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發現千年古村民居保存完好

標籤:

【大紀元12月15日訊】(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湖南省考古專家最近在該省江永縣上甘棠村發現一個千年古村落,這個村落是宋朝之前由周氏族人所建,村內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湖南瀟湘晨報報導,上甘棠村距江永縣城西南二十五公里,現有四百五十三戶居民,除了七戶人家是一九四九年後遷入該村的異姓外,其他都是周氏族人,周氏族人自宋代以前就開始定居上甘棠村,世代繁衍,延續至今。

報導說,走進上甘棠村宛如步入世外桃源,山水如畫,建築古色古香,村內兩百多幢明清時代的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村裡有大量的明清建築,如明萬曆四十八年的文昌閣、明弘治六年的門樓、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橋、民國二年的石圍牆等,還有一批明顯帶有宋代特徵的古建築。

考古專家指出,這個創建於一千多年前的村莊,在歷經長久的風雨後,村名、位置、居住家族始終不變,而且同時具有建築、商業、書院、宗教等文化特色並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實屬奇跡。這個村落也是湖南省目前為止,所發現年代最久遠的千年古村落。

  考古專家在上甘棠村﹁月坡亭﹂發現一處摩崖石刻,是周氏家族在一千年間陸續鐫刻下來的,主要內容是謳歌上甘棠村的風光和周氏家族在該村進行的各項建設,共有功德碑、勸諭文、感懷詩、八景師等二十四方古代石刻,綿延宋、元、明、清四個朝代,是一部千年石刻家譜。

  上甘棠村南面還有一座三孔石拱橋,名曰﹁步瀛橋﹂,始建於宋代靖康元年,歷經元、明、清修繕,千百年來維繫著村前的古驛道,橋長二十七公尺、寬四點五公尺,跨度九點五公尺,拱淨高五公尺,採用半圓型薄拱,造型小巧別致,與文昌閣的莊重互為襯托,構景成圖,相應成趣。這座石拱橋是湖南省到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座宋代古橋。

此外,考古專家還發現了文天祥書法題詞﹁忠孝廉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湖南建立第一個人類治療性複製胚胎
湖南地下鞭炮工廠爆炸四人喪生
暴雨成災 廣東韶關轉移5万人 損失上億
黃絲橋古城与南方長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