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未受疫情干擾 生技中心創造成功案例不停歇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2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秀媛台灣台北報導)2021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燃燒,全球在Omicron變種病毒快速傳播下,台灣經歷三級警戒升高防疫的管制與企業面臨分流與居家辦公的考驗,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簡稱生技中心)仍堅定醫藥研發與產業推動的崗位,不僅在新藥的專業逆勢爭取到國際藥廠訂單,代表台灣在國際各大商展以視訊辦理論壇、研討會及one-on-one商媒接洽,未因疫情干擾而停歇。

反之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為加速mRNA疫苗的問世,生技中心也立即展開核酸藥物的競爭分析與布局,針對長鏈核酸藥物的產製技術,分別就mRNA IVT(胞外轉錄)製程、LNP(脂質奈米微粒)劑型及AAV病毒載體以昆蟲細胞生產,組建研發團隊快速投入關鍵技術開發。

獨家研發具有專利保護的Tri-mannosyl ADC平台,目前已成功吸引包括歐、美、日、韓等多家國際藥廠矚目,並與來自新加坡的單位有實質ADC共同開發的合作,生技中心自主開發的Anti-MSLN ADC (DCBAD2001)是第一個經由Tri-mannosyl ADC平台所開發成的抗體藥物複合體新藥,目前Tri-mannosyl ADC平台已取得台灣、澳洲、日本、美國、加拿大及韓國等6國專利許可,估計今年將可技術授權產業,替台灣在次世代抗體藥物市場上取得先機。

生技中心自主研發CHO-C量產細胞株更是屢次獲獎的科專成果,現在已是亞太第一個擁有自己品牌的CHO細胞量產平台,與目前最為藥廠使用的CHO-S細胞相比,生技中心自行研發的CHO-C穩定度幾乎是CHO-S的兩倍,產量方面成功以連續式製程取代現行的傳統批次製程,讓量與質能同時兼顧。此CHO-C量產平台已提供多家廠商共14件委託生產和細胞株開發服務,更在2021年成功取得日本訂單,進軍日本委託市場。今年CHO-C團隊可望自生技中心spin off,成立新創公司,讓臺灣的生物製藥產業增加有潛力的新軍,並在未來搶攻上千億美元的生物藥量產市場。

在細胞治療方面,生技中心研發的CAR-T與iPSC分進合擊、加速臨床應用,開發的人源化PD-L1抗體基因的Globo H CAR-T細胞,對Globo H高表現的胃癌細胞具有專一性毒殺功效,毒殺效果超過70%,成為醫師眼中的抗癌利器。同時另一團隊建立iPSC幹細胞分化技術,鎖定巴金森氏症與聽損障礙切入臨床應用,未來將朝眼睛、神經和免疫系統等治療需求發展。

在與國際鏈結方面,生技中心持續繳出傲人成績。去年與全球生技龍頭企業安進(Amgen) 合作開發次世代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接受安進委託量產多種單特異性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堪稱生技中心近年來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大型委託服務案;同時亦結盟日本最大CRO CMIC集團共同簽署MOU(合作意向書),針對生技產品製程開發、製造、臨床前試驗,以及投資台灣生技創投基金等項目進行廣泛合作,未來可協助台灣生技公司快速鏈結日本與國際。

吳忠勳執行長指出,2021年站上生技股王的合一生技以糖尿病足新藥ON101在台率先上市並打入全台161家醫院,以及獲鴻海集團策略投資的亞洲CDMO大廠-台康生技,均是生技中心透過技術移轉與衍生新創產生的生技模範生。在全球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而讓國內生醫產業熱度升高的當下,生技中心陸續推出有市場競爭力技術平台與產品,2022年很快會有好消息跟大家分享。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