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共在中東歐的布局與困局

人氣 723
標籤: ,

【大紀元2017年11月30日訊】11月27日,中共與中東歐16國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第六屆「16+1」峰會,中共總理李克強表示,北京將分兩個階段總共向中東歐地區提供30億美元資金用來投資和開發當地基礎設施,以及雙方的一些合作項目。這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西方媒體普遍認為中共利用「16+1」機制破壞歐盟規則,加劇歐盟內部矛盾。如《南德意志報》發表題為「中國與16個小矮人」的社論,稱「中國了解歐洲的薄弱點和突破線。五年來,北京堅持不懈地努力,將這些為己所用。」但美國之音發表題為「中國在中歐東歐撒錢擴大影響踢到鐵板」的文章,援引分析,認為中共的中東歐戰略遭到路障,在歐盟體制內的中東歐國家與中國開展合作受到政策阻礙。

那麼,中共對中東歐到底有何意圖,採取了哪些手段,其效果又如何呢?

從「東歐」到「中東歐」

在中共外交語言中,「中東歐」是從「東歐」演變而來,這兩個詞都有特定含義。「東歐」泛指1945—1989年間的社會主義國家,1989年東歐劇變後,原來八個社會主義國家(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聯邦、阿爾巴尼亞),現在變成了16個國家,其中南斯拉夫一分為六(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馬其頓、黑山),捷克聯邦一分為二(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再加上波羅的海三個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中東歐16個國家總的面積是133.6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23億,分三批已有11國加入歐盟。

2012年4月,中共總理訪問波蘭,中共外交部提出了「中東歐16國」這一概念,中共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也簡稱「16+1合作」。

在地理上,中東歐還有德國、烏克蘭等國家,但不在中共的「中東歐」範圍裡。

中共對中東歐的戰略圖謀

1989年,東歐劇變,中共因「六四屠殺」而遭國際封鎖,中共和中東歐國家政治關係被束之高閣,僅維持了低水平的經貿關係。中共一直努力打破封鎖。1995年,雙方關係正常化。

2004年6月,時任黨魁胡錦濤出訪波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等國,中共提出提升同中東歐國家關係的基本立場。這其中有一大背景,2004年5月,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八個中東歐國家成為歐盟正式成員。歐盟現行的是一國一票制,每一個歐盟成員國在決策過程當中都有它的決定權,中東歐國家對華關係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納入到了歐盟對華政策框架內。中共希望中東歐國家「能夠發揮建設性作用」,牽制歐盟對華政策。

2012年4月,中共總理出訪波蘭,建立了「16+1」年度峰會機制,設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祕書處,這是中共外交部有史以來第一次為推動與地區之間的合作而建立的專門性合作組織,祕書處作為中方機構設在外交部歐洲司。

中共大力提倡發展和中東歐國家的關係,至少有四大圖謀。

其一,經濟擴張、滲透潛行。中共與歐洲、非洲及拉丁美洲國家的經貿關係發展很快,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唯獨在中東歐這個地區還不見中國企業。如果打開中東歐國家的市場,還可以藉此深化和擴大同西歐國家的經濟關係,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在謀取經濟實利的同時,潛行政治籠絡,搞某種「國際統一戰線」。

其二,歐盟裡藏「準朋友」。中共與歐盟在經濟貿易發展的同時,摩擦也日益顯現,歐盟至今未給予北京「完全市場經濟地位」;與此同時,歐盟在政治領域也頻頻向中共發難(尤其在2007年以後),如台灣問題、人權問題、西藏問題。中共把戰略著眼點放在中東歐,企圖通過中東歐國家來進一步平衡中共和歐盟的關係,關鍵時利用「一致通過」原則,阻止歐盟出台不利中共的政策。

其三,中美關係中布棋子。2012年初美國提出「重返亞太」,中共戰略壓力驟增,「重新發現」了中東歐。歐盟裡的新成員國把美國作為自己軍亊安全、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上的一個重要支柱。而烏克蘭事件後,美國於2015年6月宣布將在東歐與中歐事先部署戰車、火炮及其它軍事裝備,以確保北約盟友不會因為俄羅斯干預烏克蘭內政而坐立不安。中共企圖借與中東歐國家保持相對良好的關係,如果中美衝突,這些國家至少可以保持一種中立性立場,來牽制美國。

其四,助推「一帶一路」戰略,輸出意識形態。2013年中共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60多個「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中,中東歐國家占了四分之一,中東歐又是中共對外關係當中首次以中共為主導的倡議性合作區域,中共力圖將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模式打造為模板,藉此輸出「中共發展模式」,以「軟實力」名義滲透世界。

中共對中東歐國家的策略,是經濟著手、政治逐步拉攏。但是,不論經濟層面,還是政治與戰略層面,中共都遭遇巨大困難。合作倡議「雷聲大」,落地推進「雨點小」。

經濟合作困局

中共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機遇,是因歐元區債務危機而產生的「機會窗口」。中東歐智庫認為,中東歐國家向東方的投資者敞開窗口,這種開放應視為是「窗口期」,即中東歐國家所選擇的道路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仍會沿著歐洲化的大方向行進。因此,中東歐只是因為核心歐洲出現問題的情況下,政策暫時調整而向中國提供了一個短暫的機遇,而不是中東歐國家進行重大戰略調整而向中國呈現出的一種「戰略機遇期」,中東歐對歐盟的結構性依賴沒有改變,對中共的需求也是「應時性」的。

