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動向】劏房問題未解太空艙又興

CCL急升後靠穩 小型單位創20個月新高

人氣 38

【大紀元2021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勤智香港報導)反映二手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83.25,按週微升0.05%。分區指數個別發展,港島及新界西分別輕微調整0.17%及0.07%,九龍及新界東分別再升0.6%及0.54%。其餘領先指數除大型單位下跌0.58%外,中小型單位及大型屋苑則分別再升0.23及0.17%。中原經紀人指數(CSI)最新報71.48,按週再升0.25個百分點。

審計逐漸失去功能

經前週急升後本週二手樓價繼續靠穩,新界東及小型單位領先指數皆創近20個月高位。發展商趁市況好轉提速推盤,上週末一手新盤共售出4百多個單位。豪宅有價有市,位於黃竹坑站上蓋的晉環第三輸推售亦全數沽清,第四張價單平均呎價已提升至3.34萬。位於啟德的The Henley 超額認購10多倍,售出七成單位,當中一個招標的特色單位呎價高6.2萬,打破東九龍豪宅呎價紀錄。

下週有多個單幢物業應市,大多以迷你單位招徠,且看市場承接力。另外,前週審計署發表報告,質疑入境處跟進懷疑假結婚個案進度太慢,入境處竟公開發表聲明,直接駁斥審計處「胡亂批評」,言論囂張,違反以往審計報告在提交立法會省覽至進行公開聆訊的一段時間內避免公開爭辯審計結果的守則。由建制派把持的立法會賬委會不但未有批評其做法,更決定暫時不就審計報告作公開聆訊,謹向相關部門提書面質詢,企圖淡化事件。事件影響極為深遠。

審計署提交報告之前審計署署長已經給予入境處充分機會作解釋然後才作結論,即入境署長已經同意報告,公開駁斥報告不但代表入境處不只一把聲音,更是有意矮化報告,削弱審計署的公信力。由紀律部隊特意打破常規程序,代表紀律部隊高高在上,「永遠正確」不容挑戰。假結婚絕大部份牽涉中國大陸,議題敏感,隨時揭出更多內情。筆者在本欄曾多次談及審計,在土地房屋政策上審計影多次揭露政府瘡疤。

監察政府執行,審計是第二度防線,人民授權的議會是最後一道防線。如今立法會被閹割,審計又遭到攻擊。一如筆者筆預期,審計將逐漸被矮化,審計一些無關痛癢的項目,避免令政府以至背後的中共政權尷尬。明顯地,政權系統性拆毁所有對其監察的防線,目的就是全面配合中共實施極權統治,為所欲為。

太空艙回報更高是誘因

劉家長期高崎不適切居所問題困擾特區十年。劏房數字年年創新高,最新數字超越十萬戶,政府無力解決問題。經濟下滑且過分集中某些產業,貧窮人口創新高,未來只會更多人跌進劏房板塊。政府希望以臨時房屋應對,但進度非常緩慢,至今只有千多間,張建宗稱已經明得足夠土地供15,000伙臨時房屋興建之用,實情是要2023年才有地,還需是興建及經過各種審批程序。另一招是劏房租務管制,但不設起始租金,效用成疑,對改善劏房環境亦沒有正面作用。再有一招就是林鄭施政報告中提到的利用臨時租用酒店作過渡性房屋,計劃推出至今只有八百多個單位,杯水車薪,且旅遊業復甦之時,這些單位亦將消失。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有大量籠屋,港英政府利用興建資助房屋大致將問題解決,特區政府接手,無力治理樓市,令市場衍生出大量劏房,如今更有趨勢走回籠屋時代。

近年有部份劏房演變成太空艙,進一步壓縮租用私人空間,只剩大概3呎乘3呎乘6呎的丁方,只有一個標準監倉空間的三分之一,其餘空間及設施與艙客共用,有些甚至連一個成年人坐臥亦不能挺直要板。一個普通太空艙成本只需要3千多元,隨時較買一張床更便宜,經營者又不用分間單位,投資回報比劏房更高。經營者大多利用市區舊樓,以交通方便招徠。太空艙住宿原先是一種噱頭,大多是以酒店形式經營,給住客留宿一兩晚作為另類體驗,並不是用來長住。在特區,太空艙變相就是新款籠屋,有機會演變成住屋供應的其中一個板塊,極不健康。

監管不力 傳媒軟性唱好

規管太空艙的法例極之落後,基本上是「無王管」。港英政府於94年制定《床位寓所條例》,法例規定經營籠屋若單位超過12個或以上的單人床位需要申請營業牌照,出租供單人住宿的床位需要確保符合樓宇結構、消防安全及衛生配置等標準。法例存在明顯漏洞,因為經營者只要放十個太空艙,法例便不適用。另外,《旅館業條例》規管出租少於連續28日的住所便需要領取牌照,且住宿空間不可少於2.5米高,還需要有足夠照明通風、逃生防火設施等。

太空艙經營者只要利用月租便可以規避條例。太空艙並非劏房,即未來的劏房租務管制亦不適用。即使業主想合法經營,但很多法例沒有清晰指引,未有考慮到太空艙的情況,例如消防及建築條例,連發牌的基礎也沒有。事實上政府對違規行為亦無力監管,傳媒有報道某些單位擁20個太空艙,甚至利用近年流行的民宿出租軟件作酒店式出租。太空艙的風險絕不比劏房低。其物料使用及供電認識沒有標準,萬一發生火警,擠迫的空間可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衛生設施共用,加上是統一通風系統,病毒傳播風險極高,絕對是疫情爆發的溫床。

今天未見政府有遠見填補相關法例空缺及加強監管。除了法例監管之外,筆者還擔心傳媒宣傳。越來越多傳媒順從中共指示,所謂「正面引導」民眾,將各種社會不公、陰暗面等包裝成正面訊息,轉移視線。對於劏房及太空艙,就有不少節目開始「美化」,標榜住的地方空間狹窄不要緊,最緊要有家的感覺,利用節目軟性宣傳劏房清潔上可省時間,太空艙自我空間感強,以圖將不接受極度壓縮空間變成個人問題。傳媒有製作節目的自由,筆者無意批評,只是希望指出這些訊息只是代表極少眾,而絕大部份人希望擁有適切居所。擁有適切居所是基本權利,今天大量不適切居所,是因為特區政府土地及房屋策略錯誤,政府需要負上絕大部份責任。讀者宜保持清醒,不要被視聽混淆而失去焦點。

劏房及太空艙盛行就是特區淪落的悲歌。政府高調打壓傳媒,箝制港台,壓制其揭露社會實況的節目,紀律部隊出言矮化審計,中共閹割立法會,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政權有系統地消滅一切監察及負面報道,只想讓民眾看到虛假的「偉光正」,從而將政策失敗的所有責任推給市民,並要市民改變心態迎合政權。在中共控制下,特區離奧威爾社會已經不遠了。◇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樓市動向】劏房租管重形式欠實在
【樓市動向】一手空置稅政府進退失據
【樓市動向】基金會狂轟為何沒有成果?
【樓市動向】沙嶺事件預視規劃失主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