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說行星撞地球可能性微乎其微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訊】(法新社巴黎二十日電) 一項研究說,在美國軍事衛星協助下,科學家斷定,地球遭行星撞擊的危險性可以說微乎其微,比先前預估的機率低很多。

科學家此項研究主要針對類似上世紀撞擊地球大氣層、爆炸威力摧毀西伯利亞廣大森林那種中型行星,那次的破壞威力有如一顆氫彈。

科學家說,一九○八年撞擊地球大氣層的那顆行星,體積寬度大約五十公尺,在西伯利亞的丹古斯卡上空爆炸,釋放出強大震波,威力相當於一千萬噸的TNT黃色炸藥,導致西伯利亞面積逾兩千平方公里的松樹森林毀於一旦。

科學家長久以來一直擔心再度發生類似上述這種行星撞地球的大災禍。

萬一這種中型行星|體積寬度大約在一公尺到一百公尺之間|撞入地球軌道,將會摧毀大都市,引起海嘯。

這種中型行星的體積,介於小行星|碰撞地球大氣層時會像流星一般燃燒後消失不見|與寬度至少一公里的大行星之間。

萬一大行星撞擊地球大氣層,地球所有生物將全部被摧毀,就如同六千五百萬年前地球上的恐龍全部消失一般。

不過,現代透過國際合作計劃,很容易探測出這種大行星,並予以追蹤,然而,體積中等的行星雖然危險性依然存在,但因為太小無法以天文望遠鏡探測出來,因此人類並不知道其數量多寡。

不過,二十一日一期的英國﹁自然﹂科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報告,披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天文學教授布朗的重大發現。

報告說,過去八年來,持續監視核子爆炸的軍事衛星,探測出地球外太空大約有三百次肉眼可見的閃光,來自這種中型行星在地球外太空爆炸產生。

科學家說,這種行星的體積仍然太小,不足以對地球的陸地或海洋造成影響,但當它們撞擊大氣層,與大氣層的分子產生磨擦發生爆炸時,仍然可能引發相當程度的震波。(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危害兒童心理健康 美醫務總監:社媒應添警語
日本用傳統紙與塑膠做出高強度的可降解材料
瑞典研發高效便宜可充電鋅電池 彌補鋰電池缺點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狀星團為宇宙化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