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亞洲科技業因平面顯示器再潰敗?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9月11日訊】亞洲科技產業的第一次潰敗是由于DRAM制造商過多,雖然這項技術很先進,但是它們已經實現了商品化,价格變動很迅速,就象豬肉和汽油一樣。由于几乎無法區分各家公司的產品,制造商不得不在价格上作戰,那些投資數十億美元建立半導体工厂的公司正在虧損,如韓國的現代。

  現在,又有一個產業面臨著同樣的悲慘選擇。一些亞洲科技巨頭為生產平面液晶顯示器進行了巨額投資。這种名為“TFT-LCD”的平面液晶顯示器還被應用在手机、PDA上。但是制造商再次實現了產品的商品化,而且同樣面臨著傾家蕩產的危險。

  在過去几周時間里,台灣TFT-LCD制造商的處境格外艱難。由于人們擔心美國的需求下降,好几家公司的IPO都失敗了。一些業內管理人員堅持認為投資者太敏感了,TFT-LCD与DRAM不同,不會重蹈DRAM的覆轍。

  台灣最大TFT-LCD制造商AU Optronics董事會主席李先生表示,TFT-LCD產業和DRAM產業的類似點确實讓人心神不宁:他們都是資本密集產業﹔它們的需求曲線是平滑增長的,而供給曲線有跳躍式增長,供給很容易遠遠超前于需求,尤其是企業傾向于同時作出增加產量的決定。不過,他認為TFT-LCD的价格變動沒有DRAM劇烈。DRAM能很容易地從4美元降到1美元,而TFT-LCD的上下差价衹有20%左右。

  台灣平面顯示器厂商HannStar總經理吳先生表示,TFT-LCD具有比DRAM大得多的特殊性,客戶很難從一家厂商轉為另一家厂商。他說:“DRAM是一种商品業務,而TFT-LCD主要是設計業務。TFT-LCD更象是CPU。一旦你生產出了CPU,就需要找人設計主板以便讓CPU工作。一旦有人為你的TFT-LCD進行設計,他們就不能一下子更換,衹要需要六個月時間。”因此客戶不能僅僅因為价格就改變厂商。

  台灣最大的TFT-LCD制造商之一Chunghwa Picture Tubes董事長林先生表示:“我遇到過一些認為平面顯示器已經成為商品的分析師。我進行了這么多資本和人力投資,結果人們卻說這是一种商品。所有的企業都在增加產量,這使得產品成為了商品。”該公司剛剛從老式的CRT顯示器轉變成平面顯示器厂商。

  現在的情況更糟了。韓國的LG-Philips九月初在美國提起訴訟,指控Chunghwa Picture Tubes侵犯了知識產權,該公司目前還沒有作出回應。該公司發言人說:“我們將靜觀其變,目前不知道足夠的細節。”這也許是個好消息:如果還有知識產權可爭,也許這個產業還沒有完全商品化。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李先生對此并不樂觀,他說:“大家都強調顯示器間有一些差別,但是差別并不大,雖然商品化程度不如DRAM,但是正朝那個方向發展。”

──轉自《搜狐IT》(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納米電子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蘭州大學將用納米材料做太陽能電池
罕見 印尼紅毛猩猩懂得用草藥治癒傷口
19世紀出版翠綠書皮被發現含有砷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