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料不加薪俸利得稅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8日訊】港府上周公布結構性赤字的報告後,即盛傳財政司司長梁錦松會在他首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加稅措施。可是,這些消息卻極可能只是預算案前夕的煙幕。接近港府高層人士認為,梁錦松在下周三公布的預算案中,會提出未來五年政府的加稅計畫,讓公眾做好心理準備,但卻不會在今年向一些主要稅項例如利得稅和薪俸稅「開刀」。不過,今年增加部分政府收費和次要稅項例如煙酒稅等則在所難免。

據星島日報報導﹐港府消息人士表示,梁錦松的預算案「處女作」,將會是一份宏觀調控的預算案,在這份預算案中,梁錦松將會提出如何在五年內使政府財政達至平衡,包括未來五年的加稅措施。根據結構性赤字報告,未來五年平均每年須用三百五十億元「填??」,消息人士表示,單靠節流已不可能完成這一目標,因此在五年內加稅是無可避免。他形容,港府高層對於加稅已是「心意已決」。不過,究竟是否今年即要對主要稅項「開刀」,消息人士卻拒絕透露。

在結構性赤字報告公布後,究竟阿松今年是否加稅,已成為一個熱門的猜謎遊戲。尤其是政務司司長曾蔭權亦罕有地評論今年的預算案,直言「加稅的尾巴已露出來」,更使加稅的消息甚囂塵上。不少港府官員私底下便說,「今次多多少少要加一點稅」、「今次是不能不加了」。事實上,若從政府財政的角度,今年的赤字高達六百六十億元,加稅的理據充足,而市民亦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連部分商界中人亦已公開支持增加利得稅,從官員的角度而言,實在找不到不加稅的理由。

可是,有行政會議成員卻相信,今年不會向主要稅項開刀,只會為未來幾年加稅作醞釀,營造社會共識。港進聯主席劉漢銓亦認為,今年向主要稅項開刀的機會極微,「無謂為了少少錢,使大家都不開心啦。」值得注意的是,不相信會加稅的政界人士,都是較為熟悉特首董建華的施政理念,他們都是從政治的角度得出不加稅的結論。

事實上,今年不加稅正是特首的取向。雖然財政預算案由梁錦松制定,但董建華的意向,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董建華宣布連任後,即銳意洗刷民望頹風,努力爭取民意支持。他的想法是,在失業率高企,經濟仍處於低沉之際,若增加薪俸稅,必然進一步打擊政府民望,尤其是對政府最為不滿的中產階級的情緒。至於利得稅,雖然不會打擊民望,但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董建華一再強調要改善營商環境,在這個時候微增利得稅,將會在國際投資者中留下加稅惡名,影響香港聲譽。
一位行會成員說﹕「增加利得稅半個百分點,只有十多億元收益,薪俸稅的收益也只有二十多億元,但卻有那麼多壞影響,犯不籲吧而且阿松第一次做預算案,也不想被人罵。」

該位行會成員認為,港府的最佳策略,是今年不加稅,但在預算案中列出未來幾年的財政困境和加稅構思,為日後加稅作準備。在這些加稅建議中,陸路離境稅實施的機會最大,因為此一稅種,在立法會中已達成共識。至於消費稅,董建華對此一稅種甚為排斥,他曾經以日本為例,指消費稅拖垮了日本經濟,因此,除非香港經濟進入高增長階段,再次出現通脹,否則董建華不會貿然開徵消費稅。

無論如何,近日的加稅煙幕,已再一次顯示梁錦松營造民意的能力,在結構性赤字公布後,梁錦松制定預算案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只要今年不向主要稅項開刀,已可獲得掌聲;即使略為增加政府收費和稅收,政黨的反對聲音,已變得甚為微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初選案 劉偉聰、李予信脫罪 官接納多項解釋
初選案裁決前感言 鄒家成感無悔 李予信形容如「畢業」
澳洲外長關切香港初選案判決
港機場惡劣天氣增休息區 派籌等的士免排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