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口老化 經建會研訂對策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日訊】經建會指出,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是歐美國家的兩倍,為提高生育率,應修改移民法,增列科技移民;同時可考慮對第三個及以上的幼兒,優先就讀公立幼稚園,家長可優先租購國宅並獲得較高的免稅額,企業界應落實育嬰假、陪產假及育嬰津貼,公私機構應設置托兒設施、提供托兒服務才能鼓勵整體社會的生育率。

據中時電子報6月2日報導,經建會副主委何美玥說,即使獎勵生育的效果可能有限,但政府可藉由政策宣示,要求國人注意老化問題。婦女團體則認為,不該由婦女一肩挑起生兒育女的責任,國家欠缺體貼婦女的生產與托兒政策,只會降低婦女生育意願。

聯合國近來建議,面對人口的老化,較富強的國家可大幅開放新移民進駐,延長退休年齡,並推出更誘人的獎勵生育政策。何美玥表示,台灣可仿效新加坡,修改移民法增列科技移民,選擇優秀人才加入。

在給予民眾實質的生育獎勵上,何美玥說,政府財政吃緊,要仿效歐洲國編列預算發給奶粉錢很難,但是提高第三或三個以上幼兒的所得稅扣抵額,對稅收的影響不大,應該可行。

在經建會研擬的方案中,國內有三歲以下幼兒,且為第三胎以上的婦女,約為十六萬,若增加四分之一免稅額,今年政府稅收將減少三.八五億元,若增加三分之一免稅額,稅收約減少五.一四億元。

若擴大優惠適用範圍至六歲以下,台灣現有卅三萬三千一百位婦女,如果增加四分之一免稅額,政府稅收將減少七.七七億元,如果增加三分之一免稅額,稅收損?陘@○.三六億元。

但是財政部官員以日本為例指出,一般民眾不會因為租稅優惠而去生寶寶,以租稅優惠鼓勵生育,成效不大,不如以補助金的方式辦理。

長期研究北歐社福政策的彭婉如基金會副董事長劉毓秀則以瑞典為例,當地從一九七四年就制定親職保險制度,起初父母親可共請六個月育嬰假,於一九八九年延長到十五個月,育嬰假期間的薪資由親職保險給付,而非由個別雇主負擔,減少因為懷孕造成的勞資關係緊張,同時,為鼓勵男性育兒,十五個月中的前兩月可領九成薪,前提必須當中一個月由父親申請,其餘十三個月領七成薪。此外,北歐的社區托育政策,將托育責任從單獨婦女身上解除,由全民共同分擔。

劉毓秀強調,唯有兩性平權與體貼對待,才能鼓勵整體社會的生育率,讓女性無後顧之憂,也才能享受親情的喜悅。

何美玥也認為企業界應該落實兩性工作平等法中的育嬰假、陪產假及育嬰津貼,公私機構應設置托兒設施或提供托兒服務,將養育責任儘可能社會化,以鼓勵職業婦女生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報稱湖南洪水二千萬人受災
1100科學家預言:30年後我們地球將苦不堪言
廣州人十分之一是肥仔或肥女
總統表示政府在未來六年要做到七項具體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