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凌家灘玉器(二):玉器詳述

人氣 48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2日訊】凌家灘墓葬出土的玉器,數量多,品种丰富,琢磨精致;玉質溫潤,洁白透明;造型獨特,生動傳柙,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一次重大的發現。

出土的玉器經測定質地有透閃石、陽起石、葉蛇紋石、利蛇紋石、水晶、瑪瑙、玉髓、石英、綠松石等。玉器有玉人、玉龍、玉璜、玉璧、玉環、瑪瑙斧、玉塊、玉鐲、玉鉞、寶塔形玉飾、玉管、玉珠、玉扣形飾、玉喇叭形飾、月牙形飾、玉菌形飾、玉兔、玉冠形飾、玉龜、玉刻圖長方形片、玉鷹、玉龍風璜、玉齒環、丫形器、雙連環、玉豬、玉墜飾等等。

凌家灘出土的玉禮器,不但精美而且品位極高,出土的玉龍、玉鷹、長方形玉片、玉龜、玉人、大型玉鉞、玉戈、瑪瑙斧等,突出反映了原始宗教在凌家灘社會組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龍 扁圓形,苜尾相連。吻部突出,頭上雕出兩角,腦門上陰刻的線條呈現皺紋,龍須、嘴、鼻、眼都雕刻得清清楚楚。脊背上陰刻的弧線表現龍為圓體,龍體上陰刻17道線條代表鱗片。龍的形象,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屢有發現。北苜岭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遺址出土的蒜頭瓶上畫有似龍的長身魚紋。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蚌塑龍和虎,蚌塑龍、虎分居墓主人東、西兩側。在龍、虎蚌塑以北,還見到人乘于龍背与奔跑的虎翔于星空的蚌塑,這表明龍具有負人升天的作用。在以后的紅山文化、廟底溝文化晚期、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陶寺文化遺存中,都能見到不同形象的龍,其中凌家灘玉龍与古人想象的龍的形象最相似。這些龍形態各异,所屬考古學文化譜系有別,說明它們各自有著獨立的起源与演化過程。表明中國龍的形象与龍的觀念的起源源遠流長。而龍的起源、形成過程,也反映了中國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發展、演進過程。

玉鷹 呈展翅飛翔狀。鷹首側視,眼睛以對鑽孔眼表現。胸腹部飾以八角星為主體的紋飾。雙翼展翅呈豬苜形。器物上有6個穿孔,器形以圓雕和陰線刻表現,顯示對稱、和諧、神秘的審美意識,在五千年前極為可貴。整體上突出表現鷹首和兩翼的造型,重點突出了腹部八角星紋。八角星紋飾,星內畫一圓,象征太陽,代表太陽光芒四射。為什么在一件器物上表現鷹、豬、太陽三位一體,特別是鳥獸相結合,很值得我們重視。

玉人 長方臉。頭戴圓冠,冠飾方格紋,冠上中間有長三角形尖頂,頂上飾三小圓孔。濃眉大眼,雙眼皮,蒜頭鼻,兩大耳,耳下部各鑽一耳孔。大嘴,上唇飾有八字胡。兩臂彎曲,五指張開放在胸前。臂上佩有玉環。腰間飾斜條紋的腰帶。臀部寬大,腿顯短。玉人的臉形和五官表現出蒙古人种的特征,頭上圓冠表明當時人們已有帽子。有的玉人腿部只表現膝蓋以下部分,顯示坐姿,有的顯示站姿。有3件玉人臂上佩環,編號15的玉人臂上6個環,編號16的玉人是7個環,編號14的玉人是8個環。從面部表情看,15號玉人顯年輕,帽頂上的矮三角形尖上沒有圓尖飾;16號玉人唇上明顯雕有八字胡。14號玉人腰帶有5條斜紋,16號重人腰帶有6條斜紋,15號玉人有3條斜紋。這些裝飾和臉部的表情向我們提供了年齡和身份的信息。凌家灘遺址共出6件玉人,從其形態可看出男女有別,可能代表六种不同的神。

玉刻圖長方形片和玉龜 是凌家灘出土玉器中最珍貴的文物之一。玉片正面為長方形,反面略內凹。兩短邊各對鑽5個圓孔,一長邊對鈷9個圓孔,另一長邊在兩端各對鑽兩個圓孔。玉片中部偏左雕刻有一小圓圈,圈內雕刻方心八角星紋;圈外雕一大橢圓形,兩圓以直線平分八等份,每等份雕刻一圭形紋飾;在大圓外沿圈邊對著長方形玉片的四角各雕刻一圭形紋飾。玉片上雕刻的紋飾,反映了5000年前凌家灘人的原始哲學思想。我們認為,圓中心的八角星紋應代表太陽,圭形紋飾表示東、西、南、北的四方和八方,應与季節有關產玉龜為圓雕,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龜中空,背甲的龜紋琢磨得十分逼真,背甲和腹甲兩部分由孔和暗槽相連。這件玉龜与長方形玉片疊壓在一起同時出土,反映兩者有緊密聯系,應為占「工具。玉片所顯示的意義,說它有度數,有方隅的形象,應毫無問題;圖中以八數為天地的維綱,自然可見。這無疑是一件嶄新而能引人人胜的思想瑰寶。特別令人關注的是,玉片夾放于龜甲里面,和文獻所說 “元龜銜符”(《黃帝出軍訣》)、”元龜負書叩” (《尚書中侯》)、”大龜負配” (《龍龜河圖》)若出一轍,真是匪夷所思。

