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學者珍古德讚揚台灣生態保育成就

標籤:

【大紀元8月31日訊】(中央社記者張哲雄約翰尼斯堡三十一日專電)目前擔任聯合國和平大使的世界保育學者珍古德博士說,台灣積極推動保育工作,一些保育方面的成就可以做為其他國家的典範。

在約堡舉行的「台灣生態之美」展覽於昨天下午舉行閉幕酒會中,珍古德女士應邀致詞時說,六、七年前她應當時外交部長胡志強之邀訪問台灣時,她聽說台灣在保育工作上惡名昭彰,包括有著名觀光夜市當街殘殺動物,販賣紅毛猩猩等保育類動物的情形。但是當她到台灣訪問以後,她發現那些都是過去的事情,現在的台灣積極推動保育,並以梅花鹿復育及高鐵與民間團體合作成功營造水雉棲地等案例說明,台灣在一些方面的成就,甚至可以做為其他國家的典範。

珍古德也提到,這幾天在參加世界永續發展會議的各項活動時,許多人問她對於目前地球所面臨的各項永續發展問題,氣候變遷、資源匱竭、貧窮、戰亂、疾病等問題,是否會感到氣餒,是否會對未來感到灰心?

她表示,基於種種理由,她對未來仍抱持極大希望,其中一個理由是,人類高度的聰明智慧,已經發展出各項不可思議的科技,包括太空科技使人類登上月球,甚至能探索遙遠的太空,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資訊與經驗的交流快速而廣泛,以及其他許多的科技來改善人類的生活。只要人類能善用智慧,共同面對永續發展的議題,人類仍有希望解決這些問題。

珍古德對未來抱持希望的另一個理由是人類的潛能無限,她舉了許多的例子,其中她提到不久前獲知「金門王」過世,她也一直記得他雖因地雷炸傷手與雙眼,但肢體的障礙卻阻擋不了奮進的心,終於成為台灣知名的歌手,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

另外,兩年前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有一對兄弟被困在倒塌的大樓底下長達六天,卻因為能保持信心,相互鼓勵而奇蹟式的獲救。

珍古德博士指出,只要人們抱持信心,發揮潛能,未來仍有希望。她說,更重要的理由是,她從十二年前開始推動「根與芽」活動,鼓勵學生、青年人、企業界及其他各界人士,成立「根與芽」小組,以實際行動幫助動物、環境與關懷人類、社區,如今已像根一樣建立好的基礎,並向各地延伸,在全球各地成立了「根與芽」小組,而各地的小組也像芽一般蓬勃發展,能夠突破各種障礙,幫助改善環境與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例如台灣就已成立了數百個「根與芽」小組。

這位英國籍保育專家表示,台灣已成為她在坦尚尼亞及英國以外,另一個像是家的地方,她十分珍惜台灣民眾對她的友誼與熱情,也非常肯定台灣在推動保育工作上的種種努力。她預定於十一月間再到台灣短暫停留,與「根與芽」的成員和台灣好友們相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歐盟版權規定對Shein有何影響
俄羅斯法院判處美國士兵三年九個月監禁
布林肯:中共必須停止支持俄羅斯的國防工業
人民幣兌俄盧布跌至1年多來最低 釋何信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