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WTO臺灣本土農業望春風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4月6日訊】從今年起加入世貿組織後,臺北市果菜批發市場一位盤商就指出,外國蔬果循大賣場、連鎖超市等管道進入臺灣,挾分級包裝、品相多樣的優勢,對於國內蔬果的產銷已開始形成威脅。

中央日報報導﹐這位盤商認為,國產的蔬菜、水果,由於品質不穩、分級不確實、包裝又不重視,較不易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必須加以改進,否則前途堪慮。

他建議,中南部原本種植蔬菜、水果的農田,農政單位不妨與農民仔細評估,究竟那種蔬果有競爭力,足以與外國蔬果一較長短,決定可種植的蔬果後,就應在產銷、包裝、品質上全力協助農民。至於閒置的農田,這位盤商說,可以轉型為觀光蔬果園,也可以另做其他用途,總之,因應措施要快,時間是不會停頓的,消費者也不會等人的。

臺北市建設局市場處官員說,我國農產品加入世貿組織後,北市農產批發勢必會受到衝擊,目前雖看不出影響程度,畢竟現階段仍採漸進式開放,直到二00六年全面開放。

尚未加入世貿組織(WTO)前,「花卉」原本被視為加入世貿組織後,最有實力抵擋進口花卉衝擊,並拓展外銷的農作物,未料我國剛加入世貿組織,彰化縣的花農就因花卉滯銷叫苦連天,雖然政府有意在彰化縣設立國家花卉園區,在彰縣舉辦花卉博覽會,及計畫生產、輔導外銷等因應措施,不過,這些辦法有些太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田尾鄉公所、鄉農會計畫舉辦一連串的花卉促銷活動,鼓勵國人多買國產花卉。

才剛完成加入世貿組織入會手續不久,即傳出田尾鄉生產的花卉發生嚴重滯銷,至於滯銷原因,不外日本今年減少對我國菊花的進口數量,而劍蘭、康乃馨、唐昌蒲、金魚草、大飛雁、玫瑰、千鳥草、太陽花,甚至較高貴的香水百合等應景花卉,則因國內經濟不景氣,消費不振及生產面積過大等因素,市場呈現供過於求現象。

上(三)月,花農及地方首長曾經率隊到縣政府、立法院陳情,農委會雖然同意補助彰化縣於西元二00四年舉辦花卉博覽會,但是農民認為二00四年太遙遠,而且活動政治秀的意味太濃,活動只是為了縣長翁金珠要競選連任著想,花農要立即解決的是已經發生的花卉滯銷問題。

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體的雲林縣,在加入世貿組織後,外國農產品的進口對農民而言可說是雪上加霜,經濟的不景氣,失業人口回流農村,農產品價格低迷不振,面對農產品的進口,不少農民也開始思考如何轉型,以時下流行的精緻及高經濟作物,為傳統的農業生產打開一條生路。

縣府農業官員指出,近年來雖然雲林縣一直朝工商大縣發展轉型,但工商業發展在先天條件的受限及近年來的經濟不景氣影響,縣內的產業仍以農業生產為主體,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仍占多數,面對入會後的農產品進口,傳統農業所受到的衝擊及精緻化的轉型經營,勢所難免。

縣內農業生產大宗的稻米、蔬菜、蒜頭、文旦、柑橘、柳丁等作物,雖然農民對本地農產品的品質深具信心,但對農產品開放進口後的價格維持及市場銷路,仍深感憂心。菜農指出,雲林縣生產的蔬菜在國內消費市場占有重要的供應量,雖然菜價時好時壞,但只要從生產量及產銷管道加以有效的管制,菜農仍可維持一定的穩定收入。如果開放蔬菜進口,受影響最大的應屬根莖作物,至於葉菜類,以消費者對生鮮蔬菜的消費習慣,應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

農作面積廣闊、農產豐富的臺南縣,在臺灣加入世貿組織後對農民及農業產生的衝擊相當大,由於臺南縣的農特產大多數仍依賴產業文化活動推廣,在面對國外農產品的競爭下,無論價格及數量都是即將面對的挑戰,而產銷管道及附加價值的提升更刻不容緩。

臺南縣各鄉鎮市的農特產雖然相當豐富,並且在近幾年來各地產業文化活動的持續推動下,許多農特產已具相當的知名度,然而,臺灣加入世貿組織後,臺南縣的農特產即面臨產銷管道如何多元建立及強化的問題,以及農特產之附加價值及精緻化如何提升等課題。以出產芒果而聞名的玉井鄉而言,雖然芒果種類繁多,但近幾年來,玉井鄉農會及農民們仍必須面對供過於求的問題。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支持台灣參與WHO (4/6/2002)    
  • 台灣政府:「一國良制」優於「一國兩制」 (4/3/2002)    
  • 底特律臺灣商會舉辦創業投資講座–如何向創投公司籌資 (4/3/2002)    
  • 慶祝成立11週年 慈濟靜思堂舉行園遊會義賣 (3/26/2002)    
  • 臺灣海峽安全嗎﹖——兩岸的經濟與安全問題 (3/25/2002)    
  • 明光小學教育基金會–首次籌備會獲得推崇讚揚 (3/20/2002)    
  • 沙塵暴侵台五級制警戒通報 (3/19/2002)    
  • 中美安保合作首度邀臺灣參與研討 (3/18/2002)    
  • 台灣是否效仿瑞士公投加入聯合國﹖ (3/15/2002)    
  • 關於在美學生的住宿 (3/15/2002)    
  • 二手書 (3/15/2002)    
  • 【紀元特稿】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實行民主化——林牧與自由亞洲電臺記者談布希訪華 (3/14/2002)    
  • 圖片報導: 汽車工程師協會(SAE)2002年世界會議與展覽在底特律COBO展覽中心舉行 (3/13/2002)    
  • 臺灣國防部長湯曜明在中國大陸反對聲中啓程訪美 (3/12/2002)    
  • 外交部抗議反制國際標準組織矮化臺灣 (3/11/2002)    
  • 【紀元專欄】馬飛亞: 基辛格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3/6/2002)    
  • 臺灣外匯存底一二五○億 位居全球第三 (3/6/2002)    
  • 臺灣財政部:遺產稅不宜廢除 調降須有配套措施 (3/6/2002)    
  • 我有話要說 (3/5/2002)
  • 相關新聞
    我有話要說
    我有話要說 人氣 2
    臺灣財政部:遺產稅不宜廢除 調降須有配套措施
    臺灣外匯存底一二五○億 位居全球第三
    【紀元專欄】馬飛亞: 基辛格是什麽樣的一個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