玉鉞 鉞、斧、鏟三种工具,不易區分。鉞主要以長扁弧刃為特點,兩面均衡磨制。鉞在凌家灘出土的數量較多。其厚度很薄,基本為扁長形,制作工整。大多數的鉞刃口從兩側延至頂部,呈三面刃,刃口鋒利。鉞的孔眼都是兩面對鑽,有的鉞面上有砣旋磨的痕跡,部分鉞從孔眼至頂部有捆拴的磨擦痕。凌家灘出土的玉斧數量較少,形制比較厚重,形體成扁橢圓形,重量和大小都适宜人們在勞動中使用。我們認為這類玉斧可能兼有實用器和禮儀器的功用。刃部一面磨制得較突出者為鏟,凌家灘出土鏟的數量最少。

凌家灘出有1件瑪瑙斧和1件瑪瑙鉞。以瑪瑙為兵器,尚屬首次發現。斧、鉞均三面刃,刃口磨制得十分規整和鋒利。靠近項部有一對鑽圓孔,圓孔至頂部有捆綁的磨擦痕。表面拋光精度高,溫潤照人。通體半透明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工匠們巧妙地利用瑪瑙的邊料紋理,展示瑪瑙的优美質地。其中1件,絳紅色的瑪瑙与灰白的邊料相映襯,體現出瑪瑙的華美和尊貴。1件乳白色鉞內含鐵質,在半透明的鉞里透出珊瑚狀黑斑紋,令人愛不釋手。瑪瑙斧和鉞的體量較大,在凌家灘應是極高規格的重器。玉戈 在凌家灘出土2件,型式基本相同。灰黃色泛紅斑紋,表面有蜡光澤。納僅長3厘米,上面有捆綁磨擦痕。此二戈刃部已磨出,但均未開口,表明不是實用器,應為禮儀性兵器。兩件戈都出土于M2g,同墓出有許多重器,表明墓主人身份相當顯貴。以前我國最早的戈發現于二里頭遺址,凌家灘玉戈比二里頭早1000多年。玉管 1件長方扁圓形,玉質為玉髓,半透明乳白色。從管的正中對鑽一孔,管的正面及兩側拋光,溫潤晶瑩。玉管僅厚0·7厘米,從兩端對鑽,不偏不斜,精确度極高,表現出鑽孔技術相當高超。1件橢圓形,玉質洁白透明。長5·7厘米,長徑1·7厘米,短徑1·4厘米。對鑽圓孔,孔徑0·4厘米,孔眼中間最細,孔眼從上到下清晰可見。玉管的琢磨工藝表現了凌家灘發達的鑽孔技術。

玉喇叭墜飾 喇叭高1·3厘米,口徑1·7厘米,底徑0·9厘米。喇叭壁規整圓滑,壁厚0·09厘米,底厚0·1厘米。玉喇叭墜?O凌家灘玉匠的佳作,一塊小小的透閃石,變成小巧玲瓏的玉喇叭形飾,琢磨得如此精細可愛,巧奪天工。

玉鐲 玉鐲出土較多,斷面呈三角形。形式分為几种類型,一种是將圓筒橫截而成的鐲,一种是分成兩半綴合而成的鐲,一种較寬者為箍形器,還有一种筒形器。鐲、箍形器和筒形器都光素無紋。兩半合綴的鐲,在兩半的接合處各對鑽兩孔,孔与孔之間用凹槽相通,可用繩穿孔按入凹槽拴緊而成完整的鐲,這樣看不見繩的痕跡,表現了審美意趣。

玉璜 數量大,种類繁多,玉質多樣,有透閃石、陽起石、百英、瑪瑙、玉髓等。璜的個體較大,制作精致。有半璧形、橋形、弧形等。有的制成兩截,綴合而成,綴合部有孔和暗槽相連。有的璜兩端各琢磨龍、鳳、虎等圓雕形態,有的在外弧邊上琢磨多种齒牙,有的璜頂部刻成牙狀或傘狀等,有的在璜的兩端的端頂對鑽2個彎孔,一個彎到璜的圓弧內側,一個彎到璜的面上,在正面不見孔眼,顯示了凌家灘人對審美的追求。璜大多數為素面。兩半綴合的璜像龍鳳璜和虎璜,我們認為可能是信物。其中1件玉虎璜(87M15:109),單出于87M15,另一半末發現,可能是中國最早的虎符。玉璜一般都隨葬在大墓里,五、六個璜上下排列置于胸前,像這么多數量的璜葬于一墓,還是比較少見的,反映凌家灘社會組織結构中對用璜是比較重視的,表現出璜在禮儀制度中的地位。玉璜形式多樣,計有二十多种,集新石器時期玉璜之大成。

