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分析:英懼法德軸心重現歐盟

標籤:

【大紀元11月1日訊】(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特稿)英國首相布萊爾與法國總統席哈克之間,因歐盟農業改革問題而發生嚴重爭執,造成兩國關係惡化。從表面上看,問題似乎只不過是歐盟對某些國家的農業補貼辦法應否繼續下去,但是進一步觀察則不難發現,英國真正擔心的是法德軸心重現,成為歐盟政策的主導核心。

布萊爾擔任首相五年以來,和席哈克之間的關係大致還算和諧。尤其法國最近將實施已六年的英國牛肉進口禁令解除,並同意英國要求,關閉法國加萊省的難民收容中心,以免他們偷渡到英國,雙方的關係出現了顯著改善。

但是,誰也沒有料到,在十月二十五日布魯賽爾歐盟高峰會議中,兩人對歐盟農業改革的意見分歧而發生嚴重爭執,席哈克會後指責布萊爾對他說話態度粗魯,並當場表示取消預定十二月初在法國杜桂舉行的雙邊高峰會談。

引發爭執的導火線是,席哈克在布魯賽爾高峰會前一天,和德國總理施若德私下達成協議,不再進一步改革共同農業政策,並保持目前農業支出水平,直到二○一三年。這樣的作法可以讓法國農民在二○○六年以前,繼續得到現有的補貼,其後的七年期間,每年將幅度調升百分之一。布萊爾對此完全不知情,直到高峰會時才被告知此一決定。

布萊爾抗議法、德在會中端出一個已決定的方案。他認為,法國是希望藉此一安排以拖延對農業補貼辦法的改革。他質問席哈克,法國既然以非洲的守護者自居,卻又維持一個獨厚法國農民的制度,如此怎能對得起起良心?

他並指出,歐盟國家領袖於一九九九年柏林高峰會中曾允諾將於二○○四年進行農業政策改革。他認為,不能因為法德的協議而停止對共同農業政策進行檢討。他堅持農業改革的立場,獲得多位歐盟國家領袖支持,包括德國與丹麥總理在內。最後的協議反映了布萊爾的要求,同意於二○○四年檢討共同農業政策。

席哈克也不甘示弱,在會中要求英國放棄每年從歐盟預算領回的十八億英鎊退款。布萊爾則反駁說,此一問題根本不在高峰會的議程內。

據現場人士事後透露,席哈克在會中的言語非常火爆並具有攻擊性,除了布萊爾外,德國總理及丹麥總理也是他抨擊的對象。會議結束時,他走到布萊爾面前,以法語指責布萊爾態度粗魯,並表示他這一生中從未有人以這種方式對他說話。布萊爾則認為,率直地表達不同的意見不能被視為粗魯。

席哈克在盛怒之下決定「取消」雙方預定在十二月三日舉行的會談,但是法國外交部官員事後表示,此一高峰會將「延期」舉行,原因是需要較多的時間進行準備工作。

布萊爾回國後,主動對媒體公佈和他席哈克的爭執,法方的反應認為,他為了爭取國內民眾好感而作秀。法國政府並對媒體宣稱,是布萊爾先對法德兩國的協議大動肝火。

經過數天的思考後,法國政府顯然不願意見到兩位領袖之間的爭執導致兩國外交關係惡化,而由席哈克的官方發言人宣佈,雙邊高峰會將於明年舉行。

倫敦的觀察家認為,即將七十歲的席哈克突然以歐洲首席領袖姿態強勢主導歐盟事務,這和他在最近的選舉中,選贏得百分之八十二的選票有關。

他最初參選時給人的形象是缺乏魅力、極可能敗北,但結果卻因來自極右派候選人雷朋的威脅而受到選民護送竟以高票當選。未來五年他在國內可以高枕無憂,在國際間也可大聲說話,不像過去七年受制於國會左派多數聯盟,做起事來力不從心。

德國和法國在歐盟的軸心關係從一九九八年開始疏遠,於二○○○年法國尼斯高峰會議時可說是正式分裂。這對於英國來說,是個拓展外交的大好機會。近數年來,布萊爾親近德國的外交作法至為明顯。然而,雖經苦心經營,這次布魯賽爾高峰會中,他赫然發現歐盟事務似乎又重新回到由法德軸心主導的舊有模式,自然難掩內心的憤怒。

從歷史、文化等各方面來看,英法兩國一直是相互排斥的國家。法國對於英美之間自然的緊密關係更是惱火,這正說明了英美兩國何以在解除伊拉克武裝問題上難以得到法國的合作。

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再加上目前仍舊置身歐元體系以外,英國對歐盟政策的影響力本來就不能與法國相比,如果法德軸心果真重現,那將使英國近年的外交努力遭受重大挫敗。

如果真的像法方所說的,是布萊爾首先在高峰會中大動肝火,那麼他的憤怒應該是可以理解的。(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烏克蘭和平峰會落幕 聯合公報引關注
【新聞五人行】G7批中俄 美歐對中共祭出大招
【名家專欄】「雙重思維」在體育界無法立足
【時事金掃描】澤連斯基G7之旅三大收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