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聲音 我們幫你問」

美中台政見 紐約國會第十選區民主黨參選人Q&A

人氣 1112

【大紀元2022年0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小堂、杜國輝紐約報導)你的一票,將決定未來。紐約市下週二(8月23日)就要迎來國會議員的黨內初選,備受關注的紐約國會第10選區民主黨初選,黨內共有12名參選人角逐,其中有3名亞裔。

為了讓選民更了解參選人與其政見,《大紀元時報》針對選民關心的5項議題,包括紐約市犯罪問題、哈佛排亞訴訟案、社會主義對美國的影響,以及美中台關係,致信民主黨初選參選人。

截至日前,《大紀元》收到了5名參選人坦率且深刻的回覆:前聯邦檢察官高德曼(Dan Goldman)、紐約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華裔退伍陸軍牧師熊焱(Yan Xiong)、公校教育倡導者與前公設辯護律師莫美倫(Maud Maron)、前小業主羅秉新(Brian Robinson)。

言論自由受美國《憲法》保障,本報秉持客觀中立的新聞倫理,完整刊登參選人的回覆,以饗選民與讀者。參選人的政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選區重劃後,紐約國會議員第10選區涵蓋曼哈頓14街以南的下城區域(Lower Manhattan),以及布碌崙的日落公園(Sunset Park)八大道、貝瑞吉(Bay Ridge)、班森賀(Bensonhurst)等區域。其中包含了紐約市的兩大「唐人街」——華埠(Chinatown)與八大道(8th Ave)。

該選區的其他熱門參選人還包括國會眾議員瓊斯(Mondaire Jones)、州眾議員牛毓琳和文雅麗(Jo Anne Simon)、華裔李江華、前國會眾議員霍茲曼(Elizabeth Holtzman)等,但截至本報發稿前,尚未收到其回覆。

Q1:你覺得選區存在哪些問題,如何按重要程度排列這些問題?

前聯邦檢察官高德曼(Dan Goldman)。(競選辦公室提供)

高德曼:我們的城市和國家正面臨著安全、負擔能力、醫療保健和氣候危機方面的重大危機,要解決這些緊急問題,必須運用所有的聯邦、州和地方資源;同時,我們的民主也面臨著來自川普和其支持者的威脅。如果我們的民主輸給了他們,就不能指望為我們的社區帶來安全和負擔得起的保障。我以前與他們戰鬥過,這次我也準備好了,為民主和正義而戰。

紐約市議員利華娜(Carlina Rivera)。(競選辦公室提供)

利華娜:紐約人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期望領導人能有大膽又務實的領導力和遠見。我將利用我在國會的平台和權力復興我們的城市,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恢復公共安全,讓紐約對於住在這裡的人和家庭來說是負擔得起的;我將首先關注三個關鍵問題:「住房、公共衛生和醫療」、「交通」和「宜居性」。紐約人面臨的問題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但我的從政記錄證明,如果作為國會議員,我有能力幫助提供解決方案。

華裔退伍陸軍牧師熊焱(Yan Xiong)。(競選辦公室提供)

熊焱:我們需要讓社區變得安全和負擔得起。我們社區有太多的人面臨著缺乏住房(housing insecurity)、缺乏食物和無家可歸的問題;我們需要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質量。如果當選國會第10選區的民意代表,我希望增加立法過程的透明度,確保我的所有選民都對我的立法行動有發言權。

公校教育倡導者與前公設辯護律師莫美倫(Maud Maron)。(競選辦公室提供)

莫美倫:選區的居民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共安全問題。在選區中,我所到之處,幾乎每個人都談到擔心紐約市的治安,人們不願搭火車上班,也不願讓孩子坐地鐵。民眾還擔心過去兩年政府政策對紐約經濟造成的影響;最後,家長都在擔心公校教學質量的下降。如果當選,我將優先處理這三個問題,因為它們都是互相關聯的。

前小業主羅秉新(Brian Robinson)。(競選辦公室提供)

羅秉新

(1)與社區暴力有關的遊民收容所必須關閉。此外,由於保釋改革法案和囚犯提前釋放,現在紐約市的遊民數量是八年前的兩倍,這些暴力犯罪分子躲在收容所內。韓裔女子李妍兒(Christina Yuna Lee,音譯)被遊民尾隨殺害的事件是悲劇性的;20%的遊民由於嚴重的精神疾病和吸毒成癮,可能具有暴力傾向,因此需要在每個收容所配備一個醫生,檢查那些有過犯罪記錄的人,如果他們被認定對自己或他人構成危險,應被送往州立精神病院,防止在收容所發生針對他人的暴力行為,特別是針對居住在收容所當地社區的人的暴力行為。

(2)降低小企業的聯邦稅。我主張把小企業的聯邦稅降低6%,因為小企業在疫情中苦撐經營,對於那些生存下來的企業來說,現在面臨治安惡化的危機,導致客流量下降。小企業需要政府的支持,作為擁有12年經商經驗的小企業主,我深刻了解在聯邦層級需要做什麼幫助小企業。

