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成: 大陸的草原變沙漠大地在哭泣 

人氣 8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28日訊】沙漠瘋狂擴張,若不制止,新疆與中國內地聯繫將被內蒙西部大沙漠切斷﹔內蒙東部大沙漠可能埋沒北京城,使之成為第二個樓蘭古城。塔里木河及羅布泊的生態變化,正向中國人敲響警鐘。

前不久,我和幾個朋友驅車從北京出發,去內蒙古的錫林郭勒盟。錫林郭勒,在蒙古語裡是高原河川之意。二十五年前,我曾隨哥哥到他插隊的錫盟阿巴嘎旗生活,那時綠色的草原、茂盛的樹林、清澈的海子(湖,方言)以及遍地的黃花,還有熱鬧的那達慕大會,都令我心曠神怡﹔如今我仍抱著美好的期待。

從北京至錫林浩特市,已鋪設筆直平坦的柏油路,我們駕車六、七小時就進入了錫盟境內。這時,天色已亮,我睜大眼睛注視著窗外,希望能找回一點美麗的記憶,但我的期待落空了,道路兩旁除了茫茫無際的沙丘外,甚麼也沒有。昔日的綠洲今何在﹖

■駱駝慘遭屠宰

接下來的事更讓我痛心疾首。我到內蒙目的之一是拍有關駱駝的照片。駱駝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成為絲綢路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極耐饑渴,可二十多天不喝水在沙漠中行走,享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我愛駱駝,不僅因它吃苦耐勞,還因它從不在主人面前搖尾乞憐,而總是昂著高貴的頭。

半路上,迎面走來十多隻駱駝。我急忙停車拍攝它們,並經主人同意,騎上一隻駱駝跑了一陣。興奮和喜悅之餘,我問駱駝主人要將它們趕往何處。「趕到屠宰場去﹗」對方的回答令我目瞪口呆。為甚麼要殺死它們﹖「因為今年冬天它們沒有草吃,反正也要餓死……」茫茫內蒙大草原,難道就養不活幾隻駱駝﹖

其實近年來在內蒙古,沙漠侵吞草場導致牲畜餓死的現象相當普遍。專家的考察報告指出﹕目前沙化面積已佔內蒙古總面積三成,並且將以每年一千二百萬畝的速度擴展。

■過度開墾導致沙化

沙漠化日趨嚴重,除客觀因素如地球氣候轉暖、溫度升高、降雨量下降之外,最主要是土地過度開墾。一九四七年內蒙耕地面積為四千萬畝,現已擴大到一億一千萬畝。內蒙草原許多地方不宜種莊稼,地面只覆蓋薄薄土層,下面是沙土碎石,翻耕土地時會將下面的沙土翻上來。內蒙是多風地區,特別在冬季,猛烈的西北風把沙土吹得滿天飛,草原就這樣沙漠化了。導致沙化的另一個原因是過度放牧。今天內蒙古草高一尺的草原已鮮見,很多地方草只有寸把長,還有的草地只剩下草根。

專家發出嚴重警告﹕再不制止沙漠化的瘋狂擴張,用不了多長時間,內蒙西部的阿拉善盟大沙漠將遮擋玉門關,切斷新疆與內地的陸路聯繫,成為「孤島」﹔內蒙東部的大沙漠則可能埋沒北京城,使之成為第二個樓蘭古城。

樓蘭古城位於羅布泊的西部,曾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中國內地的絲綢、茶葉和西域的馬匹、珠寶等,最早都是在樓蘭交易。駱駝商隊經過這塊綠洲時,也要暫作歇息。公元前一百二十六年,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歸來,在給漢武帝的報告中說﹕「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張騫的報告雖提到樓蘭城挨著鹽澤(即羅布泊),但它究竟在甚麼地方,千百年來人們無法確定,成為歷史上難解之謎。二十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和維吾爾族嚮導阿爾迪克發現「樓蘭」,這才向世人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樓蘭古城現存遺跡主要有十米高的佛塔、被認為是當年衙門府的「三間房」,以及由紅柳、蘆葦搭建的「民居」。

我第一次去樓蘭古城是前年十月,隨中日聯合攝影隊乘直升機拍攝,當時沒有降落,只在佛塔上空轉幾圈就返回馬蘭軍用機場。從空中俯瞰樓蘭古城及羅布泊,能清晰辨認出那些乾涸的河床及河道,蜿蜒曲折,寬窄不一,像大地的神經被剖露在光天化日下,蒼涼而悲壯。