迄今,中共高唱與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合作,滿嘴花腔,實效不彰,問題不少。

第一,雙方貿易規模增速不大,2012年中共總理提出雙方貿易額力爭到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已然落空,最高的2014年也僅有602億美元。而2010年雙方貿易額即已達439億美元。遠趕不上中共與越南一個國家的雙邊貿易額。

第二,從雙邊貿易來看,長期以來中國保持順差,且順差規模不斷擴大,以2014年為例,中國出口437億美元,進口只有165億美元。每年幾乎所有的中東歐國家代表團訪華都要同中國方面來探討如何縮減貿易赤字問題,而這幾乎無解。

第三,從投資來看,雙向投資總額少、占比小,如2013年,中國投資中東歐國家是14.35億美元,占其對全球投資額的0.94%;中東歐國家對華投資10.91億美元,占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的1.02%;中資在中東歐國家承包工程的承包額僅25.83億美元。

第四,中共宣傳「一大批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金融合作等重大項目穩步推進並陸續建成」,很多項目現狀卻是矛盾重重,推進困難,效益甚低。例如,中資承建的波蘭 A2高速公路項目以失敗告終,至今未能善後。

第五,中資企業在中東歐國家「水土不服」,其在國內和非洲的「經驗」起只能起反作用,面臨政治、經濟、社會、技術、環境、法律等等問題。

質言之,中共雖宣稱其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虛胖體虛」,結構畸形,經濟秩序缺乏道德和法治支撐,經濟行為不講「遊戲規則」;而中東歐國家雖非規範市場、轉型尚未完全結束,但其市場經濟秩序遠非歐洲、拉美國家所能比擬,故中資企業勢必碰壁。而沒有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參與,中共合作的調子唱的再高,與中東歐的合作也必歌聲蕭索。

政治戰略合作困局

雖然,中共與中東歐國家從2012年開始形成了年度總理會晤機制,成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祕書處,多領域合作同時展開,雙邊關係制度化、常態化;但是,雙方合作的政治、戰略方面的限制性因素突出,中共難以突破,已成困局。

第一,中共固守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成最大障礙。東歐劇變後,中東歐國家追隨歐美,奉行普世價值觀,這是中共和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中的鴻溝。匈牙利駐華大使曾經表示:「價值觀的差異是中國與中東歐乃至整個中歐關係中的最大障礙。」

在一些重大價值觀問題上,中東歐國家願意在多邊框架下同中國打交道,即在歐盟的旗幟下同中國打交道,而不希望這類敏感問題在雙邊關係上進行研討。以往中共同中東歐國家關係發展的過程中,就因為西藏問題、人權問題、台灣問題,同波蘭、捷克、馬其頓發生過衝突。

第二,戰略需求不對稱。中共面臨的國內外各種挑戰、風險、危機目不暇接。而從中東歐國家方面來講,除了塞爾維亞因為科索沃問題需要中共在聯合國和其它國際舞台上給予一種道義上的支持外,其它國家現在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或者說是關乎國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問題,需要中共在國際舞台上予以支持。

第三,歐盟對「16+1」的戰略警惕。歐盟認為中共和中東歐國家發展關係是在瓦解歐盟,而非中共所稱的更具建設性地、更多層次地來發展中歐關係。從2012年開始,歐盟每年以觀察員的身分,派全權代表參加峰會,現場來監督中共和中東歐國家具體制定了哪些合作項目,這些合作項目是否符合歐盟的利益。

中共2012年9月設立的100億美元的優惠專項貸款啟動以來,它的發放非常困難,因為歐盟限制中東歐國家政府為企業和私人的外來的優惠貸款提供國家擔保。

中共提出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以國際產能合作為核心,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先導,這些合作都需要大量資本作為支撐,但是中共的優惠貸款不能落地,項目很難開展。

第四,德國的戰略競爭。德國是歐盟中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體,德國將中東歐國家視為自己的經濟「後院」及勢力範圍,而且已經深耕了十多年,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德國在中東歐國家的企業約有6,300家,幾乎涵蓋了所有中東歐國家的製造業。中共聲稱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先導」,但德國在基礎建設項目上占有了一種先導性的地位,中共作為後來者,又怎樣與德國人既合作又競爭呢?

第五,俄羅斯的戰略影響。蘇東劇變前,中東歐國家與蘇聯有非常密切的政治、軍亊和經濟聯繫。迄今,很多中東歐國家還依靠俄羅斯的能源,這種依賴使中東歐國家與莫斯科之間的關係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還要繼續保持。中共不得不注意到俄羅斯在區域的這種優勢地位,避免衝突。另一方面,中共在烏克蘭問題上,同俄羅斯走得過近,這又引起一些中東歐國家的疑慮。

第六,美國的戰略導向。作為西方發達世界的領導者,美國在中東歐國家的政治和軍亊存在,遠非其它西方國家所能夠比擬。美國特別強調價值觀的作用,這種作用在捷克、波蘭和波羅的海這幾個國家尤其顯著。中美如果戰略對抗,中共所布局的中東歐國家這枚棋子,在未來的中美關係當中到底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恐怕不是中共所能控制和想像的。

總而言之,中共對中東歐國家的布局,或許能虛張聲勢於一時,但結局難逃乎「白茫茫一片大地真乾淨」。#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一帶一路」論壇前夕 在京訪民被一路抓捕
美國退出氣候協議 中歐抱團如夢幻泡影
卡塔爾斷交風波 凸顯「一帶一路」的風險
中共一邊想當「氣候領袖」一邊外包污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