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韻:拿什麼拯救中國的農村?

人氣 1238

【大紀元2016年06月01日訊】中國,傳統的農業大國,有著悠久的農耕歷史,今日的農業卻在直線衰落。農村的種種亂象和凋零,觸目驚心。環境污染、土地荒蕪、人心不古。各種問題衍生纏繞,複雜的局面似乎難以扭轉。拿什麼拯救中國的農村?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微雨洗塵、春鳩啼鳴、杏花耀眼、斜陽牧歸、蠶兒吐絲。早春,充滿活力;田間,農忙絮語,悠然閒逸。一幅幅生動的農耕圖景,在盛唐詩人的筆下呼之欲出。綿延不斷的繁榮和安寧,散發著怡然的光影,就在千年、百年前的昨天。

然而,在當代中國,這種景象已成絕唱。取而代之的是層出不窮的困境和難題。城鄉差別、苛刻的戶籍制度、農民工現象、留守老人和兒童、耕地銳減、田地乏人種植、害蟲猖獗、河流污染,道德淪喪……廣大的農村,失去了良田、綠水、歡笑、富庶、關愛。與美麗的農耕文化同時消散流失的,是最核心深層的、那種與天地和諧共生、順應自然而行的狀態。那是發自於內心的平和,不為利益驅動的勤勞,享受勞動過程的人生態度。因著這種文化,古代的中國人曾經世代擁有了富庶與美好。

許多國家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仍然給予農業足夠的重視和保護,因此,即使農業發展相對減緩或是顯現衰微,依然不失特有的光采。農民階層無論人數多寡,都能夠在平等的社會環境中勞作、生息,作一名自豪的農民。

以日本為例,農村處處美景如畫。無論是誰,置身其中、目睹農民的日常狀況時,都發出由衷的讚歎:清澈的河流,優美的民居,整潔的鄉路,清甜的蔬果,幸福的微笑。舒適、方便、清新,鄉村生活與城市無異、甚至更勝一籌。

為什麼中國做不到?對照是殘酷的,這一邊的故事令人痛心疾首:

1990年代後期,中國地方政府經營城市運動,招商引資、興辦開發區熱,使農業用地急劇減少,每年因此要損失耕地近二、三千萬畝。近年來,中國已經從糧食出口國轉為了糧食淨進口國,每年糧食產量和需求量的缺口是幾千萬噸。

據2013年官方資料,中國的農民工總數已超過2.6億。民工大軍把父母和孩子留在鄉村,自己奮鬥在一線,但是,他們永遠也成不了「城裡人」,在薪酬、醫保、孩子教育等方面,他們蜷縮於社會的底層。一旦失業,這些人便無奈地踏上歸路。他們雖是農民,有的卻不會種地;會種地的人也可能無地可種。如果沒有自己的土地,故鄉便失去了意義。無所適從,是幾千萬返鄉農民工的迷茫。

網上新聞報導,河南省司寨鄉平陵村共有550戶人,4,900畝地。村長坦言:「55歲以下的,在田裡幾乎看不到了。‘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村裡的地沒有成規模流轉,大都是老人、婦女在家種。」有線民表示,現在50歲以上的農民死光之後,中國沒人會種地了,也根本沒人種地,沒有後繼勞力!14億中國人,只能等外國人供養吃喝了。

2014年,武漢大學社會學系講師劉燕舞的一個調查報告反映,中國大陸農村老年人自殺已成常態,而他們的兒女和當地村民對此熟視無睹、冷漠至極,讓人不寒而慄。有些老人甚至表示,他有三個兒子「藥兒子(喝農藥自殺)、繩兒子(上吊自殺)、水兒子(投水自殺),哪個都比自己的親兒子親。」

2015年9月,調查報告《千瘡百孔的中國農村》發表。作者蔣明國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報告陳述:自2005年以來,蔣明國帶領一批批研究生在家鄉進行了十年的生態農業實踐。他們從中發現,中國農村的污染問題不但沒有改觀,反而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普遍採取了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產模式,同時城市垃圾大量進入農村,發達地區淘汰的產業在落後農村落地。

此外,報告指出,勤勞未必能致富。而這樣三類人在農村賺到了錢:一是犧牲生態環境搞規模化養殖的農戶。有關部門竟然將此類人樹立為典型,這不是鼓勵農民賺黑心錢嗎?二是侵佔集體公共資源的人。三是能說會道的人。「這類人衣著光鮮,上騙政府,下騙村民乃至親戚父母,完全是不勞而獲之徒。可見,當今農村勤勞致富已成過去式,許多農民被逼離開農村進城謀生,留下了的所謂有頭腦的人,將道德良心和生態環境都變成了商品,發了財。」

今年初,有大陸記者發表了回東北鄉村過年的雜記,稱其親眼目睹了農村傳統禮教崩裂的現狀:晚輩對長輩忤逆不孝,鄉村男女性亂,娛樂無節制、嗜賭等惡習蔓延。作者稱,故鄉有關於忠孝道義的一切倫理氣息徹底死去了,他記錄的是一個村莊的死亡全程。網友痛心地評議:「現在民風不古,江河日下;最可怕的是人沒有了信仰;社會禮崩樂壞、金錢至上、道德淪喪,又何止是東北和農村?」

沉重的文字,混亂破碎的畫面,浸透著聲聲悲鳴:中國的農村怎麼了?中國怎麼了?

中國農村的悲劇始於中共的土改。一場土地改革運動,徹底消滅了中國自秦漢以來作為地方政治精英的鄉紳階層,同時消滅了土地私有制。另一方面,中共宣揚無神論、鼓吹暴力鬥爭。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迅速地,中華大地一片黑暗。傳統價值觀被砸碎,正統的文化理念被詆毀扭曲。當道德沉淪,所有的敬畏、關懷、愛惜都隨之隱去。沒有了對山川土地的愛,沒有了對親人和同胞的愛,怎麼可能保持農田的盛景、鄉村的和樂?若道德良心淪為商品,死亡的何止是一個又一個村莊?

再次回望吧。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老有所養,老有所終」。彼時,人與人之間流動的,是仁愛孝悌。心中盛滿的,是對土地的眷戀,對自然的珍惜,對神明的敬畏。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美德,不僅是農耕文化興旺的基礎,也是農業的繁榮、乃至國民經濟全面發展的保障。當一個民族失去了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當人失去了信仰,當真誠善良不再被珍視遵循,人便拋棄了善、放縱惡,也註定將被自己的惡行所種下的惡果所吞噬。

在農業和農村的亂象面前,我們需要認清根源。一個本質為假、惡、暴的政權,一個漠視人民利益、不尊重生命、破壞傳統文化、打壓真善忍的政黨,製造了經濟和社會的重重困局、使幾代國民受害。中共的存在,註定不可能給中國帶來積極的變革和新生。重整破碎的山河,重現農村的昌盛安寧,需要以關愛為基礎的體制,需要重建道德,尋回真誠、善良和關愛。拋棄對中共的幻想,脫離醜惡,重拾傳統道德,才能告別迷茫,於凋蔽殘敗中重啟生機。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中國農村令人觸目驚心的現狀
組圖:年前最後工作日 各地農民工堵路討薪
重慶農民工堵路討薪 遭警暴力毆打抓捕
新年前夕 大陸各地農民工討薪遭鎮壓視頻集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