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疫情4.4】德國再推3千億歐元援助金

人氣 285

【大紀元2020年04月04日訊】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截止4月4日12點,德國染疫人數達到91,159人,死亡人數為1,275人,康復人數達到25,007人。

德國再推3千億歐元援助金 為企業提供更直接貸款

在中共病毒危機中,德國許多企業的情況變得日益艱難。政府計劃增加更多援助,主要面對中型企業。不過該計劃還有待於歐盟批准。

聯邦政府希望再提供一筆巨款,為德國企業提供援助資金。儘管國家開發銀行(KfW)已覆蓋90%的援助資金,但自營銀行的信貸援助仍無法達到要求。因此政府計劃提供不經事先檢查的直接貸款,總金額約為3千億歐元。

德國雇主協會主席Ingo Kramer曾提到瑞士模式:即政府提供最高50萬瑞士法郎的簡單貸款。也就是說,銀行可以很快支付企業多達50萬瑞士法郎的貸款,利率為零。政府通過擔保組織提供100%的擔保。現在,德國財政部的計劃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一位經濟專家對《每日鏡報》表示,銀行的確很難承受。自營銀行批准的貸款往往不超過公司申請的百分之十。對於擁有10至50名員工的公司而言,目前情況尤其困難,它們幾乎無法獲得有效幫助。

現在政府所承諾提供的貸款,也可能是極為「昂貴」的。據政治家估計,可能會有一半的公司無法償還貸款。

德國財政部長:員工可獲1500歐元免稅獎金

中共病毒來襲,許多人還是在盡職盡責的工作,甚至有些人的工作比以前更加繁重,比如醫護人員、超市店員。德國財政部長舒爾茨(Olaf Scholz)週五(4月4日)宣布,員工可以獲得最高1500歐元的免稅獎金。

免稅獎金的發放時間範圍,是從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也就是說,員工在這期間獲得的不超過1500的獎金,將無需交稅也無需繳納社會保障金。

舒爾茨表示,在這個困難時刻,對於超市店員的溫暖言語和給予醫護人員的掌聲,都是我們的美好表達。但是我們還想做更多,向這些仍在盡職工作的人們致敬。

舒爾茨稱,很多公司已宣布發放獎金獎勵員工在這段時間的付出,相信更多企業會跟進。這百分之百的付出就應該獲得百分之百的獎勵,因此這筆獎金無需交稅。其它的免稅值及福利政策都不受影響。

德國拜耳製藥集團免費提供氯喹

據德國《圖片報》報導,為了應對中共病毒,德國製藥集團拜耳(Bayer)將60萬片含有效成分氯喹的片劑運往德國,並安全地存放起來。拜耳公司首席執行官鮑曼(Werner Baumann)表示,拜耳現在「專門為了共同利益」生產這種藥物,並「在危機時期免費提供給政府」。

氯喹是1930年代開發的用於治療和預防瘧疾的藥物。這種藥對治療中共肺炎是否有效,已經引發了數週討論。據稱,此前對細胞培養物的測試表明,這種藥物對中共病毒具有抑制繁殖的作用。不過目前該藥物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證實。該藥物也可能有很大的副作用,專家呼籲要謹慎使用。

最高罰2.5萬歐元 柏林實行嚴格抗疫措施

為了最大程度限制中共病毒的蔓延,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陸續宣布接觸禁令、旅行禁令、營業禁令等。多個聯邦州已經公布針對違規者的懲罰清單,以統一對於違反抗議措施者的懲罰措施。柏林參議院於週五(4月3日)也公布了懲罰清單。

公布懲罰清單後,所有違反抗疫措施的行為將視為違法行為。具體罰款數目由各地行政管理機構決定,在做出判斷時應衡量:違規行為造成的公共健康危害程度;過失程度;是否是重複違規;違規者從中獲得的經濟利益等。最高罰款金額為2.5萬歐元的。如果一項行為違反若干規定,則必須相應提高罰款。

通常這種罰款是針對個人的,但如果公司(即法人或協會)違規,也會被處罰。例如在公司裡沒有執行相應的衛生措施,視違規嚴重程度,將處以不同數目的罰款。

德國政府已將接觸禁令延長至復活節假期結束(4月19日),這就意味著民眾要待在家裡,以免病毒傳播。當然人們還是可以出門去看醫生、購物、遛狗、運動或在新鮮空氣中散步。出去時必須確保與他人的最小距離為1.5米。禁止兩個以上的非家庭成員在戶外聚會。

各聯邦州感染情況如下(來源:Berliner Morgenpost)
4月4日 12:00
聯邦州 確診人數 死亡人數
北威州 19405 250
巴伐利亞州 21908 349
巴符州 17180 321
黑森州 4279 42
柏林 3486 22
漢堡 2739 16
石荷州 1568 17
萊法州 3466 30
勃蘭登堡州 1353 18
不萊梅 354 6
下薩克森州 5455 72
薩克森州 2646 25
圖林根州 1074 10
梅前州 501 5
薩爾州 1318 20
薩安州 898 11
共計 91159 1275

責任編輯:余平、王亦笑

相關新聞
德媒:疫情期間 德國人親述在華遭遇
德國政治家質疑中共「口罩外交」 籲自主生產
德國權威防疫機構:建議全民戴口罩防疫
疫情期間 德國華人眾生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