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憂資金壓力 陸債市面臨調整

人氣 569

【大紀元2016年08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2016年8月24日,中共央行時隔半年後重啟14天逆回購操作,使得短期隔夜拆借利率上行,市場資金面驟然變緊。分析稱,債市或面臨調整。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8月24日,華南某商業銀行交易員訴苦稱,央行進行14天逆回購詢量和500億人民幣14天逆回購的落地,使得資金面驟然變緊。

此前8月23日,市場傳出央行時隔半年首次就14天逆回購需求詢量的傳聞;之後,市場又傳出「央行指示大行儘量減少隔夜資金融出,並儘量融出長期資金的消息,以提高貨幣市場成本降低債市槓桿」的消息。

絕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央行此舉主要目的是增加槓桿套息成本,去債市槓桿。還有交易員懷疑,未來中共央行說不定還會推出更長期限逆回購。

當日,國債期貨大跌,長端利率明顯回調,10年國債和10年國開到期收益率報收2.7201%和3.1597%,均較上一個交易日上升超過4基點;24日,兩個品種到期收益率又分別上行超過1基點。

對於債市,收益率上行意味著債券價格下跌。

21世紀經濟報道稱,債市短期內的調整已不可避免,而長期影響則還需進一步觀望中共央行的下一步動作。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認為,14天逆回購重啟只是一個引子,隔夜利率上行是債市最大的的風險;或者隔夜資金的可得性下降、波動性上升,隔夜資金成本實質性上行。

鄧海清稱,如果央行有意降低隔夜資金的可得性,即使央行維持7天和14天利率不變,對市場而言效果仍等同於加息。

這被認為是對債市的一大利空。#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中國債市啟動去槓桿 現13個月來最大拋售潮
大陸債市爆出離奇事件 考驗投資者神經
經濟持續下滑 中共央行面臨降準壓力
大陸債市違約加劇 金融界敲響警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