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凌家滩玉器(二):玉器详述

人气 4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22日讯】凌家滩墓葬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品种丰富,琢磨精致;玉质温润,洁白透明;造型独特,生动传柙,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一次重大的发现。

出土的玉器经测定质地有透闪石、阳起石、叶蛇纹石、利蛇纹石、水晶、玛瑙、玉髓、石英、绿松石等。玉器有玉人、玉龙、玉璜、玉璧、玉环、玛瑙斧、玉块、玉镯、玉钺、宝塔形玉饰、玉管、玉珠、玉扣形饰、玉喇叭形饰、月牙形饰、玉菌形饰、玉兔、玉冠形饰、玉龟、玉刻图长方形片、玉鹰、玉龙风璜、玉齿环、丫形器、双连环、玉猪、玉坠饰等等。

凌家滩出土的玉礼器,不但精美而且品位极高,出土的玉龙、玉鹰、长方形玉片、玉龟、玉人、大型玉钺、玉戈、玛瑙斧等,突出反映了原始宗教在凌家滩社会组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玉龙 扁圆形,苜尾相连。吻部突出,头上雕出两角,脑门上阴刻的线条呈现皱纹,龙须、嘴、鼻、眼都雕刻得清清楚楚。脊背上阴刻的弧线表现龙为圆体,龙体上阴刻17道线条代表鳞片。龙的形象,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屡有发现。北苜岭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蒜头瓶上画有似龙的长身鱼纹。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蚌塑龙和虎,蚌塑龙、虎分居墓主人东、西两侧。在龙、虎蚌塑以北,还见到人乘于龙背与奔跑的虎翔于星空的蚌塑,这表明龙具有负人升天的作用。在以后的红山文化、庙底沟文化晚期、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陶寺文化遗存中,都能见到不同形象的龙,其中凌家滩玉龙与古人想象的龙的形象最相似。这些龙形态各异,所属考古学文化谱系有别,说明它们各自有着独立的起源与演化过程。表明中国龙的形象与龙的观念的起源源远流长。而龙的起源、形成过程,也反映了中国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发展、演进过程。

玉鹰 呈展翅飞翔状。鹰首侧视,眼睛以对钻孔眼表现。胸腹部饰以八角星为主体的纹饰。双翼展翅呈猪苜形。器物上有6个穿孔,器形以圆雕和阴线刻表现,显示对称、和谐、神秘的审美意识,在五千年前极为可贵。整体上突出表现鹰首和两翼的造型,重点突出了腹部八角星纹。八角星纹饰,星内画一圆,象征太阳,代表太阳光芒四射。为什么在一件器物上表现鹰、猪、太阳三位一体,特别是鸟兽相结合,很值得我们重视。

玉人 长方脸。头戴圆冠,冠饰方格纹,冠上中间有长三角形尖顶,顶上饰三小圆孔。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两大耳,耳下部各钻一耳孔。大嘴,上唇饰有八字胡。两臂弯曲,五指张开放在胸前。臂上佩有玉环。腰间饰斜条纹的腰带。臀部宽大,腿显短。玉人的脸形和五官表现出蒙古人种的特征,头上圆冠表明当时人们已有帽子。有的玉人腿部只表现膝盖以下部分,显示坐姿,有的显示站姿。有3件玉人臂上佩环,编号15的玉人臂上6个环,编号16的玉人是7个环,编号14的玉人是8个环。从面部表情看,15号玉人显年轻,帽顶上的矮三角形尖上没有圆尖饰;16号玉人唇上明显雕有八字胡。14号玉人腰带有5条斜纹,16号重人腰带有6条斜纹,15号玉人有3条斜纹。这些装饰和脸部的表情向我们提供了年龄和身份的信息。凌家滩遗址共出6件玉人,从其形态可看出男女有别,可能代表六种不同的神。

玉刻图长方形片和玉龟 是凌家滩出土玉器中最珍贵的文物之一。玉片正面为长方形,反面略内凹。两短边各对钻5个圆孔,一长边对钴9个圆孔,另一长边在两端各对钻两个圆孔。玉片中部偏左雕刻有一小圆圈,圈内雕刻方心八角星纹;圈外雕一大椭圆形,两圆以直线平分八等份,每等份雕刻一圭形纹饰;在大圆外沿圈边对着长方形玉片的四角各雕刻一圭形纹饰。玉片上雕刻的纹饰,反映了5000年前凌家滩人的原始哲学思想。我们认为,圆中心的八角星纹应代表太阳,圭形纹饰表示东、西、南、北的四方和八方,应与季节有关产玉龟为圆雕,分背甲和腹甲两部分。龟中空,背甲的龟纹琢磨得十分逼真,背甲和腹甲两部分由孔和暗槽相连。这件玉龟与长方形玉片叠压在一起同时出土,反映两者有紧密联系,应为占“工具。玉片所显示的意义,说它有度数,有方隅的形象,应毫无问题;图中以八数为天地的维纲,自然可见。这无疑是一件崭新而能引人人胜的思想瑰宝。特别令人关注的是,玉片夹放于龟甲里面,和文献所说 “元龟衔符”(《黄帝出军诀》)、”元龟负书叩” (《尚书中侯》)、”大龟负配” (《龙龟河图》)若出一辙,真是匪夷所思。

