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朝鮮再度核試時間不尋常 北京頭痛

人氣 27773

【大紀元2017年09月03日訊】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9月3日11時30分在朝鮮(疑爆)(北緯41.35度,東經129.11度)發生6.3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之後,中國地震台網再次通報,11時38分在朝鮮(塌陷)(北緯41.21度,東經129.18度)再發生一次4.6級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

據專業人士指出,目前監測地下核爆炸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地震波監測。因為只要是核爆炸,就會產生地震波。但相比於一般地震,核試驗產生的地震有極大的不同。首先是震源深度不同。95%的地震都發生在距離地下70公里以內的位置,而核試驗距離地面極為接近。其次,核試驗引發的地震在地震波特性上也有顯著不同。地震台網特意標出「疑爆」字眼就是在暗示此點。

另據韓國、日本的監測報告也證實,朝鮮剛剛進行了第六次核試驗。這一天,金磚國家首腦峰會正式舉行,選擇這一天而不是朝鮮的國慶日9月9日顯然是不同尋常。

而就在此前的7月間,朝鮮兩度試射洲際彈道導彈。8月29日,朝鮮又發射了一枚飛行長度達2700公里的導彈,導彈飛越日本領土,在太平洋墜海。

對於7月朝鮮的試射彈道導彈的行為,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都予以了譴責,美國總統川普明確並不排除軍事打擊的選項。聯合國安理會還在8月5日通過了新的制裁決議,禁止朝鮮輸出煤礦、鐵礦、鋼鐵、水產等商品,而這些都是朝鮮的主要收入來源。若此項草案徹底實行,朝鮮的收入將減少三分之一。但有分析指出,該決議並沒有觸動其命脈,朝鮮的能源如石油和金融並沒有被全面封鎖。此外,北京能否如其所言嚴格執行對朝鮮的相關制裁,也遭到了外界的質疑。

在8月底朝鮮導彈飛越日本領土後,加大對朝鮮的制裁力度的呼聲高漲。有日本媒體披露,基於朝鮮挑釁的危險程度急劇升高,阻止朝鮮突破紅線的時間已經越來越有限,需要採取更加強硬姿勢,包括使用經濟制裁的最終手段。日美兩國將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提出對朝鮮實施石油禁運,從根本上切斷其核武及導彈開發的資源。美國總統川普兩度與日本首相安倍通話就是在交換採取進一步制裁措施的可能性。

在美國威脅軍事打擊尚沒到實施的情況下,對朝鮮進行石油制裁確實是個不錯的選項。但不可否認的是,中俄兩國是否會同意並認真執行這樣的制裁是關鍵。資料顯示,朝鮮80%的石油進口量來自中國,通過位於丹東、跨越鴨綠江的長達11公里的輸油專線輸送。有消息稱,輸往朝鮮的石油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可以延期一到兩年付款。

儘管以往中共在朝鮮「不馴服」時曾暫時停止或減少石油輸出量,但那只是中共自己根據需要的所為。而一旦安理會通過正式決議,中共若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韙,就必須公開宣稱停止向朝鮮輸油,並接受國際社會的監督。這對於擔心朝鮮由此發生政權崩潰、危及中共安全的北京當局來說,確實是個艱難的選擇。這也是為何在朝鮮導彈飛越日本領空後,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稱「希望半島有關方不要相互刺激」,並希望通過會談方式解決。

然而,朝鮮的再度核試,再次打了北京和國際社會的臉。一方面,朝鮮意在傳遞制裁並未奏效的信號,朝鮮仍在繼續發展核武;另一方面,凸顯北京對朝政策,無論是和談還是有限制裁,都效果有限,其反對薩德導彈系統部署也更加沒有依據,這也將導致韓國、日本會強化與美國的合作。

而且朝鮮選在9月3日金磚國家會議首日召開這一天進行核試,不應視為巧合。此前分析業已指出,朝鮮金家與中共江澤民集團的諸多高官以及其操控的政商圈關係密切,這也是習近平上台後疏遠金正恩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金正恩一再利用朝鮮核問題挑事,並不排除替江派攪局習近平施政的可能,因為此前朝鮮的幾次核試都與中國內部發生的事件緊密相關。此次核試選擇的日子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這說明北京內部仍有暗流涌動,即在中共十九大召開前,製造事端,給習近平難堪。

無疑,朝鮮再次核試讓北京十分頭痛。朝鮮擁核自然不是北京所願意看到的,但同時,北京也不願看到朝鮮政權在美、日、韓的打擊下,出現崩潰的局面。是以面對安理會可能提出的包括向朝鮮禁運石油等在內的新的制裁措施後,北京該如何抉擇呢?筆者認為,面對尷尬的處境,北京當局還是應從根源入手,找到了攪局的源頭,金正恩也就消停了,自身的安全也有了保障。#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朝鮮再核試?彭斯將赴韓 攜帶白宮應急計劃
防朝鮮核試驗 大陸東北下發緊急通知書曝光
美派核偵察機監控朝鮮核試驗異動
榮劍:朝鮮擁核,誰家輸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