(3)在學校提倡擇優教育制度(Meritocracy in Schools)。我支持亞裔社區有關哈佛大學招生歧視的訴訟。作為一個猶太人,我對此特別敏感,因為在1900年代初期,哈佛大學也有一個「猶太人配額」制度;學校的擇優錄取制度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以便在國際上保持競爭力。我也支持擇校制度和特許學校。

(4)保留雷克島監獄運作。紐約市的城區監獄計劃是一場災難;我反對在唐人街蓋監獄和遊民收容所,投入在城區建監獄計劃一半的資金,可用來修復雷克島監獄。監獄的位置應在偏遠地區,而不是兒童玩耍或小企業經營的地方。

(5)對抗通貨膨脹。我們必須把(資金)重點放在那些正在發揮作用的社會項目上,並重新審核那些只會誇大聯邦預算的社會項目。我們不能無休止地印鈔票,因為這會使美元貶值。我們還必須專注於提高供應鏈效率,停止依賴其它國家的能源;當食物和汽油價格比一年前高出40%時,這對我們的中產階級或任何人都沒有幫助。

Q2:紐約和許多其它大城市的犯罪率正在上升,就像疫情一樣,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華人選民想知道您對解決犯罪問題,有些什麼看法。

高德曼:作為一名前聯邦檢察官和一名父親,我承諾致力為公共安全提供所需資金。每個人在街上、地鐵裡、家裡和工作場所都應該感到安全。而且我們必須剷除仇恨犯罪的禍害,確保我們社區的痛苦得到認真對待,同時,必須撥出更多資金來幫助地方執法部門和社區組織打擊仇恨犯罪、保護社區,以及加重帶有歧視性犯罪動機的聯邦刑罰。

我支持增加對精神健康和治療藥物濫用的資助,這將有助於警方集中精力減少暴力犯罪。我將推動在文化意識和語言服務方面加強警察培訓和問責,使所有人,無論其文化或語言,都能得到警察理解和公平對待。

利華娜:我知道聽到朋友或鄰居被槍殺的消息是什麼感覺,槍枝暴力對我來說是針對我個人的(personal),就像紐約和全國許多人的感受一樣,我們必須讓槍枝遠離街頭,並追究那些把槍枝給他們的人的責任;我們還必須對每個社區和每個紐約人進行投資,在犯罪發生之前就先預防,因為最安全的社區也是投資最多的社區。

熊焱:在亞裔社區面臨種族主義、無端攻擊和歧視的暴力攻擊之際,我們需要恢復安全和保障;作為紐約華人社區的領袖,我親眼目睹了亞裔社區面臨的暴力和恐怖。我們需要正面應對仇恨犯罪並結束這種暴力,同時需要更多的執法人員和負責任的地區檢察官。

莫美倫:我是本選區初選中少數幾個承認紐約市犯罪率上升的參選人,我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向州議會施壓,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討論修改保釋改革法案,該法案對我們的城市和州來說是一場災難;我們必須對犯罪採取嚴肅的態度,影響「生活質量」的犯罪者應該受到起訴;我們知道,犯下其中一項罪行往往會導致犯下更令人不安的罪行,必須確保紐約市警局在任何時候都獲得充足的資金去實現這些目標。

羅秉新:我們需要聯邦政府對遊民收容所進行監管,而且必須修復社區與警察的關係。我們需要讓優秀的警察完成他們的工作,並且在犯罪率高的社區派駐更多的警察。政客不要再說給「警察撤資」之類的話了,我從未支持過這種運動,我們需要更多的警察。

Q3:今年10月聯邦最高法院將審理兩宗大學招生的《平權法案》,近期紐約州總檢察長詹樂霞對此發表聲明,您對案件的立場是什麼?為什麼?

《平權法案》小百科

上世紀60年代推出的《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原本旨在終止和糾正特定形式歧視的影響,但現在已經走到政府基於種族給予優惠待遇的地步,與初衷背道而馳,因而備受爭議。例如針對大學錄取學生方面,哈佛等名校為了「膚色多樣性」將種族作為招生的一個因素。在涉及「平權招生」的訴訟案件中,哈佛大學被指控在分數相當時,更傾向於接收黑人、西班牙裔,而不是亞裔學生。

高德曼: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接受高質量的公共教育。我將為教育的卓越和獎學金爭取更多的資金,這樣我們就可以擴大受教育的機會,而不是限制它;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收入或膚色而被排除在優質教育之外。

利華娜:我和詹樂霞一樣相信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好處,我也和她一樣對我們教育系統中的不平等感到擔憂,特別是教師之間缺乏多元化。2020年,80%的教育工作者是白人,但54%的公立初中和小學學生是亞裔、西語裔或黑人。我們需要在全國範圍內採取行動,讓我們的教育系統給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並反映我們國家的多元化。

熊焱:亞裔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面臨嚴峻挑戰,他們不應該因努力求學求知而受到懲罰。我們需要確保紐約市的每個學生,都獲得公平和平等的接受各級教育的機會,我的首要任務是增加入學機會,並給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項目提供更多資金。

莫美倫:我對於在最高法院審理的兩宗招生平權案深感關切。因為我沒有閱讀其中的確切論點,所以無法評論每個案例,但我確信一件事:「任何形式的歧視都是錯誤的。」招生過程中必須堅持公平性;當白思豪政府想在紐約市最好的公立學校對亞裔學生實施所謂的種族「配額」時,我抗議這樣的政策,同樣地,我也會在大學層面反對這樣的政策。

羅秉新:我支持學校的擇優教育制度(meritocracy in schools),也支持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我反對大學用《平權法案》考慮種族作為招生因素。我們必須培養最勤奮、最聰明的學生。

Q4:在美國的許多中國人逃離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他們擔心社會主義影響美國,您有什麼話對這些華人選民說?