玉钺 钺、斧、铲三种工具,不易区分。钺主要以长扁弧刃为特点,两面均衡磨制。钺在凌家滩出土的数量较多。其厚度很薄,基本为扁长形,制作工整。大多数的钺刃口从两侧延至顶部,呈三面刃,刃口锋利。钺的孔眼都是两面对钻,有的钺面上有砣旋磨的痕迹,部分钺从孔眼至顶部有捆拴的磨擦痕。凌家滩出土的玉斧数量较少,形制比较厚重,形体成扁椭圆形,重量和大小都适宜人们在劳动中使用。我们认为这类玉斧可能兼有实用器和礼仪器的功用。刃部一面磨制得较突出者为铲,凌家滩出土铲的数量最少。

凌家滩出有1件玛瑙斧和1件玛瑙钺。以玛瑙为兵器,尚属首次发现。斧、钺均三面刃,刃口磨制得十分规整和锋利。靠近项部有一对钻圆孔,圆孔至顶部有捆绑的磨擦痕。表面抛光精度高,温润照人。通体半透明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工匠们巧妙地利用玛瑙的边料纹理,展示玛瑙的优美质地。其中1件,绛红色的玛瑙与灰白的边料相映衬,体现出玛瑙的华美和尊贵。1件乳白色钺内含铁质,在半透明的钺里透出珊瑚状黑斑纹,令人爱不释手。玛瑙斧和钺的体量较大,在凌家滩应是极高规格的重器。玉戈 在凌家滩出土2件,型式基本相同。灰黄色泛红斑纹,表面有蜡光泽。纳仅长3厘米,上面有捆绑磨擦痕。此二戈刃部已磨出,但均未开口,表明不是实用器,应为礼仪性兵器。两件戈都出土于M2g,同墓出有许多重器,表明墓主人身份相当显贵。以前我国最早的戈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凌家滩玉戈比二里头早1000多年。玉管 1件长方扁圆形,玉质为玉髓,半透明乳白色。从管的正中对钻一孔,管的正面及两侧抛光,温润晶莹。玉管仅厚0·7厘米,从两端对钻,不偏不斜,精确度极高,表现出钻孔技术相当高超。1件椭圆形,玉质洁白透明。长5·7厘米,长径1·7厘米,短径1·4厘米。对钻圆孔,孔径0·4厘米,孔眼中间最细,孔眼从上到下清晰可见。玉管的琢磨工艺表现了凌家滩发达的钻孔技术。

玉喇叭坠饰 喇叭高1·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0·9厘米。喇叭壁规整圆滑,壁厚0·09厘米,底厚0·1厘米。玉喇叭坠?O凌家滩玉匠的佳作,一块小小的透闪石,变成小巧玲珑的玉喇叭形饰,琢磨得如此精细可爱,巧夺天工。

玉镯 玉镯出土较多,断面呈三角形。形式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将圆筒横截而成的镯,一种是分成两半缀合而成的镯,一种较宽者为箍形器,还有一种筒形器。镯、箍形器和筒形器都光素无纹。两半合缀的镯,在两半的接合处各对钻两孔,孔与孔之间用凹槽相通,可用绳穿孔按入凹槽拴紧而成完整的镯,这样看不见绳的痕迹,表现了审美意趣。

玉璜 数量大,种类繁多,玉质多样,有透闪石、阳起石、百英、玛瑙、玉髓等。璜的个体较大,制作精致。有半璧形、桥形、弧形等。有的制成两截,缀合而成,缀合部有孔和暗槽相连。有的璜两端各琢磨龙、凤、虎等圆雕形态,有的在外弧边上琢磨多种齿牙,有的璜顶部刻成牙状或伞状等,有的在璜的两端的端顶对钻2个弯孔,一个弯到璜的圆弧内侧,一个弯到璜的面上,在正面不见孔眼,显示了凌家滩人对审美的追求。璜大多数为素面。两半缀合的璜像龙凤璜和虎璜,我们认为可能是信物。其中1件玉虎璜(87M15:109),单出于87M15,另一半末发现,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虎符。玉璜一般都随葬在大墓里,五、六个璜上下排列置于胸前,像这么多数量的璜葬于一墓,还是比较少见的,反映凌家滩社会组织结构中对用璜是比较重视的,表现出璜在礼仪制度中的地位。玉璜形式多样,计有二十多种,集新石器时期玉璜之大成。

