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12年蟬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

專家料疫情下香港樓價仍上升

人氣 1563

【大紀元2022年0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理爾香港報導)根據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香港連續第12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之首。而且負擔能力進一步惡化,指數屬嚴重負擔不起(severely unaffordable)。樓價對入息比率由上一份報告的20.7,升至23.2,意味港人要不吃不喝23.2年才能置業,遠遠拋離其它主要市場。

Demographia3月8日公布的這項調查,是根據截至2021年第三季的樓價與收入,比較8個國家的92個主要市場(大都會區)的住屋負擔比率,以一個城市的樓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計算,得出的數值越大反映負擔能力越差。

香港樓價12年間越來越難負擔

報告指,香港的指數比2019年,亦即疫情前的水平高2.4,約一半的增幅基於家庭收入減少。香港樓價對入息比率升至23.2,代表一個香港家庭需不吃不喝23.2年才能買得起一間居所。這個數字遠高於第二位澳洲悉尼的15.3,以及第三位加拿大溫哥華的13.3。香港從2010年開始被Demographia納入調查對象,最初樓價對入息比率為11.4,可見本地樓價在12年間愈來愈難負擔。

另外報告顯示,全球92個城市當中,幾乎所有城市的樓價都處於「中等負擔」至「極難負擔」。只有樓價負擔能力最好的城市,美國匹茲堡的樓價在可負擔的範圍內,其樓價對入息比率為2.7,而俄克拉荷馬城及羅徹斯特以3.3並列第二位。而全球樓價最容易負擔樓價的國家是美國,在十大排名中占了七個城市,並占據其中三甲。

報告亦提到,去年全球主要大都會的住屋負擔能力,因為疫情肆虐及其帶來的相關需求衝擊,而出現前所未有的惡化,疫情持續干擾市民的生活水平、住屋市場及國民經濟。《香港財經時報》報導引述法國經濟學家Thomas Piketty指,財富不均日益加劇,反映中產和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不斷惡化,例如在美國高成本至平均成本的地區中,其中85%的生活成本差異正是來自樓價。經濟學家認為生活水平下降,與各地嚴格的土地政策有密切關係,對中產和低收入人士影響最大。若未能保持良好的樓價負擔比率,將會為大城市帶來負面影響。

樓價雖受疫情影響 業界料仍會上升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022年1月10日至1月19日進行研究,訪問了706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結果發現46.7%家庭在房屋方面的支出負擔頗重(34.4%)或非常重(12.3%)。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私人住宅樓價指數,自2021年9月創下398.1點的歷史新高後,受到疫情和美國啟動縮減買債等因素影響下,雖然已連續四個月下跌,但2021年全年累計仍上升3.3%,是連續13年上升。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預料,2022年首季樓價在疫情影響下將跌約3%。但他指根據以往數波疫情經驗,一旦疫情開始受控,買家恢復信心,樓價將先跌後升。他相信全年樓市及樓價會出現「U形」,甚至是「V形」反彈,預期全樓價仍會升大約5%。

運輸及房屋局日前公布,預料未來三至四年,合共可提供私樓單位數目達98,000個,按季增加4,000戶,追平歷史新高紀錄。不過,市場人士對樓價下跌有保留。《經濟一週》報導,萊坊董事兼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指,政府官地供應住宅步伐仍較慢,需要留意政府在稍後推地時,對單位面積下限的賣地條款,若不同時放寬地積比率及增加可建樓面面積,未來供應單位數目會因此下降。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則指,未有資產的人士仍處於儲蓄階段。但有資產的市民,擁有相當強勁的購買力,已足夠支撐樓市,因此他認為2022年樓價的升幅不可能少於5%。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樓市動向】連續11年冠軍是一個恥辱
【財商天下】港地產業規則變 北京「圍城必闕」
香港房協推上限75%租金寬減 為期六個月
港府抗疫政策巨變 動態清零立場鬆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