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再議軟件從業者應不應該高薪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3日訊】筆者近期在賽迪網和《軟件世界》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討論中國軟件從業者薪水待遇的文章,名曰《觀點﹕質疑中國軟件業“高薪制”》。一不小心,倒引起了業界和網上(例如賽迪網和新浪網)的普遍熱論,更有不少圈內的筆桿子相繼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說低者有,論高者有,從高低兩面辯論者有,不一而足。看到大家為了薪金的問題爭論的熱熱鬧鬧,再回想自己所做的文章,頓覺還沒盡興,于是赶緊再接再厲,補發一篇,與廣大讀者共同探討──

問題引來的問題

其實關于中國軟件界的薪資待遇,大致有如下問題有待探討:

(1)過于整齊划一和“准入型”的薪金制度,不利于公司鑑別軟件人才的能力﹔

(2)強調軟件從業能夠帶來高薪所產生的攀比型擇業觀,影響了人才的均衡發展﹔

(3)其他的潛在待遇沒有被強化提出,使得中國的軟件厂商在和國外的軟件機構競爭人才的時候處于了比較劣勢的地位。

相應地,這些問題有可能直接導致如下現象的發生﹕

(1)同等水平的人才在選擇公司的時候,不能以未來發展的前景作為最重要的指標,容易被暫時的薪水所吸引,這點對于剛剛開始工作的人群產生的影響最大。有調查結果顯示,剛剛從學校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學生往往難以判斷未來工作的發展情況,為了更高的薪水而工作的可能性最大(而所謂更高的薪水往往是以500元人民幣作為可以“動心”的尺度)。這就直接造成了從一開始就以錢來衡量工作成績的心理。

(2)使許多本不适應軟件工作的人員在選擇高等教育專業的時候,盲目地選擇“未來”很有出路的專業,上期內容中所提到的深圳,以及國內許多大城市難以聘請高級技術工人(主要指能夠操作現代化機械的人員)的現狀。

(3)潛在待遇是不以薪水(包擴月薪、年薪或期權)作為指標的,包括培訓、住房、帶薪年假、旅游等,而這些正是國外企業所非常注重的。所以很多國內優秀的軟件人才可能會因為這些因素而离開目前的工作,這將在WTO之后成為中外企業競爭的主要手段。將薪水巧妙地融入這些待遇中,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人才戰略。

當然,我們并不是建議降低整個行業的薪金水平,而是想要從根本上探討出一種超越薪水這一簡單手段的更為有利的待遇方案。否則,美國硅谷“樓上樓下式”的頻繁跳槽現象也將同樣出現在中國的軟件圈子里──雖然此舉有可能帶來新鮮感而刺激出新的創造,但從長遠來看,任何企業都不愿意自己變成培訓基地和沒有商業祕密的透明公司。

就在整個軟件出現波動的時候,甚至出現了一種比較令人尷尬的情況﹕有很多過去收入頗高的從業人員,因為在“年景”比較好的時候購買了價格相對偏高的住房,因為“欠收”卻難以維持它的分期付款。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佐證﹕如果以其他福利方式代替單純的薪水,應該能夠保持細水長流的優良傳統。

聲音
對于薪水的討論,尤以來自網上的聲音最為“壯觀”。記者在網上總結了眾多網友對此問題的見解,大致可以歸納整理為以下几類:

網友yi223﹕“高級技術人員是否該為軟件產品的失敗而承擔責任?我認為應該,因為缺乏事業心是導致軟件產品失敗的直接原因。而導致缺乏事業心的原因是由于原來的生活水平不高,收入增長過快,而造成了人們對錢的要求心理過強。在軟件行業,別老想著美國同行的薪水如何,多想想人家產品的市場化如何──即使覺得自己寫的東西也差不多。”

網友bluebirdy﹕“軟件從業人員為什么流動性這么大?是行業的原因還是人的原因?”

網友(211.101.128.*)﹕“程序員的知識更新頻率非常高,勞動強度也不小,相比別的行業并不輕松,所以付出的辛苦當然要有高的回報。”

網友(211.100.45.*)﹕“如果認真討論起來,這中間有太多複雜的社會和經濟的難題。人的天性是要追求個人的幸福,誰也沒權利去剝奪這種追求的權利。問題是要想強國富己,必須讓中國經濟的核心構成──企業和公司擁有較強的競爭力量。留在民族企業工作,保證它的核心力,民族企業才能贏得市場,員工才能擁有更高的薪金和回報。除了金錢的驅動力、利潤的追求、這樣或那樣的對環境的要求,還有一點是最重要的﹕熱愛這個國家,為自己拼搏的同時要隨時為自己的國家拼搏!”