玉勺 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1件玉制勺,制作精美。勺池琢磨得细腻雅致,勺柄弯曲细长,十分优美。玉勺的发现表明当时已有饮汤的餐具。这么高级的餐具可能‘在重大祭祀活动使用,或由地位特殊的人物使用。玉璧 个体形体较小,大体者不见。玉质有阳起石、透闪石、玛瑙和玉髓。玉璧大多制作较精致,圆度精确,厚薄均匀,抛光精度高。璧孔两面对钻,孔壁上留有对钻的痕迹。有的玉璧周边也有对钻的痕迹,表明是由从较大的玉料对钻下来的玉芯再加工制成。部分玉璧制作不甚规整,厚薄不均,璧面上留有砣磨擦或切割的痕迹。玉璧全部光素无纹。凌家滩玉璧个体小,反映玉璧的早期特征。玉璧主要反映原始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玉环 是凌家滩玉器数量最多的玉器,以透闪石、阳起石、叶蛇纹石为主,截面有圆形、三角形、扁方形和扁形。玉环以素面为主,环上钻三孔,呈等腰三角形布局的较多。有的玉环琢磨得较薄,表面抛光度极高,温润照人。在玉环上面钻孔,可能用于悬挂或固定,如挂在胸前 其功能很值得探讨。有1件玉齿环,直径10厘米,断面呈三角形,周边外缘很薄,琢磨出87个齿孔 (包括两个半圆孔),环内壁上有两面对钻的痕迹。制作精致规整。齿环不应是装饰品,一是很薄,二是带齿挂在胸前很不方便,可能是固定于某种器物上的部件。在M8中随葬玉环两堆,每堆有8个叠压在一起,在玉人臂上雕刻玉环也有的是8个。有的玉环可分两半,断面切割平滑,断口两边各对钻一圆孔,两孔处有暗槽相连,用绳拴着成整环。

玉块 数量不多,玉质有玉髓和透闪石。有1件石英玉块,在使用时断过,在断口处两边各对钻1个孔,孔与孔之间有暗槽相通,可用绳缀合成完整的器物。这反映出当时不是把用坏的东西丢弃,而是修补起来再用,说明对这些质地稀有的玉器十分珍爱。钻孔缀合,是凌家滩玉器的显着特点之一。关于玉块的使用方法,从玉人耳朵上留有的耳孔推测,应是从玉块的缺口处穿上耳孔,戴上玉块。墓中出有1件水晶菌形球,上部为半球形,中间细圆柱,柱底为扁圆形座,应为耳挡。用扁圆形挡从耳孔穿过,前面是半圆球面挂在耳孔内是细圆柱,后面是扁圆形挡。

玉冠形饰 透雕。器物中部透雕 “人”字直角三角形,”人”字两边向上卷成流畅的圆圈。底部为长方牙形,两端略收腰成弧形,长方形底部上刻三道凹槽,靠近两端各对钴一圆孔。整体造型优美新颖,线条流畅。冠形饰出土于墓坑的南端,人头的顶部位置。

串饰 形式多样,主要以管、珠、坠为主。管的玉质有透闪石、阳起石、玉髓。玉管的形制以扁圆柬腰形为主,也有长圆形的。以玉髓制作的玉管每件都琢磨L道凸凹弦纹;透闪石的玉管以素面为主。坠饰制作十分精巧,有菱形、鸡心形、多边形。通体琢磨润亮,小巧玲珑。动物形玉器 除玉龙、玉鹰、玉龟外,还有玉凤、玉鸟、玉蝉、玉兔、玉猪、玉虎等。这些动物形玉器基本出土在大墓里。各种动物形象,制作逼真又不乏艺术夸张。所表现的并不光是动物本身的特征,且通过动物形体表现出某种原始宗教信仰,具有某种特殊的含意。

随葬的石器,磨制精致,通体光洁,造型优美,石质坚硬,花纹鲜艳。器形有斧、钺、锛、凿 (圭)、石钻、砺石、环等。石器中以石钺、石锛、石钴最具特色。石器的抛光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平,有的石器表面磨制得光亮照人,令人爱不释手。

资料来源:http://www.ch.ah163.net/ljtzt/zjgyq.ht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凌家滩玉器(一):概况 (3/21/2002)    
  • 5300年前的人类:玉器上打孔的钻头仅有0.07毫米 (3/19/2002)
  • 相关新闻
    5300年前的人类:玉器上打孔的钻头仅有0.07毫米
    神奇的凌家滩玉器(一):概况
    NASA砸巨资 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太空站
    研究:新型油漆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自我清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