玉勺 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1件玉制勺,制作精美。勺池琢磨得細膩雅致,勺柄彎曲細長,十分优美。玉勺的發現表明當時已有飲湯的餐具。這么高級的餐具可能『在重大祭祀活動使用,或由地位特殊的人物使用。玉璧 個體形體較小,大體者不見。玉質有陽起石、透閃石、瑪瑙和玉髓。玉璧大多制作較精致,圓度精确,厚薄均勻,拋光精度高。璧孔兩面對鑽,孔壁上留有對鑽的痕跡。有的玉璧周邊也有對鑽的痕跡,表明是由從較大的玉料對鑽下來的玉芯再加工制成。部分玉璧制作不甚規整,厚薄不均,璧面上留有砣磨擦或切割的痕跡。玉璧全部光素無紋。凌家灘玉璧個體小,反映玉璧的早期特征。玉璧主要反映原始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玉環 是凌家灘玉器數量最多的玉器,以透閃石、陽起石、葉蛇紋石為主,截面有圓形、三角形、扁方形和扁形。玉環以素面為主,環上鑽三孔,呈等腰三角形布局的較多。有的玉環琢磨得較薄,表面拋光度極高,溫潤照人。在玉環上面鑽孔,可能用于懸挂或固定,如挂在胸前 其功能很值得探討。有1件玉齒環,直徑10厘米,斷面呈三角形,周邊外緣很薄,琢磨出87個齒孔 (包括兩個半圓孔),環內壁上有兩面對鑽的痕跡。制作精致規整。齒環不應是裝飾品,一是很薄,二是帶齒挂在胸前很不方便,可能是固定于某种器物上的部件。在M8中隨葬玉環兩堆,每堆有8個疊壓在一起,在玉人臂上雕刻玉環也有的是8個。有的玉環可分兩半,斷面切割平滑,斷口兩邊各對鑽一圓孔,兩孔處有暗槽相連,用繩拴著成整環。

玉塊 數量不多,玉質有玉髓和透閃石。有1件石英玉塊,在使用時斷過,在斷口處兩邊各對鑽1個孔,孔与孔之間有暗槽相通,可用繩綴合成完整的器物。這反映出當時不是把用坏的東西丟棄,而是修補起來再用,說明對這些質地稀有的玉器十分珍愛。鑽孔綴合,是凌家灘玉器的顯著特點之一。關于玉塊的使用方法,從玉人耳朵上留有的耳孔推測,應是從玉塊的缺口處穿上耳孔,戴上玉塊。墓中出有1件水晶菌形球,上部為半球形,中間細圓柱,柱底為扁圓形座,應為耳擋。用扁圓形擋從耳孔穿過,前面是半圓球面挂在耳孔內是細圓柱,后面是扁圓形擋。

玉冠形飾 透雕。器物中部透雕 “人”字直角三角形,”人”字兩邊向上卷成流暢的圓圈。底部為長方牙形,兩端略收腰成弧形,長方形底部上刻三道凹槽,靠近兩端各對鈷一圓孔。整體造型优美新穎,線條流暢。冠形飾出土于墓坑的南端,人頭的頂部位置。

串飾 形式多樣,主要以管、珠、墜為主。管的玉質有透閃石、陽起石、玉髓。玉管的形制以扁圓柬腰形為主,也有長圓形的。以玉髓制作的玉管每件都琢磨L道凸凹弦紋;透閃石的玉管以素面為主。墜飾制作十分精巧,有菱形、雞心形、多邊形。通體琢磨潤亮,小巧玲瓏。動物形玉器 除玉龍、玉鷹、玉龜外,還有玉鳳、玉鳥、玉蟬、玉兔、玉豬、玉虎等。這些動物形玉器基本出土在大墓里。各种動物形象,制作逼真又不乏藝術夸張。所表現的并不光是動物本身的特征,且通過動物形體表現出某种原始宗教信仰,具有某种特殊的含意。

隨葬的石器,磨制精致,通體光洁,造型优美,石質堅硬,花紋鮮艷。器形有斧、鉞、錛、鑿 (圭)、石鑽、礪石、環等。石器中以石鉞、石錛、石鈷最具特色。石器的拋光技術達到極高的水平,有的石器表面磨制得光亮照人,令人愛不釋手。

資料來源:http://www.ch.ah163.net/ljtzt/zjgyq.htm(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凌家灘玉器(一):概況 (3/21/2002)    
  • 5300年前的人類:玉器上打孔的鑽頭僅有0.07毫米 (3/19/2002)
  • 相關新聞
    5300年前的人類:玉器上打孔的鑽頭僅有0.07毫米
    神奇的凌家灘玉器(一):概況
    馬斯克稱將抵制蘋果系統與OpenAI整合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年輕恆星周圍有大量碳分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