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跋涉萬里到加萊 偏跨不過英法海峽

人氣 542
標籤: ,

【大紀元9月8日報導】(中央社加萊7日專電)法國西北城市加萊邊緣,存在一座龐大的帳篷迷宮,數千難民聚居在此,為了逃離家鄉的戰亂或迫害,冒險來到加萊,距離目的地英國只有一海之隔,卻怎麼也無法靠近。

加萊(Calais)市區內有幾處小規模的難民帳篷區,但絕大多數人都集中在官方收容中心外圍營地,無數帳篷經年累月用各種材質補強,已成為厚實建築,形成沒有路名也沒有門牌的龐大迷宮,估計有3000到4000居民。

法國西北加萊市的難民營位於城市邊緣,聚集3000到 4000名難民,自成一個帳篷村。(中央社)

沙土路旁架設著簡易水龍頭,供居民拿塑膠容器盛水,甚至出現木板和鐵絲搭成的小型雜貨店,主要賣些飲料零食,還有人拿一把椅子一片刀刃在路邊提供理髮服務,帳篷迷宮也自成市場機制。

這座迷宮裡的居民幾乎都是15歲到25歲的男性,婦女和兒童人數較少,她們多住在官方管理的收容中心。收容中心每天傍晚提供餐食,男性可以入內領取,但數量幾乎不足以供應所有人。

法國西北城市加萊的收容中心位於城市邊緣,
主要收容難民中極少數的婦女及兒童。 (中央社)

自從難民問題受到全球關注後,帳篷附近經常出現各國媒體,但大部分難民多有所顧忌,不願受訪。

有敘利亞難民說,家人還在國內,擔心伊斯蘭國(IS)份子發現他在歐洲露臉,會禍及家人。人已離開那片土地,牽絆和恐懼還如影隨形。

有些慈善組織在城裡發放二手物資供難民領取,來自衣索比亞的凱迪(Kedir)和朋友各挑了一雙鞋,準備走一小時路回到營地。

他今年25歲,本是獸醫系學生,因為不堪政治動亂,決定到歐洲尋夢。他取道蘇丹、穿越撒哈拉沙漠、抵達利比亞海岸,再乘船渡過地中海到意大利,花了二十多天才抵達加萊。

他說,最令人心驚的路途當屬地中海這段,在惡浪間漂流5天,「比搭車穿過撒哈拉沙漠還危險,很多人在車上、船上死掉」。

凱迪形容法國是「最好的國家」之一,他不會法語,但如果能住在法國就很好,可能的話也想去倫敦,有人攀火車過去,也有人攀貨車,只是他不知道哪個比較沒有傷害又比較有機會成功。

聚集在法國西北城市加萊的難民上街遊行,要求開放邊 境,讓他們順利前往英國。 (中央社)

法國西北部加萊市這端的歐洲隧道(Eurotunnel)週邊坡地都架上鐵網和刺籠,
仍有許多難民試圖翻越,想要 前往英國,其中有些不幸喪命。(中央社)

受夠苦等的難民試圖攀上開往倫敦的火車或卡車,連續數人不幸被輾死,法國為了防止他們闖入歐洲隧道(Eurotunnel),在周邊坡地架高鐵絲網、裝上刺籠,派遣超過1300名警察駐守沿線,每天仍有數百人嘗試翻越。

聚集在加萊的難民主要來自蘇丹、阿富汗、敘利亞、衣索比亞,如果他們不說,誰都不知道他們經歷過什麼,只知道他們捨棄許多東西,想要的卻很簡單。

「我想去英國申請庇護,想要讀書,想過更好的生活,就只是這樣而已,沒有更多的了,」21歲的伊朗青年阿布杜卡列克(Abdulkhaleq)說。

他不惜放棄念到一半的建築工程學業,一個人離家,只因父親強逼他去敘利亞和伊拉克參戰,「爸爸說(若不聽話)要殺我,但我討厭戰爭,我不喜歡人類彼此爭鬥,所以離開」。

加萊市區的移民署辦公室每天都有大批人排隊遞交申請庇護的文件或詢問進度。一名蘇丹人說,雖然在法國申請庇護,有機會他還是要去英國。

「想去英國」,好幾個願意與記者交談的難民都這麼說,他們認為在英國有親友,獲得庇護的機會也比較大。

只是從家鄉漂流短則兩週、長則一個月的時間抵達加萊,距離英國的最後40公里,好像怎麼也走不完。#

相關新聞
法國動用警力驅趕強佔加萊省教堂難民
英法海底隧道成難民通道 又1人喪生
赴英夢碎 難民闖英法海底隧道觸電亡
敘利亞難民危機下 阿拉伯國家袖手旁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