似,但卻城門緊閉,袖手旁觀。

海灣產油國向敘利亞難民說不

《華盛頓郵報》報導說,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據統計已經有400萬敘國人逃離該國,其國內更有800萬人流離失所。近幾週來,國際輿論聚焦在西方政府如何對待敘利亞難民上。一些歐洲國家被批評接受難民的數量太少,另一些國家則被抨擊只接受敘國的基督徒難民。歐洲人對歐洲近乎完全失效的移民難民體制也深表絕望。

但是,國際特赦組織指出,波斯灣地區最富有的六個產油國家——卡塔爾、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卻沒有接受一個敘利亞難民,迄今也未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布魯金斯研究所的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22個阿拉伯國家對敘利亞難民的總援助金不到10億美元,而美國一個國家的援助就超過了40億美元。

這個事實相當令人震驚,因為這些國家同敘利亞是近鄰,同時有巨量的資源可以提供援助。一名位於迪拜的阿拉伯政治評論人士指出,這些國家的軍事預算在阿拉伯世界中均名列前茅,生活水平也最高。

另外,這些國家在敘利亞衝突中並不是旁觀者。卡塔爾、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均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了敘國衝突,向各種伊斯蘭武裝提供武器和經費,對抗阿薩德政權。

卡塔爾、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均未簽署1951年聯合國《難民公約》。因此,敘利亞難民若想進入這些國家,必須申請簽證,但現在敘國公民能夠獲得這些國家簽證的機率幾乎為零。根據BBC的調查,目前敘國公民能夠免簽進入的阿拉伯國家只有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蘇丹和也門。對難民而言,去這些國家還不如不去。

海灣阿拉伯國家對敘利亞難民均採取歧視性政策。一名抵達奧地利的敘利亞難民說,他曾在阿聯酋依靠自己的親屬。但在那裏,他無法上大學,也無法成為該國公民,所以被迫再次流亡。部份原因是阿拉伯國家國家懼怕敘利亞難民奪去本國公民的工作,並帶來安全和恐怖主義的隱憂。

「石英」新聞網站指出,海灣阿拉伯國家理論上有大量資源可以用來協助敘利亞難民。該網站說,迪拜、阿布達比和利雅得有很多巨型建築公司,可以為難民快速興建住房;沙特阿拉伯每年在麥加朝聖期間要接納數以千萬計的朝聖者。這些經驗完全可以用作對敘利亞難民的人道主義援助。相比之下,海灣相對較窮的國家黎巴嫩和約旦卻接收了60萬和120萬敘國難民。

無意慈善

歷史上,阿拉伯產油國的慈善捐助乏善可陳。2005年,號稱「世界最大的穆斯林國家」印度尼西亞發生海嘯。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和科威特僅捐出9,000萬美元。而德國捐助6.74億美元,澳大利亞捐助7.65億美元。

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海灣第一富國沙特阿拉伯在2006年第一次向非穆斯林國家提供援助,向柬埔寨提供了價值25萬英鎊的稻米。此前,該國的捐贈僅限於穆斯林國家。

令阿拉伯產油國願意捐錢的地方並不多。據Mcclatchydc新聞報導,從2001年到2014年,沙特阿拉伯、阿曼、卡塔爾和阿聯酋一共向克林頓基金會捐助了4,000萬美元,佔該基金會收到全部捐款的3-4%。同期,這四個國家向國際紅十字會一共捐助了682萬美元,不足該機構收到全部捐款的1%。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伏屍海灘 敘小難民一家逃戰火遇死劫
UN籲歐洲接納20萬難民 英國壓力下收數千
敘利亞難民:到英國只為了求生存
加人促政府 加速收容敘利亞難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