高德曼:作為一名律師、一名終身公僕,以及一名未來的國會眾議員,我的首要任務是加強和維護民主;我曾站起來反對政府腐敗和削弱我們民主的企圖,我絕不會放棄為捍衛我們神聖的民主和所有人的權利而戰;我相信對我們民主的最大威脅來自川普和他的親信,試圖撒謊、欺騙和竊取我們的民主。

利華娜:紐約的承諾一直是您可以照顧家人和追隨夢想的地方,無論您是誰或從哪裡開始。但是,對於許多紐約人來說,在這裡過上美好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我競選國會議員是為了確保華盛頓幫助紐約人做我們最擅長的事情:照顧人民和城市,讓紐約成為全國其它地區的榜樣。我將持續為保持紐約的公平和機會而奮鬥。

熊焱:我們必須確保民主和自由永遠得到珍惜和維護。作為一名從共產主義中國逃到美國尋求庇護的移民,我親身體會到生活在一個自由的國家是一種特權(privilege),每個人都有實現美國夢的權利;就像我身為一名美國軍人所做的那樣,對於我們國家所面臨的社會主義議程,我將不遺餘力地反對它。

莫美倫:我想對他們說,我也很擔心同樣的事情。在這場競選中,幾乎所有的對手一但當選進入國會後都會成為「社會主義小隊」的成員,並在重要問題上支持歐凱秀(AOC);作為一個南美洲移民的妻子,我個人意識到,世界上那些成功的國家,特別是那些地區(南美洲),正在被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摧毀。如果我當選,我將永遠抵制社會主義。目前社會主義已經俘虜了大部分民主黨人。

羅秉新:我是一個反對社會主義的中間派民主黨人。這是我參選的原因之一。民主黨已經被激進分子劫持,而我參選就是為了改變這點。

Q5:如果您當選,如何促進美國與中國人民的關係,以及美國和台灣之間的關係?

高德曼:我們必須努力維護我們國家和人民之間的和平、繁榮和外交關係;我們不能在任何方面屈服於種族主義、仇外心理或散布恐懼。我堅決反對所有試圖以種族或原籍國為由,把中國人當作替罪羊或散播仇恨的人。我堅信民主,以及人民有權自行決定他們應該如何被治理。

利華娜:國會10選區既包含歷史悠久的曼哈頓唐人街,也包含布碌崙的大量華人社區,這些華人都是幾個世紀以來從台灣和中國大陸移民至此的群體組成。美國和中國就台灣自治、貿易不平衡、知識產權和侵犯人權等問題上的複雜和緊張關係都是第10選區選民茶餘飯後的話題。我將努力把中國移民和台裔移民選民的觀點帶到國會大廈,討論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確保世界各地的人權和繁榮得到保護。

熊焱:中國共產黨(CCP)政府是所有自由國家的危險威脅。如果作為你們的國會議員,我將追究中共迫害中國人民和其他人的責任。中共其實是通過恐懼和監控統治(中國),而不是透過民主制度;我也將追究中共任何侵犯民主台灣的行為的責任;對於持續迫害和邊緣化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政府,我們必須追究他們(中共政府官員)的責任。

莫美倫:顯然,這些關係是非常微妙的。美國應該儘其所能促進和平,促進全世界愛好自由人民的利益。在與中國人民的關係上,我們應該著眼於有利於兩國人民利益的文化交流。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向中國政府表明,我們不會被近期的敵意威脅嚇倒;此外,對於美台關係,我鼓勵美國和台灣進一步交流,並在雙方現有關係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台灣人民值得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作為一名國會眾議員,我將在我的權力範圍內儘一切努力支持他們,緩解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羅秉新:我支持台灣,並會投票保護台灣免受中共(CCP)的侵略。這是一個重要的領域,需要展現我們的實力。面對中國的威脅,我們不能退縮;我支持中國人民,但不支持中國共產黨,(因為)這是一個極權政府;對於那些生活在中國,想要到美國來的人,我們對此感到高興,因為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之間是有明顯的區別。

紐約第十選區國會選區民主黨參選人。左起:羅秉新、利華娜、高德曼、熊焱、莫美倫。(參選人競選辦公室提供/大紀元合成)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搞不清是黨內初選  無黨派華人選民無法投票失望而歸
喬州州長共和黨內初選 民調顯示形勢緊張
共和黨多人挑戰庫默  十多年來首次有黨內初選
黨內初選競爭激烈 民團籲納入《政治獻金法》規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