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大汽車集團披露一季報 整體業績暴跌

【大紀元2023年04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冰綜合報導)中國多家頭號汽車大廠陸續披露今年一季度業績,實現營收或淨利普遍大幅下滑。

根據中國汽車協會近期公布的2022年中國汽車銷量排名,前十名車企依次為:上汽集團、中國一汽、東風公司、廣汽集團、長安汽車、比亞迪股份、北汽集團、吉利控股、奇瑞汽車、長城汽車。

大紀元記者整理發現,上述車企除比亞迪股份公告2023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長外,其它公布經營業績的七家企業實現營收和淨利均呈不同程度下降。

上汽集團業績雙降 淨利降超49%

作為中國汽車銷量排名第一的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集團」),4月28日晚間披露2023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06.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20.43%;淨利潤27.83億元,同比下降49.55%。

對於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上汽集團解釋稱,2023年一季度公司受汽車市場競爭影響,公司盈利水平持續承壓,導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同比減少。

上汽集團同時披露年報,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7,209.88億元,同比下降5.12%;淨利潤161.18億元,同比下降34.3%;基本每股收益1.4元;擬每10股派送紅利3.37元(含稅)。

上汽集團隸屬上海市國資委,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

一汽解放業績雙降 淨利降超86%

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汽解放」)4月27日晚間披露2023年一季報,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為140.3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38%。

2023年一季度,一汽解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0.6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6.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0.8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121.22%。

一汽解放此前披露年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83.32億元,同比下降61.18%;淨利潤3.68億元,同比下降90.57%。

一汽解放為中共央級企業中國一汽集團旗下的中重型載重車製造企業,一汽集團旗下擁有中外合資品牌包括一汽豐田、一汽通用、一汽大眾等。

東風汽車業績雙降 淨利降超19%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汽車」)日前公布了2023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6.37億元,同比減少26.4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563.31萬元,同比減少19.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778.03萬元,同比減少51.41%。

東風汽車此前公告,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121.9億元,同比下降21.61%;歸母淨利潤2.85億元,同比下降23.31%,扣非後淨利潤虧損2,946.87萬元。

東風汽車為中共央級企業,旗下擁有東風日產、東風本田、東風悅達起亞等中外合資公司。

廣汽集團淨利近「腰斬」

廣汽集團4月28日晚間披露2023年一季報,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3.93億元,同比增長14.03%;但淨利潤15.38億元,同比下降48.89%。

對於淨利下滑,廣汽集團解釋稱,主要是本報告期合營企業汽車銷量同比下滑、盈利下降,以及受價格戰影響,自主品牌毛利率下降,導致淨利潤減少等綜合所致。

廣汽集團為中國大型國有控股汽車集團,目前公司旗下品牌擁有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2022年中外合資企業廣汽菲克、廣汽謳歌退出了中國市場。

長安汽車營收微降 市值縮水超900億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汽車」)4月27日晚間披露2023年一季報。

報告期內,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345.56億元,同比下降0.06%;歸母淨利潤69.7億元,同比增長53.65%;扣非歸母淨利潤約14.81億元,同比下滑34.75%。

在2022年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的同時,長安汽車的股價自從去年6月創出歷史高點之後便「跌跌不休」,目前該公司的股價幾乎腰斬,市值則縮水超過了900億元。

長安汽車為中共央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旗下車企。該公司曾與鈴木、馬自達、福特汽車等車企成立合資公司。

北汽汽車淨利潤下降 集團呈現虧損或微利狀態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汽車」)4月27日晚間披露2023年一季報,財報顯示,北京汽車第一季度實現營收476.96億元,同比增長4.29%;淨利潤為41.56億元,同比下降8.84%。

2022年,北京汽車實現營業收入1,904.6億元,其中北京奔馳貢獻的營收占比高達96.2%。而與北京品牌相關的營收同比下降8.1%。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為北汽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該公司擁有北京奔馳、北京品牌、北京現代和福建奔馳四大整車業務板塊。

北汽集團旗下另一上市公司北汽藍谷財務狀況更不容樂觀。根據已經披露的業績預報,北汽藍谷預計2022年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52億元到58億元,近三年來累計虧損約170億元。

北汽集團為國有獨資企業。從整個北汽集團來看,除北京奔馳外其它板塊均處於虧損或微盈利狀態。

長城汽車淨利降超89% 市值縮水超3000億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城汽車」)日前公布了2023年一季報。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營收290.39億元,同比下滑13.63%;歸母淨利潤1.74億元,同比下滑89.34%;扣非淨虧損2.17億元,同比下滑116.65%。

對於業績下滑,長城汽車解釋稱,主要係報告期仍處於產品結構調整期,基於2023年新產品上市節奏,加大新能源品牌建設及研發投入所致。

據長城汽車此前發布快報顯示,1—3月,長城汽車銷量約為22萬輛,同比下滑22.41%。此外,2022年長城汽車銷售106.75萬輛,同比下降16.66%,銷量目標僅完成56%。

長城汽車的市值在2021年曾一度衝破6,000億元,目前的市值已經縮水超過3,000億元。

中國汽車經銷商去年普遍虧損 今年將更為突出

自今年3月底開始,上市汽車經銷商集團陸續發布了2022自然年度的業績公告。《華夏時報》日前統計了8家頭部企業的數據,除了正通汽車,其餘幾家經銷商集團的淨利潤均同比下滑,盈利水平堪憂。其中,和諧汽車虧損16.28億,同比下滑341.9%。

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在2022年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2022年有55%左右的汽車經銷商集團經營虧損或嚴重虧損,僅有不到20%的經銷商實現盈利,據不完全統計,全年有二千多家4S店閉店退網。這種情況在今年將更為突出。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新能源汽車降溫 產能過剩或致行業裁員
長城汽車一季度銷量大降 市值縮水超三千億
中國汽車經銷商去年普遍虧損 今年將更為突出
寶沃汽車申請破產 又一汽車品牌退出中國市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