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滿意自信的微笑 是我最高興的」

文/程志毅

人氣 406

【大紀元2016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北卡工商訊)「作為父母,找到一位讓小孩喜歡的牙醫不容易。我們很幸運認識周醫生, 讓小孩完全沒有看醫生的恐懼感。」 在整潔明亮的Crystal Smile 牙科診所,Eric陳分享了他認識周晶醫生和他女兒牙保健的點點滴滴。

「因為我的兩個女兒與周醫生的女兒是同在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周醫生就成了她們的牙醫。周醫生也是我和我太太的家庭牙醫。到現在都有四年了吧。」

陳先生來自臺灣,畢業於哈佛,現在三角研究所 (RTI)從事工業安全研究。周醫生位於Cary的診所剛剛開業,陳先生就約好過來進行例行檢查和清洗牙。

陳先生的女兒不久前需要拔牙,拔之前,陳先生和太太還暗暗擔心。看著孩子膽膽突突地坐上手術椅,到最後高高興興地下來,陳先生和太太才放下心來。

「讓阿姨看看,多的一顆牙,阿姨輕輕地就可以拔下來……」陳先生回憶著當時周醫生給大女兒拔牙時和小孩對話時的情景。

「是周醫生的和氣和母親般的細微讓孩子平靜。」 聽到陳先生給記者講述女兒的故事,從身邊走過的周醫生謙和的表示 「是陳先生的女兒乖。」

「看到父母滿意的微笑,看到病人解除了牙痛, 是我最高興的事。」 周醫生淡淡的表述著自己的為醫之道。

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像陳先生家一樣容易贏得信任,也有的病人抱著懷疑的態度來到診所,提出很多問題和要求。對這些病人,周醫生總是耐心周到,盡力讓病人滿意。周醫生說,有一位中年白人女性,先後找過五、六位醫生,最終認為我制定的治療方案可行。她到我這看牙兩年多,從開始的挑剔質疑,到後來把她20多歲的女兒也介紹了過來。看了兩次後,女兒告訴媽媽很喜歡周醫生,說這就是她要找的牙醫。媽媽回答,「媽要覺不好會介紹給你嗎?」

「這位病人聖誕節還給我送來一大包禮物。」 周醫生說,「當了這麼多年的醫生,在美國給醫生送禮的事還真是不多見。就是這麼個」心存感激」的病人,前幾天打電話預約,帶著「威脅」口氣說,如果不能馬上約到時間,她要找別的醫生去了。周醫生淡淡一笑,「我的新診所剛開業,不過我還是滿足了她的要求。」

父親為我看中口腔醫學專業

周醫生對病人的耐心和關愛來自她對醫學的熱愛,也來自於父母的期待。周晶的父母都是中國六十年代的老大學生,一生從事中醫。從小耳濡目染,父母親治好病人的那種高興和喜悅,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特別是父親對我影響很深,每次父親到美國都和我及朋友們討論醫學上的課題。」周晶滿懷感激的心情說。「我6-7歲開始我就覺得我長大後要成為一名醫生。這也是父母的期待。是父親為我看中牙科。他覺得這是一門很有前途的領域」

周晶後來順利上了醫學院,一直讀到博士畢業。博士期間,在北京口腔醫院師從院長,口腔學界的泰斗王幫康先生在臨床技能上有了很大提高, 並在中科院院士沈岩先生的指導下進行顱頜面生長與遺傳發育關係的研究, 尋找牙齒整形的最佳時機。 她在北京 及北卡大學的研究獲得肯定,論文發表在頗具影響的口腔醫學期刊 牙科研究雜誌 JDR(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上。

然而,周晶有她自己的夢想, 也是她作為一個牙醫還沒有完成的夢想。她想把她研究的成果用到臨床上,為病人送去福音。她要在美國開自己的診所。

於是周晶申請了UNC的牙科系博士專業。在畢業後的行醫資格考試中, 周晶的四門考試都得了滿分,作為一個新移民,是極為難得的成績。

周晶在位於Raleigh的兩家牙醫診所開始了她在美國的行醫生涯。一家是家庭全科牙醫診所,另一家Dream Smile Orthodontic 是一家以牙正畸為主的診所。周晶穿梭於兩診所中,為形形色色的病人診病看牙,接觸到不同的病例。

