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向民主爬行?——評大陸關于鐵路春運漲价的听證會

梁京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9日訊】新年將近,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春運已經進入高潮。日前引起大陸媒體關注的一件事就是大陸的計划經濟委員會召開的關于鐵路春運提价的听證會。這是大陸”政府价格決策听證會暫行辦法”實施以來,大陸計划委員會主持召開的第一個全國性公開听證會,同時也是大陸鐵路客運定价歷史上第一次听證會。

眾所周知,大陸每年新年前后是全國客運的高峰,尤其是鐵路長途客運的高峰。而造成這個高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千千万万來自農村的所謂”民工”,辛苦了一年之后回鄉与家人團聚。

這些從農村進城打工的民工,因為不能夠在城里安家,每年必須在這個時候回老家。這不僅是維系家庭的需要,而且,對于許多人來說,几乎沒有其它選擇。他們或被解雇,或停止營業,不回家也沒有收入,甚至無處留宿。

中國大陸民工新年前后形成的所謂”民工潮”是世界罕見的交通現象。鐵路客運的擁擠程度,超過了生活在其它國家的人的想象。民工們為了回家,忍受著各种折磨和痛苦,同時還要遭到包括鐵路机构在內的各种盤剝勒索。很明顯,如果這些所謂民工能夠在城里安家落戶,其中許多人絕不會去吃這种苦頭。而他們之所以不能在城里落戶,并非他們不愿意,而是大陸當局的种种政策,使他們求之而不得。

沒有人能夠否認,所謂”民工”,是大陸社會的賤民,是大陸不公平的社會制度的受害者。但是,大陸官營的鐵路客運,卻打起了這些最不幸者的主意,決定把春運的火車票价,大幅度向上提升。大陸鐵路部門提价的理由,冠冕堂皇,是要”通過价格杠杆調節供求,充分發揮市場机制對資源配置的作用,促進運輸市場公平、有序競爭環境的形成和鐵路運輸事業的發展”。但是,在大陸生活的人都知道,不論是否提价,千千万万的民工別無選擇,還是要乘火車回家,而大陸鐵路在春運期間的運力,也絕不會因為提价而有任何增長。因此,鐵路部門春運提价,明擺著是欺負民工的一個決定。

所不同的是,鐵路部門的這一次提价,根据新的法規,必須要經過公開听證會這個程序。大陸的鐵路部門為此真是大傷腦筋。据報道,他們為影響听政會代表的組成,頗下了一番功夫。但是,听證會還是變成了一次對大陸政府壟斷部門傷害弱者行為的一次公開的討伐。大陸的鐵路當局當然感到尷尬,大陸最高當局似乎也嗅到了其中的政治危險。于是,有關春運提价听證會的報道和討論,在听證會之后嘎然終止。媒體顯然接到了指示,不宜繼續對這個敏感問題加溫。

正如許多人事前所預料的,盡管鐵路部門在听證會上明明輸了理,但是大陸當局還是批准他們提价的申請。大陸的媒體和官方學者,對這次听證會都給予了正面的評价。這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們是這次听證會的真正贏家。由于鐵路客運价格關系千家万戶,媒體在會前的炒作,有利吸引讀者和觀眾,而學者們則借机出了風頭。這次听證會的最大輸家是大陸當局,因為這個听證會充分暴露了大陸當局對公正和民意的虛偽態度。當然,民工將不得不承受春運提价的負擔,同時繼續忍受乘車的折磨和痛苦。

人們不禁要問,既然如此,大陸當局何必開這個听證會,然后再公然強奸民意呢?我的理解是,价格听證會的法規起初是為了約束地方政府壟斷企業的辦法,當時,并沒有想到用之于全國壟斷企業會產生的政治后果。

樂見中國進步的人會說,這是中國大陸走向民主和法制的一步,雖然是不大的一步。但是,如果我們回顧中國一個多世紀來尋求變法圖強的歷史,我們很難對這种漸進派持樂觀看法的贊同。中國變革的先行者們在一百年前就力主實行憲政,并為實現真正的共和而不惜流血犧牲。在一百年后的今天,大陸的輿論卻滿足于這樣一個不起作用的价格听證會,令人不能不對中國進步之緩慢而感到沮喪。中國清末的統治者曾經接受過比价格听證會遠為激進的政治改革,結果也沒有能避免覆滅的命運。象听證會這樣向民主的爬行,究竟會把大陸引到什么樣的境地呢?
轉自《新世紀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江西爆炸諉罪女工招質疑
討債民工怒揭建筑市場"黑蓋"
河南鄭州鬧市挖出彈藥庫 彈藥1100余枚
民工追討血汗工錢遭毆打 受傷住院又欠數萬醫療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