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轉固網捱貴電話費

人氣 1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25日訊】審計署長陳彥達於昨日公布的審計報告中,炮轟超過10個政府部門,指它們管理不善,導致14億元公帑未能善用或浪費。審計署更直指政府雖倡議開放電訊固網市場,但本身作為大客戶,仍光顧舊的電訊公司﹔報告又就安老服務提出一籃子建議,包括在津助院舍引入經濟審查制度,及????社署擴大安老院舍服務的競投制度,有關建議共可省回12億公帑。

據明報4月25日報導﹐審計署批評電訊管理局沒有定期監察電訊市場的競爭進展,令固網電訊市場引入競爭6年,新電訊商仍只爭到1成市場佔有率(見圖)。審計署更批評每月支出逾千萬元電話費的港府,不肯選擇新的固網商作牽頭,只有7%電話開支是用新的承辦商。而有政府部門轉用固網商後,電訊網絡(包括電話)費用即省了27%。

審計署分別就「開放本地固網市場」及「政府使用電訊服務管理」,作衡工量值報告。發現雖然政府早於1995年向3家新營辦商,發出本地有線固網牌照,但其市場佔有率只有1成。

報告指出,政府部門未有在開放固網市場起牽頭作用。政府部門的電訊服務開支,由1994年度的1億元,倍增至2000年度的2.08億元。雖然現有29幢政府大樓的固網電訊服務中,8成大樓也可選擇1個或以上固網商,但現今只有2幢大樓採用新承辦商的固網服務,分別為長沙灣政府合署及沙田政府合署。審計署曾抽查3幢政府大廈,發現曾有部門嘗試格價,但最後以不同理由,仍用舊營辦商。

此外,審計署分析去年5個月內政府固網服務的8,400萬開支中,發現只有7%付予3家新營辦商﹔審計署指這顯示引入競爭後6年,政府在新營辦商的服務使用率仍然偏低。

審計署建議,負責審批轄下部門使用電訊服務事宜的部門首長,應定期檢討營辦商提供服務的成本放益。例如,工務局去年轉用新固網商後,比舊有合約節省約27%費用,即136萬元的2年數據線路租用費。

另外,審計署指81%的政府部門訂購流動電話服務時,均沒有選擇服務費最低的承辦商。另外,政府在去年5個月內共支付了約100萬元國際直撥電話服務,而該署抽查的3個部門(入境處、稅務局、新聞處),均未考慮使用其他收費較便宜的供商應。

審計署建議,政府部門應評估使用新固網服務的技術可行性及成本效益,電訊管理局亦應提供資料,有關部門也接受上述建議。

在本港固網市場方面,審計署稱,雖然電訊管理局早於1998年,與各固網商達成協議,令最少50%的住宅電話機樓,可供新營辦商接入﹔但至去年9月,新固網商的市場佔有率只有1成。審計署批評電訊局未有如外國先進國家,如加拿大及英國監察局,定期檢討開放市場後的有效競爭情況。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中國電信敲定2月12日分拆為二
民營固網 年終獎金兩個月
香港固網電話線數量下跌可能與手機普及有關
過年打國際電話比打國內長途還便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