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再度成為熱點問題

標籤:

【大紀元10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莫斯科28日報導)

 

莫斯科劫持人質事件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車臣問題的密切關注。為了應付車臣武裝分子的襲擊,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俄羅斯將改變自己的軍事戰略。

*懷疑俄羅斯保安能力*

星期一作為全國哀悼日俄羅斯悼念了莫斯科人質悲劇的喪生者。在同一天,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將對恐怖分子採取各種相應的反擊措施。普京同時要求俄軍總參謀部因此修改俄軍戰略行動計劃。普京並沒有說明俄羅斯軍隊未來將如何參加打擊恐怖主義的行動。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俄羅斯官方事實上早就已經將其正式稱之為反恐行動。幾年前普京剛剛上台執政時也曾經以類似的語氣表示要嚴懲車臣武裝分子。但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年的時間,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 而數十名車臣武裝分子卻可以在克里姆林宮眼皮下攜帶各種輕重武器和大量炸藥,劫持大批人質,莫斯科的觀察家們越來越懷疑俄羅斯真正能保護自己國家安全的實際能力。

*營救人質代價慘重*

普京在星期一同時也承認,國家的虛弱以及在營救人質行動中所採用的方式都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與此同時,似乎劫持人質的車臣武裝分子也達到了自己的一個主要目的。車臣問題再一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星期一在丹麥哥本哈跟召開了世界車臣人大會。由於大會中有一些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參加,因此俄羅斯對此抗議。俄羅斯同時決定杯葛將在丹麥舉行的俄羅斯歐盟高峰會議。但丹麥外交部解釋說,丹麥譴責恐怖主義,譴責在莫斯科的劫持人質行動,但參加會議的並不是恐怖分子,而且這樣的大會並不違反丹麥憲法。丹麥不能在民主原則上做任何讓步。

*武裝分子還是恐怖分子?*

另一個引人注意的問題是,人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分析這次莫斯科劫持人質事件。比如,對於劫持人質的車臣武裝分子,大多數俄羅斯新聞媒體將其稱之為恐怖分子。但也有少數的俄羅斯主流新聞媒體將其稱之為車臣武裝分子。西方新聞媒體在報導時也都基本使用了車臣武裝分子這個辭。但是在俄羅斯北高加索地區的許多車臣人中卻將這些人當作民族英雄來看待。

俄羅斯獨立電視台星期一從與車臣鄰近的印古什共和國的一個車臣難民營發來的報導顯示,當地許多車臣人將被打死的車臣武裝分子頭目姆夫薩爾–巴賴耶夫稱做民族英雄。許多年輕的車臣婦女也表示,如果有條件的話,她們也將會充當人肉炸彈參加類似的行動。在印古什共和國目前居住著大約20多萬名車臣難民。難民營的生活條件異常艱苦。

*車臣難民走投無路*

車臣難民們說,他們確實是走投無路。返回車臣的話,那裡的住房早已被炸毀,同時還將要忍受新的轟炸以及俄軍經常殘酷進行的清洗掃蕩。而留在難民營的話,也將要忍受寒冷、疾病、飢餓。據報導難民營中的肺結核發病率特別高,每天都在埋葬死人。

在莫斯科劇院人質危機期間,來自車臣的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阿斯蘭罕諾夫曾經兩次同劫持人質的武裝分子進行過談判。在接受採訪時,他當時這樣介紹了他所看到的車臣武裝分子的情況。阿斯蘭罕諾夫說:“武裝分子們說不要求任何金錢,也不要求什麼直升飛機以便可以逃走。他們說,我們是聖戰者,我們會堅持到底。武裝分子們僅僅有一個要求,那就是想要車臣自由,想要結束車臣戰爭,想要俄軍撤兵。武裝分子們還說,車臣有許多年輕人都想加入到他們的行列。”

*年輕人願當人肉炸彈*

不少到過車臣採訪的常駐莫斯科的外國記者們都有相類似印象。那就是當地許多車臣人對俄羅斯,對俄國人似乎都擁有刻骨仇恨。更可怕的是,車臣戰爭持續了8年,至今仍然在繼續,整整一代車臣人正是在這種仇恨,血腥的環境中長大。許多外國記者認為,想充當人肉炸彈,聖戰者的年輕一代車臣人確實大有人在。

與此同時,在爆發人質危機之後,俄羅斯境內反車臣人的情緒也越來越高漲。俄羅斯的人權團體擔心,未來對高加索人特別是對車臣人的歧視和整肅將會越來越嚴重。同時也不排除俄軍進行報復,在車臣進行新一輪更加殘酷的掃蕩清洗的可能。

俄羅斯著名政治學者奧爾尚斯基認為,普通老百姓正為俄羅斯錯誤的車臣政策支付著沉重的代價。他認為,車臣衝突正越來越帶有巴勒斯坦,以色列衝突的特點。衝突雙方的仇恨越來越深。車臣問題如果繼續拖下去的話,俄羅斯未來將會付出更多的代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分析:莫斯科人質事件衝擊世界
莫斯科劫持案進入僵持階段
車臣叛軍釋放八名兒童其中包括一名瑞士女孩
莫斯科警察因人質事件成為社會批評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