曾經在北京口腔醫院做過主治醫師的周醫生在中國時就已經有多年的行醫經驗。對於在美國行醫和在中國行醫有甚麼不同,她介紹說 , 中國口腔醫院相對少,病人要看牙得等很長時間。在北京口腔醫院門診部,等著看醫生的常常上千人,當然醫生要看的病人就很多。在美國的牙科診所,不會有病人排隊就診的現象, 當然牙醫要看的病人就會少很多。在中國醫師都以科室為單位,醫生之間有方便的交流探討的環境,這有利於年輕醫生醫術的提高;而美國的診所,是醫生負責制,對出診的醫生的個人醫術要求就高,相對來講醫生交流的機會就會少。熟悉兩種不同醫療體制的周晶在美國行醫採取盡量取長補短之法。

牙矯正要選擇合適的時間

「由於家長和社會的壓力,很多醫生都過早給小孩做牙矯正手術,其實對小孩不好。」具有堅實研究根底的周晶博士對甚麼時候才是最佳的給小孩做牙矯正的時間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做牙矯正的最佳的時間與小孩牙齒及面形的發育有關。選擇合適的時間, 可以誘導孩子的面型生長發育。」

周晶說,由於有很多專業的詞彙和術語,很多華人到美國診所就診會聽不太懂,很難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主動配合治療。「小孩到我的診所,根據小孩的發育現狀,我會做出合理的判斷,也會向父母解釋清楚。」 「我的最終目的是取利避弊,達到最佳效果。」

針對來自國內的華人,周晶帶著侃談的語氣說 「很多華人五官端正,但一張嘴就有點慘不忍睹。」 原因是在大陸矯形醫生短缺,牙矯正還不普及。

「到了美國,大部分人都有牙科保險」,她說,「小孩應該適時做,其實成年人也應當花點精力把牙矯正好。牙齒整齊了會更健康,可以更好的提升自信。」

Jane 是一位大學學生, 周醫生兩年前給她矯正的牙齒。這個暑假,她高興地向周醫生展示了高中畢業照,照片上的女孩明目皓齒,笑容燦爛而自信。「這是我最好的禮物!」周醫生由衷地說。儘管在外地上學, Jane 每次假期回家都要找周醫生例行檢查。 周醫生也一直提醒Jane 帶好保持器,維持牙齒的漂亮,預防齲齒。Jane 很可愛地在facebook 上炫耀一下週醫生對自己的關愛。經過一兩年的治療,周晶和大部分孩子都有難以割捨的友情。

周晶介紹說,人的牙槽骨是人身體最活躍和最可塑性的骨頭,只要施加合適的壓力, 就會向預設的方向移動。因此到了四五十歲都可以做牙矯正手術。

有些人可能覺得都四五十了還要戴牙套,不好意思,還會影響工作交流。周晶醫生說,她的診所也可幫助解決這些尷尬。現在有一種矯正牙的透明牙套,也叫隱試美, 外人不仔細根本就看不出來。另外透明陶瓷矯治器也是一種選擇。

 養成良好牙保健習慣

在美國有一口整齊的白牙是每個人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夢想。周醫生說,這就要從小做起,讓小孩養成良好的口腔保健習慣。

「5歲以下,父母要給小孩刷牙做牙線清洗,5-8歲,父母要監督著小孩完成牙線清洗,如此堅持,到了8歲後,小孩就有了很好的牙保健的習慣。」 周醫生建議所有讀者。小孩子一旦有很多齲齒,就面臨著全麻治療,這是很多華人家長接受不了的。您每天用3-5分鐘給孩子刷牙和用牙線,就可以讓孩子免去很多痛苦,也減少父母的麻煩。

周醫生的Crystal Smile 牙醫診所位於Cary的 1939 High house Rd,與即將開張的H Mart 在同一購物中心, 和Publix隔街相望。周醫生歡迎華人朋友預約或打電話諮詢。診所的電話號碼是919-336-8871。

責任編輯:謝漫雪

相關新聞
美白牙齒一小時
父子牙醫 愛在心笑口開
美國南卡大學吳克研究中心就台美中最新情勢舉辦「台灣關係法(TRA) 45週年」研討會
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阿拉巴馬建會失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