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城 大陸有多少民眾處於崩潰邊緣?

人氣 6158

【大紀元2022年05月05日訊】始發於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的文章《新冠大流行的B面:封得住的城,看不見的心理創傷》5月5日登上熱搜。該文記述了大陸民眾在嚴厲的封城中或被折磨到患了精神病,或精神處於崩潰邊緣。

文章說,持續近兩個月的疫情中,一則視頻曾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夜幕降臨,被封控小區的居民推開窗,從點亮的窗子裡向外嘶吼、吶喊。聲浪此起彼伏,在垂直林立的樓宇間傳遞反射。
聽新聞:

powered by Sounder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平台)
叫喊聲所承載的意義或是憤怒,或是孤獨、煩悶乃至單純的宣洩。而這一幕,也成為疫情下大眾情緒的縮影。

江西務工人員突然得了精神病

4月8日,小區被封控的第10天,外面下著小雨,出租屋裡沒捨得開燈,昏暗的餐桌一角,一直賦閒在家的李想兩眼放光地開始向家人誇海口,說自己銀行卡裡有好幾百萬,要回江西老家結婚辦酒席,買房買車買鑽戒……

去年「十一」,從江西老家出發,單親媽媽李敏搬家到了上海松江區的這個出租屋裡,與打工多年的兒子李想同住。後來,李想的弟弟也過來跟媽媽哥哥會合,他準備也在上海找個工作,指望著兄弟倆互相幫襯,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扎下根來。

李想是一個車隊裡的貨車司機,負責往附近鎮子上的公司運輸重物。工作中,除了開車,他還得幫忙搬運那些沉重的貨物,起早貪黑的體力勞動令他疲憊不堪,每次深夜下班回家後,他草草吃過母親準備的晚飯便上床睡覺。

李想每月有8千~1萬元的收入進帳,能養活媽媽和弟弟。

然而,疫情改變了這一切。封控突如其來,沒有通行證,車都不能上路,這也就切斷了李想的收入來源。手裡有幾萬元的積蓄,但要交房租,要買一家三口的糧食,只有出項沒有進項,這個三口之家支撐不了多久。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在家裡無事可做的李想,壓力越來越大。

症狀從一次爭吵開始浮現。因為突然想買一部新手機,李想和李敏拌嘴,隨後嚎啕大哭。李想覺得自己為家裡付出太多,應該得到犒勞,但卻被李敏阻攔。李敏認為,等解封了再買也不遲,兒子也許只是覺得受了委屈,便安慰幾句作罷。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那次爭吵之後,李想的狀況急轉直下,他開始不停地念叨著自己要翻牆出去辦事,怎麼都攔不住,李敏開始隱隱擔心了,她委託居委會請醫生來看病。結果,李想被診斷出雙相情感障礙。

服藥一週,李想的情況卻是每況愈下,甚至出現了前面幻覺的一幕,他要回家辦酒席,李敏叫他醒醒,「但他醒不過來了」。

「我的兒子一直都很乖巧懂事,為什麼突然會得精神病?」李敏不明白。

多少人處於崩潰邊緣?

八點健聞報導,溫州也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口。疫情以來,唐偉接診過很多外來打工的患者。他說,「這些居住在城中村的底層勞動者,疫情一來,被封控在不是很熟悉的地方,出不去,也沒有收入,他們的壓力是最大的,時常處於崩潰邊緣,卻不知道去哪裡找心理醫生、如何宣洩。」

在上海靜安區某方艙醫院工作的家庭醫生趙斌也遇到過一位情緒激烈的女孩小米,她不願意做核酸檢測,且死活不肯離開方艙。

小米二十多歲,從南部省份來到上海打工,因為感染新冠(中共病毒),她租住的房屋已經被房東收回,老家的社區也不願接收。如果核酸轉陰,她將無家可歸。

「我們出了3個醫生才把她摁住做核酸」,趙斌說,「沒辦法疏導。這是生活問題,沒地方賺錢,沒地方住,我如果疏導她,不是在騙人嗎?童話是吃不飽肚子的。」

武漢疫情後 當地醫務工作者仍處在噩夢中

據報導,2020年的武漢疫情結束之後,集中在武漢本地醫護工作者身上的創傷開始集中爆發,大量出現噩夢和閃回,病人插管的畫面、各種電子儀器的響聲不斷出現在眼前,迴響在耳邊。有一位醫護工作者甚至一走進醫院就會雙腿止不住地顫抖。

一位武漢疫情時期的本地醫務工作者回憶說,自己在武漢疫情結束後不久,出現了非常嚴重的睡眠障礙,每天只能淺睡3到4個小時,性格也變得暴躁和脆弱。與朋友一起吃飯,經常會因為無意中談到前期抗疫工作中的一些細節而突然崩潰,在大庭廣眾下無法控制地落淚。然而時隔兩年,讓她再次回想當時的經歷,她只是沉默地想了一兒,輕輕地說了一句,「我不記得了。」

在那三個月裡,武漢市內因自殺導致死亡率為每百萬人口11.7人,而結合既往經驗推斷的預計平均死亡率僅為每百萬人口7人。

這意味著,在疫情爆發的三個月裡,自殺導致的死亡率比預計提高了67%以上。而除武漢市外湖北省的其它地區因自殺導致的死亡率(每百萬人口32.2人)也比預期(每百萬人口19.9人)高了不少(62%)。

疫情越嚴重的地方,心理危機也會越嚴重。

來自北京安定醫院和溫州康寧醫院的數位精神科醫生同樣向八點健聞表示,疫情以來,他們接診過的非自殺性自傷自殘以及有自殺傾向的青少年患者數量明顯增加。

責任編輯:方曉#

相關新聞
【翻牆必看】鄭州突封城 城市亂作一團
對抗審查 上海人轉向區塊鏈記錄封城苦況
長江中下游幹支流水位再漲 恐發生城市內澇
中國經濟衰退衝擊養老院 農村現「退院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