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后代表英國傳統价值

人氣 1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唐青報道/英國時間3月30日下午,英國王太后在溫莎寓所在睡夢中安然去世,享年101歲。英國王太后一生多采多姿,享盡榮華富貴,但不論是以王后之身和英國全民共同度過戰爭的黑暗時期、或是退出政治舞台中心成為王太后,她始終是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代表英國傳統价值﹐象征正直和勇气﹐始終受到英國人民敬重。圖為王太后1937年時的官方照片(法新社)。

*“正直和勇气”的象征

王太后逝世﹐英國舉國上下表示了哀悼。布萊爾首相稱王太后是英國“正直和勇气”的象征。

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凱里說:“這位慈祥夫人的去世使我們大家都受到損失。我們大多數人都記得,她的尊嚴、盡職精神和魅力都是我們國家生活的一個珍貴部分。”

王太后多年的密友福斯利勛爵稱,王太后鼓舞了英國。他說:“她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傳統价值觀,即勇敢、堅定、獻身精神、強烈的責任感和對親友的摯愛。”

他表示:“我們失去了這個國家最為珍愛的公眾人物。她不只是一個歷史人物,她就是歷史。在1940年,她幫助把我們最為黑暗的時刻變成了最為杰出的時刻。”

*与民共生死

英王太后伊莉莎白于1900年出生于蘇格蘭,1923年与當時的英王次子約克公爵相遇,繼而墜入情网結婚,年輕的王妃舉止优雅大方,為當時王室帶來清新的气象,并陸續生下兩個女儿,即現在的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剛去世的瑪格麗特公主。

1936年當時的英王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為了迎娶曾离婚的美國女子辛普森,在壓力下宣布退位,選擇成為浪漫愛情故事的知名主角溫莎公爵。愛德華的弟弟約克公爵,在內外情勢交迫的气氛下,接下王位成為喬治六世,伊莉莎白成為王后,過了不久就面臨納粹可能入侵的威脅。

因為戰況日熾,情報單位又接獲納粹傘兵可能劫持或殺死王室成員的訊息,當時許多人建議王室他遷以躲避德軍的空襲,不過王后說了一段令英國人相當感動的話:「我的孩子不能沒有我,我不能沒有國王,而國王也不會离開這里,國難當頭,王室應与人民共患難。」在德軍轟炸倫敦的日子里,白金漢宮曾經九次被轟炸机直接命中,喬治六世伉儷一直守在白金漢宮,和首相邱吉爾成為對抗納粹的共同象征,希特勒視她為歐洲最可怕的女人。也因此英國人民對王后倍加敬重。

*重傳統家庭觀念

1952年2月,喬治六世不幸因癌症猝逝,由長女伊麗莎白公主繼位。原為政治焦點人物的王后驟然退居第二線,成為王太后,當時她才51歲。但她仍繼續善盡皇家的職責,包括對于三百多個公益机构的贊助与代言。

生性隨和、家庭觀念一直很重的她,和女儿伊麗莎白女王一直保持著親近和諧的關系,她對于皇家各個成員而言,一直是一股凝聚与安定的力量。她對于長孫查爾斯王子尤其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王太后雖然心中對于查爾斯王子有一分特殊的偏愛,但是并不因此而放棄自己所堅持的理念与道德規范;例如,她始終反對查爾斯迎娶女友卡蜜拉,因為她擔心那樣會破坏她費盡苦心所建立的皇家形象。

時代變遷,英國王室年輕一輩感情世界出軌多變,更凸顯王太后所代表的家庭价值和責任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太后預感死期 臨終禮贈親人 (4/2/2002)    
  • 享年101歲 英王太后辭世 典範留民間 (4/2/2002)    
  • 二戰期間 英國王太后沈著冷靜守倫敦 (4/2/2002)    
  • 伊莉莎白 一代名媛 (4/1/2002)    
  • 加拿大全國哀悼英王太后 (4/1/2002)    
  • 英國王太后一生受民眾敬愛 (4/1/2002)    
  • BBC報導英王太后去世消息被批不恭敬 (4/1/2002)    
  • 英王太后 正直與勇氣的表率 (4/1/2002)    
  • 英王太后靈柩被護送到皇家教堂 葬禮4月9日舉行 (4/1/2002)    
  • 英國王太后逝世全球元首紛紛致哀 (3/31/2002)    
  • 英國多方悼念王太后去世 (3/31/2002)    
  • 詳訊﹕英國王太后逝世享年101歲 (3/31/2002)    
  • 快訊﹕英國王太后睡夢中安然逝世 (3/31/2002)    
  • 英太后跌傷堅持為女奔喪 (2/15/2002)
  • 相關新聞
    英太后跌傷堅持為女奔喪
    快訊﹕英國王太后睡夢中安然逝世
    詳訊﹕英國王太后逝世享年101歲
    英國多方悼念王太后去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