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對比日本家庭 中國父母為何活得這麼累?

【大紀元2017年09月04日訊】近日,一篇有關日本和中國家庭教育的文章,引發華人關注。作者把中國的家庭關係稱作是一種「相互依賴關係」,而把日本的家庭關係稱為「清清楚楚」的家庭關係。

文章內容如下:

相互依賴的中國家庭

在中國人的家庭觀念中,你的就是我的。而在日本人的家庭觀念中,你的不一定就是我的。

譬如說,我們中國的父母親常常會對孩子說這麼一句話:「爸爸媽媽每天這麼辛辛苦苦,不都是為了你嗎?」孩子聽了這句話,他會產生什麼概念?他自然而然地會想到:「爸媽的一切都是我的。」

於是,我們在中國會看到這麼一道人生的風景線:

生下孩子後,年輕的爸媽就開始忙著為孩子安排各種學前教育,要上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甚至不惜將北京CBD的大房子賣掉,去海淀區買一套破舊的學區房。

考大學時,要為孩子操心。大學畢業後,要為孩子找工作。找好工作還要到處張羅找對像(男/女朋友),找好對像要為孩子買房。有了第三代,還要替孩子承擔起養育孫子的責任。

中國式父母試圖為孩子鋪墊一切。圖為2017年4月13日,北京順義街頭一名抱孩子的母親。(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中國式父母試圖為孩子鋪墊一切。圖為2017年4月13日,北京順義街頭一名抱孩子的母親。(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結果我們發現,父母的一生都是為孩子活著,為孩子操心。而孩子們也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父母親的包辦,結婚時不給孩子買一套房子,父母會成為罪人。而孩子在20幾歲人生最需要努力奮鬥的時候,很多人不是奮鬥,而是啃老。

子女享受的一切,很多不是自己奮鬥來的,而是爸媽辛苦給的,所以中國的年輕一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代,但是也是「迷茫的一代」,因為許多人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努力?

我把中國的這一種家庭關係,稱作是一種「相互依賴關係」,父母親把自己的感情依賴於孩子,而孩子把自己的生活依賴於父母。

這一種相互依賴關係,使得中國的家庭關係變得十分的緊密,但是這一種緊密,除了血緣的親情,還包含了一種經濟利益。

「清清楚楚」的日本家庭

那麼日本人的家庭,有沒有出現象中國人家庭那樣的「相互依賴關係」呢?

我覺得,日本人的家庭,它是屬於一種「相互依存關係」。

几乎所有日本家庭,妻子都要负担绝大部分家务。(PIXTA)
几乎所有日本家庭,妻子都要负担绝大部分家务。(PIXTA)

日本孩子生下後,你就別期望有公公婆婆或者外公外婆幫你養。在日本,養孩子是父母親自己的事,不是上一代人的事。所以,許多白領女性在結婚後,要麼推遲生孩子的年齡,要麼生了孩子立即辭職。日本社會有許許多多的全職家庭主婦,就是這麼產生的。

日本人也有望子成龍的思想,但是不會刻意地去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也就是說,日本的教育不是競爭教育,幼兒園沒有小紅花,中小學沒有名次榜。

在東京等一些大城市,除了一些明星和一些富家子弟,很少有人會刻意地把自己的子女送往遠離家的私立學校去讀書,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在就近的公立學校上學。

這一點跟美國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很多美國富翁並不注重為孩子買學區房,上貴族學校。

日本也有一年一度的全國統一考試,類似於中國的高考,但是你會發現,在高考的日子裡,警察不需要出動,因為很少有父母親在校門外陪考,都是孩子自己坐電車或者騎單車去參加考試。

2014年06月07日,廣東省惠州市高考考場。(大紀元資料室)
2014年06月07日,廣東省惠州市高考考場。(大紀元資料室)

大學畢業以後找工作,在日本也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爸媽找關係通常都沒用,因為日本無論是招公務員還是企業招員工,一旦出現因人設考的情況,被發現就會成為一大社會醜聞。

豐田汽車公司創始人的孫子豐田章男,他大學畢業後要進入豐田汽車公司工作,也是隱姓埋名和所有的大學畢業生一樣,去參加考試,參加面試,最終才進入自己家族經營的公司,而且進去以後,就被分配到一個小城市去做汽車銷售員賣汽車,一賣就是5年。

豐田章男在講話。(Wikimedia Commons)
豐田章男在講話。(Wikimedia Commons)

日本也有許多大齡未婚的剩男剩女,孩子們的婚姻問題也是令許多父母親操心的問題。但是,日本會有年輕人自己搞的相親會,或者找婚姻介紹所,沒有父母親替孩子相親的人民廣場和相親公園。在日本,孩子結婚是不需要父母親準備房子的。

東京都大學生生活協會做過這樣一個調查,20-30歲年輕人結婚,租房子結婚的比例高達85%,還有10%是在單位宿舍裡居住或者與父母同居,只有5%的人是買房結婚。

從這一個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日本租房子結婚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說,孩子結婚時,婚房不是雙方父母親必須考慮的一大問題。孩子有多少收入,就租什麼檔次的房子,量力而行。

日本人的家庭關係,有兩個「清清楚楚」,第一個清清楚楚的是錢,第二個清清楚楚的是時間。父母親的錢是父母親的錢,孩子的錢是孩子的錢。如果,孩子想用父母親的錢,那得寫借條立字句。這一點,日本跟美國很像。

日本法律規定,只要是用於孩子教育的錢,用多少都不徵稅。但是如果孩子成年後,與孩子之間產生的大額金錢關係,那就得向稅務局說清楚,不然就有麻煩。

時間上的清清楚楚,一個最大的標誌就是父母親有自己的生活時刻表,孩子不應該佔用父母親太多的時間。

譬如說,你在日本的幼兒園也好,小學門口也好,到放學的時候,很少發現有老人接送孩子,基本上都是媽媽接送。這就是說,日本老人不承擔養育第三代的責任。這點跟美國相同,他們也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帶。

日本人家庭的這種清清楚楚,看起來使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相互客客氣氣,沒有像我們中國人家庭那樣親密。但是這一種生疏真的讓日本人父母與孩子的感情變得冷漠了嗎?我倒是沒有這種感覺。

總體來說,孩子在成人之前,日本的父母親啥都要管,甚至媽媽都要辭職回家當家庭主婦,專業養育孩子。但是孩子成人之後,父母親會對孩子放手,讓孩子一個人出去「游泳」。如果成年男子還在與父母一起生活的話,反而會被鄰居們認為不可思議。

成年以後的孩子,如果在外地工作,他一年至少有兩個假期可以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是新年期間,還有一次是8月中旬,也就是盂蘭盆節,類似於中國的清明節,日本有一個星期的假期,可以回老家祭祖,與親人團圓……

對於年輕人,多數日本人有這樣一個觀點:年輕人不能總躲在父母的大樹底下,靠轉嫁自己的生活壓力來獲取幸福,必須自己去奮鬥,自己去努力。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一個人的一生,不能依靠索取獲得所有,必須通過自己的艱苦努力才能擁有一切。

日本孩子的獨立能力很強。圖為2016年5月27日,日本小學生在廣告參觀原子彈穹頂。(Jean Chung/Getty Images)
日本孩子的獨立能力很強。圖為2016年5月27日,日本小學生在廣告參觀原子彈穹頂。(Jean Chung/Getty Images)

所以,家長朋友們,我們的社會和日本的有很大不同,這是我們無法左右的,但我們家長可以選擇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方式。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放手讓他們搏一搏,又有什麼不好呢?祝每個孩子都能成才!

——轉自《看中國》

▼ 相關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

責任編輯:慕容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