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换汤不换药

──评换届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陈劲松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2月18日讯】12月9日、10日两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例行”经济工作会议”,这是”十六大”换届后,中共高层的首个经济会议。

会议强调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这意味着,为了维持国民经济的表面增长,就像多年来所作的那样,当局将继续奉行扩张性的财务政策,不惜大肆举债。果然,会议结束后不久,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宣布:明年将增发国债1400亿。规模接近今年发行的1500亿。

这批国债的投向,据说包括五个方面,除了”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之外,还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确保重大项目的投入和建设”,有具体内容,无外乎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等。比如眼下,大型项目之一,南水北调之东线工程即将开工,预计总投资高达634亿元。

所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却明显流于空洞,并没有罗列可以落到实处的具体事项。而且就在这一议题中,竟然也与激活内需联系起来,一方面考虑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考虑如何将可能增加的农民收入,转化为消费。让农民一个口袋进,一个口袋出。实际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年年都讲,却年年如故。

1992年底,当局开始“治理整顿”过热的宏观经济,但这一“治理”显然“治”过了头,接踵而至的,是生产萧条,消费冷淡,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滑。无奈之下,从1998年开始,当局改而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即依靠大规模发行债券和增加预算赤字,来刺激内需,人为制造国民经济的表面繁荣。

这一政策也已经实施5年,却从未扭转宏观经济疲软不振的大势。与此同时,国家债务却急剧上升,把国债、银行坏帐、和城镇职工养老金债务等加在一起,国家债务总额高达1.1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前中国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在当局的精心布局和引导下,国内外媒体连年大肆吹捧所谓“巨大”的中国经济成就,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由这些人云亦云、如洪水般泛滥的报导所描述的中国经济图景,与国内大多数老百姓的感受全然相反。愈来愈大的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以及大面积的下岗失业、大规模的腐败,就足以抵消形形色色的所谓“增长”,所谓“繁荣”。
单说下岗失业,就已经固定为无法治愈的社会“顽疾”,在许多城市,平均每两个家庭,就有三个人处于下岗失业状态。

会议也强调”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并”积极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但对于这类以宣传口吻重复的套话,当局毫不讳言其真正目的: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意即“政权稳定”。

会议也强调“深化体制改革”,包括国营企业改革,但如此的体制改革,也喊了不知多少年,却从无实质性的突破,当然,只要不触动现行政治体制,所谓“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就永远不会发生。

总之,一如外界预料的那样,甫经“十六大”换届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了无新意,“换汤不换药”。一切都照江泽民、朱□基等人的既定方针办,胡锦涛、温家宝们不得更改须臾。按照温家宝的说法,便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只是,胡锦涛、温家宝均强调“关心弱势群体”、“艰苦奋斗”,似乎与好大喜功、动辄大操大办的江泽民又有所区别。

(12/17/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纽约大众运输罢工暂缓劳资双方持续谈判
经济不景气   高速公路过年增加 免收费时段
旧金山研讨会﹕香港六万人大游行让人看到了希望
美经济年终回顾:“危难之际 多事之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