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學者聖若望大學探討中共十六大

會議特別探討十六大對中美台關係的影響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3日訊】紐約聖若望大學於16日舉行第20屆國際亞洲事務學術研討會﹐會議以“中共十六大會議﹕江澤民後的中國”為題對中共十六大進行探討。會議有來自美國大學及台灣學者共發表12篇論文﹐並按“中共政權向前推進或退縮”﹑“新辦法與策略”﹑“經濟管理”和“與鄰國之關係”四項議程進行。威廉瑪莉學院政治系教授鄭敦仁擔任會議主席﹐聖若望大學副校長兼亞洲研究中心院長章曙彤﹑副院長何平南等參與了全程討論會。
會議特別邀請前任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現任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組主任理查德.布什(Richard Bush)以“大陸政治轉變對中美臺之影響”作專題演講。布什認為由於江在本屆全會中連任軍委主席﹐對十六大以至大陸政局仍具有影響﹐即使胡錦濤有新的舉措﹐但在舊框架影響下﹐也很難將之付諸實現﹐因此與其說十六大力求改革和創新﹐而實際上是一次力圖維持現有政策的會議﹐就此而言﹐布什認為﹐十六大可稱是中共歷史上最“順利”的一次權力交接。
在兩岸關係方面﹐布什提到錢琪琛曾在2001年公開提出“台灣和大陸同屬於中國”而非“台灣屬於中國”﹐但這一基調是否代表新一代領導人未來舉措尚難斷言。而在對美關係方面﹐布什認為儘管兩國在諸多外交及經濟領域尋求合作﹐但卻持續在如人權及中國的軍備擴充等方面存在嚴重分歧﹐布什說如中共政治體制不進行根本變革﹐那麼這種分歧便不會消失。
台灣東吳大學羅致政教授在他的“新一代領導是否會對台灣有新的舉措﹖”一文中談到﹐在中共由於面臨種種日益激化的矛盾﹕官僚體系的貪污腐敗﹑嚴重的失業問題、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要求政治改革的聲浪而隨之提出的“穩定壓倒一切”的口號下﹐預計在其政權交接及政權穩固期間﹐在對台問題上不會有大的變更。
此外﹐研討會上還有威斯康新大學弗立曼教授(Edward Friedman)在“優勢民意如何犧牲弱者”議題中表達他的觀點﹕儘管新一代領導人出身於貧困地區﹐中國的貧富差距問題仍會日趨嚴重﹔卡特中心劉亞偉教授在其“中國鄉鎮選舉改革報告”中提出一黨專政的中國政治體制下﹐如何有效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問題﹐以及鄭敦仁教授提交的“資訊科技﹕一把雙刃劍”等論文參加討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國會第16選區爆冷門 溫和派民主黨拉蒂默贏進步派鮑曼
第40選區州議會初選 金兌錫宣布勝選
韓裔白正熩贏州議會第25選區共和黨初選
線上遊戲糾紛 新州亞裔男飛至佛州錘擊網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