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立:胡錦濤接班仍須慢慢

林和立

人氣 3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5日訊】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江澤民終於聽從他夫人王冶坪、以至黨內「沉默的大多數」的意見,見好就收。在將舉行的中共十六次黨代表大會中,七十六歲的江會讓出總書記的寶座給五十九歲的胡錦濤。雖然江很可能還會保持軍委主席位置一到兩年,可是接班表面上總算完成。

那今後就要看小胡了﹗的確,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早在一九九二年就被鄧小平欽定為第四代接班人的國家副主席身上。胡平易近人,獲不同派系所接受。但他不是江和上海幫的人;所以胡在過去十年都以江的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半步。但胡是思想敏銳、頗有主見的人,且對中國的發展與現代化有他的一套。但胡可否──和甚麼時候──才可以把抱負施展出來,就要看以下好幾個問題:

首先,當了「第三代核心」多年的江,並沒有基本上放權。國內媒體根本不允許用「第四代」這個詞。看來胡在明後幾年沒希望當「第四代核心」。最重要的是,在十六大後的中國江湖上,還是多見江、少見胡。在二十來個成員的政治局中,起碼有一半會是江總的嫡系和老友。江派或上海幫的新貴包括:曾慶紅、黃菊、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曾培炎、陳至立、陳良宇、劉淇和曹剛川、郭伯雄二將軍等。而新上位的,如剛委任的中組部部長賀國強,已向江與「大內總管」曾慶紅效忠,他也有可能入局。

在最關鍵的政治局常委的七個名額中,江系會佔三個。其中,和江關係最「鐵」的曾會主管黨務,包括人事、意識形態等領域。而另外兩個委員會從黃菊、吳邦國、賈慶林三人中選其二。最新的消息是黃菊很可能當常務副總理、而吳與賈都可能問鼎政協主席之職。

胡的所謂共青團派系在部長、省長的層次,和所謂「第五代」的新星中已嶄露頭角。但在最高層的政治局和書記處中,團派的勢力非常薄弱:胡的嫡系中可能只有福建書記宋德福和河南省長李克強可以脫穎而出。

另外,在意識形態方面,江和他的部下都會抓得很緊。新上任的中宣部長劉雲山雖然不是十足十的上海幫,可是據說深得前任丁關根之教誨,甚懂迎合江總之道。十六大後,「三個代表」還是會鋪天蓋地、響透雲霄。

那小胡將如何突圍?很難,但絕不是不可能。從組織人事上說,胡唯一的途徑是與其他兩個非江系的政治局常委,即溫家寶與李瑞環「結盟」。溫是總理朱鎔基的愛將,很可能在明年三月的人大時接班當總理;而李應可從政協轉到人大當委員長。雖然近年江盡力逼迫李退休,但「李木匠」差兩年才到七十,且在上海幫以外的幹部中頗得人心,看來還可以留在常委中。更重要的是,胡必須繼承他的共青團恩師胡耀邦的傳統,以二十一世紀的速度,樹立改革的旗幟。

在經濟領域方面,胡可以表現的地方不多。畢竟,大部份「團派」出身的幹部都沒有太多從事經濟工作的經驗。而且,尤其是在中國進入世貿組織以後,黨內對市場經濟和與國際市場接軌等政策已有基本共識,胡和溫主要的挑戰是如何把國家與企業行為國際慣例化。但總的來說,他們只是繼承鄧小平與朱鎔基的經改路線。

政改最容易得分

政治改革在江執政十三年中,大體上裹足不前,所以政改是中國最迫切的問題,也是小胡最容易得分的地方。江在十六大的政治報告中,會提到「黨內民主」與基層民主等政改的訴求。例如,以往任命縣委書記,是省委書記說了算;現在在好幾個省市,包括廣東已開始全體省委委員投票挑選縣委書記。但在江領導下的政改總的來說是走一步退四分三步。
胡的智囊、包括中央黨校的教授,曾對中共應如何「和平演變」到歐洲式的社會民主黨做了不少研究。當然,在兩、三年間期待有如此的大動作是不現實的。但有許多意義不小的行動已在沒有中央首肯下靜靜進行。例如在四川與廣東等地,不少出位的地方幹部已試行以直選選出鄉、鎮一級的領導。而在新聞出版方面,亦有個別大膽的地方單位敢於打破一言堂,推出一些「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書本與網頁。其實作為第一步,胡、溫與其他第四代的「潛在改革派」不必做太多;不扼殺群眾嚮往自由民主的聲音與步伐已是一大躍進了。

(原載蘋果日報,作者為美國CNN新聞網絡資深中國分析員)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清水君:曾胡党爭釀民主空間
中共權力交班欠缺民主機制充滿不確定性
傳中共副總理溫家寶將升任總理
蛛絲馬跡看胡錦濤遲早接中共軍委主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