再度造訪樓蘭古城,是去年十一月中旬,這次是與北京電視台的朋友一起乘越野車,從新疆庫爾勒進入羅布泊。在抵樓蘭古城最後十八公里處,我們的汽車陷在溝壑裡不能動彈,同車的人都原地等「沙漠王」(德國產奔馳沙漠卡車)前來救援,我則決定自己步行前往。

■羅布泊的最後一滴水

孤身走在茫茫無際的羅布荒原上,枯裂的胡楊樹隨處可見,腳下還時常踩到白色的小海螺殼。無疑這裡曾是長滿胡楊林的綠洲,也有過「廣袤三百里」的浩瀚湖泊。令人痛心的是,一九七二年,羅布泊的最後一滴水消失了。沒有水,就意味生物消亡,羅布泊老虎已完全絕跡,各種水禽也飛往別的綠洲,馬鹿和黃羊幾乎消失了蹤影,野駱駝則從孔雀河中游到了羅布泊盆地北部及阿奇克谷地一帶,靠吃駱駝刺、喝苦鹹水維生。我這次去羅布泊最大的願望是想看到野駱駝,但這一願望落了空。

沙漠的擴大化也是新疆面臨的嚴峻問題。據新疆「山川秀美科技行動戰略研究所」的調查顯示,新疆在最近百年間形成的現代沙漠化土地,達到九千多平方公里,而且繼續以每年約四百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據統計,全新疆八十七個縣市中,沙漠化土地已遍及八十個縣市。發端於新疆的沙塵暴,將會席捲更大範圍地區,影響到新疆以東的中國內地,甚至東亞、北太平洋地區,對生態安全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

新疆沙漠化最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開墾和水資源過度利用。近五十年來,尤其是塔里木河流域,被大規模墾荒,耕地面積由一九四九年的三十五萬一千二百平方公里擴大到一九九四年的七十七萬六千六百平方公里。塔里木河幹支流上修起了大中小型水庫共七十座,上、中游大量引水消耗,到下游的水又被灌區所用,最終導致了大西海子水庫以下全部斷流。

事實已經證明,人類如果違背大自然的規律,勢必要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及羅布泊的生態變化,已再次向人類敲響了警鐘。

摘自第13期亞洲周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紀元特稿】李蘭﹕沙塵暴的真相 (3/23/2002)    
  • 沙塵源頭的牲畜 (3/20/2002)    
  • 狂沙直逼京城 (3/20/2002)    
  • 絲綢之路与沙埋城市:災難突然降臨尼雅 (3/20/2002)    
  • 沙塵暴再襲北京 專家指中國約1/3國土已成沙漠 (3/18/2002)    
  • 北京主辦奧運前解決沙塵暴問題時間無多 (3/18/2002)    
  • 傳說﹕沙漠中甘甜的泉水 (3/18/2002)    
  • 造型各异 維妙維肖 大漠絕域發現怪石奇觀 (3/12/2002)    
  • 石刻藝術揭示了埃及的史前文明 (3/12/2002)    
  • 二○○二高雄國際書展揭幕 陳總統應邀剪綵 (3/2/2002)    
  • 專家确定中國北方強度最大的兩個沙塵暴策源地 (2/27/2002)    
  • 沙漠离北京到底有多遠? (2/27/2002)    
  • 張惠妹”不顧一切”在酷熱的沙漠中奔跑 (2/25/2002)    
  • 美專家敦促各國盡力遏阻全球牧地沙漠化 (2/23/2002)    
  • 非洲欲消滅舌蠅以控瞌睡病 (2/18/2002)    
  • 塞萊斯當上阿拉伯公主 白馬相伴沙漠行 (2/13/2002)    
  • 新疆出現异常天气 大雪覆蓋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1/26/2002)    
  • 兩個台灣女生 922天單車環遊世界 (1/21/2002)    
  • 北京缺水、沙塵暴 投資環境致命傷 (1/18/2002)
  • 相關新聞
    北京缺水、沙塵暴 投資環境致命傷
    新疆出現异常天气 大雪覆蓋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塞萊斯當上阿拉伯公主 白馬相伴沙漠行
    非洲欲消滅舌蠅以控瞌睡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