網友seaning﹕“我覺得這都是軟件公司一些短期行為導致的結果,還有就是競爭不規範所致。公司為了招來人才,不得不用几乎可以毀了自己的高薪作為價碼。中國軟件行業需要細分,同樣軟件人才也需要細分。”

網友(210.161.15.*)﹕“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國沒有將編碼人員和設計人員區分開來,設計人員拿高薪是當然的。中國的軟件開發人員其實都應該成為設計人員,但被迫干著許多編碼的工作。這就導致了企業嫌軟件人員工資太高,軟件人員又覺得太低。”

分析這些評論,基本能夠得到大部分人對此問題所持的觀點。看到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如此廣泛和深入,記者也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廣納良言,使大家都來重視這個問題。

來自網上的調查結果
賽迪網就此問題專門進行了一次網上調查,截止到2001年12月19日,參與調查的網民對軟件人員薪金偏高、不高和不確定三種觀點的支持率分別是39.1%、53.3%和7.6%。這個比例基本符合了目前從業人員的層次﹕比例最高的應是處于比較底層的程序員的心聲﹔而認為薪金偏高的人,大抵是一些能夠比較理智地分析薪水對人才心理影響的人,以及遭遇過薪水尷尬的人士。該結果與軟件從業人員對此問題的議論亦非常吻合。

為此,記者采訪了一些IT領域中人士,他們的觀點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几點:

(1)就軟件程序員或系統設計師來說,同樣的職位印度人往往要比中國人穩定、有成就。其實大家智力都是一樣的,文化價值觀的不同和產業的不成熟造成了這樣的差异。”

(2)軟件的特殊性要求企業分工的概念要很明確,也要求軟件人才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在國外,人才的分工是很明顯的,程序員都能比較踏實地工作,受外界干扰很小。相比較之下,國內軟件業實際上既缺乏軟件企業領軍人物,也缺乏“藍領工人”。這也直接造成了軟件人員的待遇比較統一,而僅僅就薪金本身來說,它應該能夠起到衡量人才能力的作用,在這種單一化的待遇面前,大家的能力似乎就被統一了。

(3)降的同時必須要有升,一降一升拉開兩端差距才能像其他行業一樣,鍛煉出一大批管理人員。僅從普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來說,他們之間的收入就不能整齊划一,因為他們所做的工作和承擔的責任完全不同。

結論
其實,有如此之多的程序員參與進了對薪金問題的討論本身就可見,軟件從業人員對薪水的關注程度非常之高。如果將話題轉化為“探討軟件的民族精神”,不知還能不能引起如此的關注?

軟件薪資該降還是該升?看來問題遠比其本身深遠和複雜。在我們一再討論這個問題的同時,絕對不能忘記了討論它的初衷──將關注點從“錢”這個字上轉移開,更多地去分析其他能夠激勵中國民族軟件進步發展的因素,例如關注軟件從業人員的心理狀態、關注他們的開發能力和對責任的認識。而這些問題的討論將最終幫助所有人擺脫比較浮躁的心理,端正整個行業的態度,去除被簡單的高薪誘惑而离開了可能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目前的工作崗位。 (軟件世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中國軟件人才薪水是否過高?更需藍領IT人才? (12/21/2001)    
  • IT人才逃出中關村 軟件編程人才薪水多高才算高 (12/18/2001)    
  • 常見IT技術資格認証一覽 (12/15/2001)    
  • 常見IT技術資格認證一覽 (12/15/2001)    
  • 美IT人才:年底分紅衹有一種行業大幅上漲 (12/7/2001)    
  • 盡管業界低迷 美國政府机關中IT人才仍嚴重不足 (12/3/2001)    
  • 內地軟件業仍喊缺人 “每月加50元”程序員就跳槽 (12/1/2001)    
  • 中國裁員風刮進中關村 (11/28/2001)    
  • 藍領IT人才奇缺嚴重阻礙中國內地軟件發展 (11/27/2001)    
  • 美國一大學對中國IT人才幵出誘人的留學條件 (10/31/2001)    
  • 中關村企業IT人才為何留不住? (10/22/2001)    
  • 中國軟件企業缺人!IT培訓業商机凸現 (9/17/2001)    
  • 中國IT人才缺“兩頭” (9/14/2001)    
  • 北大青鳥董事長:未來IT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9/13/2001)    
  • 日本缺乏技術人才 華人闖蕩東瀛IT業界 (8/29/2001)    
  • 現階段全球IT人才市場評析 (8/28/2001)    
  • 港IT人才短缺需輸專才 (8/22/2001)    
  • 中國擁有潛力最大的IT人才 (8/9/2001)    
  • 評論:全球IT人才市場的潮起潮落 (8/7/2001)
  • 相關新聞
    評論:全球IT人才市場的潮起潮落
    中國擁有潛力最大的IT人才
    港IT人才短缺需輸專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