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影響四萬名師生

台灣應材舉辦《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該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李捷宇、《美力台灣3D 》導演曲全立及新竹實驗中學校長李健維等人,與學生一起合影留念。(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提供)

人氣: 10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1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綜合報導)《美力台灣3D》紀錄片導演曲全立與《海》紀錄片導演柯金源,日前一起舉辦校園放映會及座談,並致贈DVD給學校作為環境教育課程教材,希望啟發學子共同關注守護咱們的寶島〜台灣。

這場由台灣應用材料公司與新竹市愛惜社區推展協會共同舉辦的《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自2015年起至今,已在桃竹苗地區70所高中職宣導,影響累積超過4萬名師生,希望喚起年輕族群對台灣土地的重視。

台灣應材致贈《海》紀錄片DVD給新竹曙光女中,(左起)IC之音竹科廣播業務部副總郭蘭玉、《海》紀錄片柯金源導演、曙光女中校長姚麗英。
台灣應材致贈《海》紀錄片DVD給新竹曙光女中,(左起)IC之音竹科廣播業務部副總郭蘭玉、《海》紀錄片柯金源導演、曙光女中校長姚麗英。(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提供)

應用材料公司台灣區總裁余定陸表示:「台灣應材是美商應用材料在台子公司,在台營運超過30年,長期關懷這片土地,其中環境教育推廣是企業公益關注的議題之一。六年來支持『看見台灣之後』環境教育推廣,透過生態紀錄片,切入台灣環境最真實的樣貌,帶領學生一同探討環境永續課程」。

台灣應材舉辦《看見台灣之後》系列活動,該公司公共事務部經理李捷宇、《美力台灣3D 》導演曲全立及新竹實驗中學校長李健維等人,與學生一起合影留念。(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提供)

系列活動中的青年代言人活動,也培養學生成為環保實踐者,藉由30天的環保行動,透過每天攜帶環保筷、環保袋,不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以減少對地球的傷害。同時透過做中學,幫助學子進一步從生活及消費面省思,進而付諸行動。

台灣3D紀錄片導演曲全立於映後座談分享,表示自己一度因腦腫瘤面臨生死關卡,經過及時治療、病情穩定後,雖然聽力與身體平衡受到影響,但也讓他更珍惜宛若新生的時光,決定開始紀錄台灣的百工之美,留下傳統技藝與匠師的珍貴畫面。曲全立表示,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因為有著這群人,環境才變得更加美麗。曲全立也以「改變自己,面對環境」勉勵學子由自身做起,每天持續進步一點點,積沙成塔、終有所成。

台灣環境紀錄者兼資深媒體人柯金源導演,三十年來用照片與影像紀錄、報導環境改變的過程,揭露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汙染與影響。柯金源鼓勵學子強化思考力,因為思考與價值觀可以決定土地的命運;他也舉例證明環境報導的重要,例如原本山裡被不肖人士非法傾倒垃圾,經過報導披露後,得到相關單位的重視與改善。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