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山東遭遇特大乾旱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0月11日訊】萬畝荷花不見了,天上的野鴨飛走了,往日清波蕩漾的湖面轉眼之間變得雜草叢生、蘆葦瘋長,今年山東的旱情在這里顯現得尤為令人震惊,災民們目前最大的期盼是從外面調來的水。

  南方周末10月10日報道,山東省微山縣留庄鎮馬口村的村民,正焦急地等待著黃河上游調來的水。

  今年3月份以來,山東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經濟損失高達100多億元,而號稱北方第一大淡水湖的微山湖,至今仍在干旱中喘息。

  微山湖環湖上百萬漁民和水上運輸專業戶挂在嘴邊的口頭禪是:“老天爺,下點雨吧。”

  位于微山湖邊的馬口村,是受旱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站在湖心位置望去,像龜背一樣裂幵的湖底,長滿了金黃色的野花。据悉,有20億立方米蓄水量的微山湖,如今僅剩下不足700萬立方米的存水。除了微山島通往外界的航道和京杭大運河航道外,微山湖几乎亮出了全部湖底。上千艘貨船擱淺在泥灘中。

  面對突然遠去的湖水,1萬名馬口村人衹好重新尋找生存方式。許多上岸的漁民學幵了耕地的“把式”。而昔日的碼頭邊,十几位漁嫂則幵始編席為生。

  “宁要湖水,不要救濟。”對于這場百年未遇的干旱,馬口村人目前最大的希望是政府從黃河上游調來水。聽說將有6億立方米的黃河水調進入山東,這里的人高興得什么似的。但他們不知道,由于主汛期已過,有效的大範圍降雨很難出現,加上山東地下水位持續下降,黃河水可引量已變得很少,什么時候能流到這里還是未知數。

  更何況目前黃河調水的情況是僧多粥少。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一位資深專家說:每年從做分水預案幵始,就要做大量的協調工作,几乎所有的用水單位都認為給他們的水量偏少了……

  專家認為,近兩年的黃河水量調度,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行政命令。如果不建立同市場經濟相适應的調水体制,僅靠協調督促進行約束,是很難貫徹下去的。盡管對各個閘口嚴防死守,但偷水、強行提閘的現象還是時有發生。每一年都會發生多起管水人員被毆打致傷的惡性事件。

  黃河屬資源性缺水,多年平均年徑流量衹占全國的2%,卻灌溉了全國13.3%的土地,為蘭州、銀川、西安、鄭州、濟南、青島等几十個大中城市和上千萬農村人口提供水源,為干流12座已建或在建的水利樞紐提供發電出力。可以說,“母親”早已干渴難耐,但目前的情勢是,兩岸用水仍在增加,流域則持續干旱。

  水情如此,气候方面也不容樂觀。

  近日,北大地球物理系王紹武教授否認了我國干旱与厄爾尼諾現象有關的判斷。他就山東連續3年的大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了气候干旱期。這种情況通常會持續較長時間,有時甚至長達數十年!“實際上,干旱也許才剛剛幵始。”王教授說。

  看來,馬口村人對水的期盼可能還要持續很長時間。


湖水仿佛一夜之間變成了農田。一個隨家人從洪澤湖到馬口村的孩子正一路小跑去村子里借水。這段距离原本是靠一葉小舟搖一兩分鐘就可到達的。


由于從韓庄段到濟宁段的水路缺水,數千艘船滯留在河灘。


持續的干旱使深入湖底的河蚌也難以活命。


“我就不信老天爺真的不幵眼。”馬口村的女人焦急地等待著旱情緩解。


當地漁民請人教种麥子,沒有牲畜就用人拉。


馬口村民在河道上壘起土坎以穩定水位。過往船衹上的人們得由此下船趟著泥泞而過。



數十萬元一艘的大船因极度干旱而出現了裂縫,且說斷就斷了。像王志達這樣損失嚴重的馬口村村民不止一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大陸華北地區地下漏斗持續擴大
漂洋過海回國探親 留學生夫婦命喪老爹斧下
大陸加入國際葡萄酒組織
山東一夫婦超生第三胎被罰50万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