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無差別殺傷性大 加國反對美國對烏援助集束彈

2011年9月12日,集束彈公約締約國第二次會議開幕式在黎巴嫩南部城鎮納巴提耶舉行,活動人士和國際代表團在參觀黎巴嫩軍事基地時站在集束炸彈旁邊。(AP Photo/Mohammed Zaatari/加通社)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3年07月10日】(大紀元記者Marnie Cathcart報導/李平編譯)上週五(7月7日)美國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最新援助數百萬美元的武器援助計劃中,包括集束彈援助。加拿大全球事務部在次日(7月8日)給《大紀元時報》郵件聲明中表示,加拿大重申反對使用集束彈。

聲明表示,加拿大在集束彈問題上的長期立場非常明確,那就是不支持,致力於消除集束彈藥對平民、尤其對兒童的影響。

加拿大不支持使用集束彈

聲明表示,加拿大是《集束彈公約》(CCM,禁止集束彈使用、儲備、生產和轉移)的簽約國和發起國,而CCM是建立在100多個國家簽署的《渥太華地雷禁止條約》(OTBL)基礎之上的。加拿大完全遵守公約,認真履行公約義務,鼓勵公約能得到全球通過。

目前123個CCM簽約國中,烏克蘭、俄國和美國不在其中。

去年6月,保守黨國會議員勞倫斯(Philip Lawrence)提出一項有關集束彈的C-281號私人議案——國際人權法案(IHRA),今年6月得到國會一致支持,目前已提交參議院審議。如通過,現有《集束彈禁止法案》(PCMA)將被修訂,今後加拿大人不得與已知使用、開發或運輸集束彈、爆炸性子彈藥和爆炸性小炸彈的個人合作或投資。

勞倫斯去年提出這項法案時表示,集束彈是極其致命無差別軍事武器,所有人都有絕對責任倡導和保護無辜者。

明知風險大還要用?

集束彈藥,也稱集束彈,二戰期間首次使用,是一種能容納十幾個到多達600個小炸彈的炸藥容器,可從戰鬥機上投擲,或通過火炮和導彈發射,炸藥容器在空中爆炸後,碎片分散到大片區域,其中有些小炸彈可能不會爆炸,掉落到地面後會休眠且保持活躍性多年,戰後多年被平民無意發現時仍有潛在爆炸風險。

觀察組織地雷與集束彈監督計劃(LCMM)去年8月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149起集束彈殘餘爆炸傷殘事件中,97%(144起)為平民傷殘事件,其中90%為兒童。

美國政府上週五宣布向烏克蘭提供集束彈援助時,也表示美國政府知道集束彈會對平民尤其是兒童構成巨大風險。

烏克蘭國防部當天發推稱,根據聯合國憲章,烏克蘭有權自衛,長期以來一直在正式要求提供這種彈藥。推文還稱,俄國從戰爭開打第一天起就在使用集束彈,烏克蘭有權使用集束彈進行報復,對敵軍造成殺傷殺性越大,就能拯救更多烏克蘭人。集束彈只會在公認的烏克蘭領土內使用,不會在俄國境內使用。

盟國與人權組織均反對

據路透社報導,上週六俄國國防部對美國向烏克蘭援助集束彈進行了譴責,指責美國和烏克蘭不考慮集束彈嚴重後果。西班牙、英國、德國和新西蘭等美國多個主要盟國也表示反對,指出集束彈會對平民造成危險,使用集束彈違反國際公約。

6月16日,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AIUSA)、醫生促進人權組織(PHR)、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分會(UNICEF USA)和樂施會美國分會(Oxfam America)等38個人道援助組織曾聯合致函拜登政府,希望能阻止美國使用這種無差別性致命武器。◇

責任編輯:文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