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富人不交稅,朱熔基該質問誰?

陳勁松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0日訊】最近,國內媒體為富人納不納稅一事,掀起一陣波瀾。這一波瀾的直接由來是,總理朱熔基抱怨富人不交稅,說:不正常。朱熔基的原話是:“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稅呢?這是不正常的,都不交稅,國家哪里有錢,怎么辦事業呢?”朱熔基以問設句,那么,他究竟在質問誰呢?如果是質問社會,社會可以反問:稅收不是政府的事嗎?政府由誰負責?不是你總理朱熔基嗎?如果是質問下屬各級官員,那么,下屬各級官員也可以反問:向富人征稅,你們上頭的文件在哪儿?政策在哪儿?有關法規一清二楚嗎?如果是質問富人們本身,那么,富人們也可以反問:咱們起碼也富了十几二十年了,怎么今天才想起來問這檔子事儿?所以,說到底,朱熔基應該質問他自己。怪自己慮事不周,怪當局法治不明,怪制度漏洞百出。

据統計,去年由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評出的“中國十大富豪”中,竟沒有一人繳納過個人所得稅;其中,有的還是所謂“政協委員”。又据統計,去年,美國《福布斯》公布“2000年中國富豪排行榜”,將該榜与《中國稅務》雜志評出的“中國私營企業納稅百強”名單相對照,人們赫然發現,前50名“富豪”中,進入納稅前50名的僅有4人。

再据統計,當今中國8万億元人民幣的存款總量中,人數不足20%的富人占据了80%的存款比例,但所交個人所得稅卻不及總量的10%。据說,私營企業主免繳個人所得稅的秘訣是:將個人花銷打入企業成本,自己不設領工資。誰奈何?

另据統計,在國內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人群中,排首位的,是工薪階層;排第二位的,是旅居中國的外國人;第三才輪到私營企業主、個體戶,即富人族。

眾所周知,中國城鄉差距的巨大由來已久,中國農民缺錢的困境触目惊心,但令人惊訝和痛心的是,農民的稅費卻高于城市人的稅費,城市人每人每年平均稅費37元,農民每人每年平均稅費卻是90元。而在城市里,低收入者的稅費又高于高收入者的稅費。如此一來,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難怪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日見懸殊。這等奇特現象,恐怕也只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才獨有,在大多數國家里,都聞所未聞。

追憶“打土豪,分田地”,本來是共產党起家的本領,如今卻反其道而行之,榨窮人,肥富人。真是乾坤顛倒,莫大諷喻。

對這一結論,更可以從香港事務上找到有力的佐證。處理香港事務,中南海的行為准則是,籠絡富豪,扶持傀儡,以有產階級,統治無產階級。不要說五十年,僅僅五年,就將承諾于香港的“一國兩制”,几乎同化為內地的“一國一制”。如此示范,又怎能怪人家台灣越走越遠?

据說,朱熔基震怒之下,富豪們著慌,紛紛給自己開列工資,開始上繳個人所得稅,“作秀”之狀,竟至于“忙坏了”若干稅務分局。

聯想到早先大紅大紫的電影明星、號稱“億万富姐”的劉曉慶,正因“偷稅漏稅”遭拘留審查,富豪們能不膽戰心惊?生怕撞上了另一波“嚴打”。

“朱總一怒動天下”,一些國內媒體或香港左派媒體以此標題大肆炒作,顯然,朱熔基此舉,又引來御用文人頌詞如潮。好一個“現代清官”朱熔基,把封建專制政治的“人治”發揮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

然而,五千年的人治,解決了什么根本問題么?循環的官場腐敗,循環的王室崩潰,循環的人間慘劇。任何一個朝代,或多或少,都浮現几個“清官”,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均不過是杯水車薪。總體而言,恰恰是“治標不治本”的“人治”,貽害華夏數千年;至今不改,使中華民族白白落后于世界先進行列,蒙羞于世界民族之林。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陳勁松:竊听器事件揭開江澤民奢侈腐朽生活的面紗
陳勁松:王雪冰事件并不簡單
陳勁松:布希訪華,中美經貿關係,及"邪惡軸心"
陳勁松 : “兩會”成為“訴苦大會”:“中國特色的‘民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