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2年巨虧8千億 專家析中國房地產痼疾

人氣 4568

【大紀元2023年0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易如採訪報導)中國最大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日前披露,過去兩年虧損8120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逾24億。專家認為,恆大逆勢擴張,負債累累;且中國房地產市場也存在三大痼疾,以致持續衰退,使中國經濟走入低迷期。

中國恆大兩年淨虧超8千億 負債24億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總部位於廣州的中國恆大集團週一(17日)深夜一次性補發了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和2022年度三份業績財報。

根據財報,2021年度中國恆大淨虧損合計6862.2億元,2022年度淨虧損合計1258.1億元。兩年時間,恆大淨虧損總計約8120.3億元。雖然2022年的虧損有所收窄,但與2020年近80億元的利潤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逆轉。

在負債方面,截至2022年底,中國恆大負債總額24374.1億元。

恆大財報引發市場轟動,恆大迅速在百度熱搜榜上排名第二。

三份財報正式官宣恆大「資不抵債」的狀態:2021年度,恆大總資產約為21071億元,而總負債為25802億元,淨資產約為-4731億元;2022年度,恆大總資產約為18383億元,總負債約為24374億元,淨資產約為-5991億元。

目前,企查查APP顯示,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存在超400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388億元。同時,該公司還存在多條限制消費令、失信被執行人(老賴)和終本案件信息,未履行金額超45億元。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18日對大紀元說,「我覺得目前恆大應該可以正式宣布,他就是個殭屍企業(『資不抵債』需救助企業),半癱瘓一直拖著,除非北京能下決心,讓它重整」,而「對它的處理方式,將影響到未來整個中國的房地產,所以我相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專家:恆大逆勢擴張 與習近平對賭

恆大1996年由地產商許家印於廣州創立,僅三年恆大地產即躍升廣州本土地產發展商前十,2006年宣布進軍全國市場,2016年更名為中國恆大集團,向多元化拓展,涵蓋體育、娛樂和電動汽車製造等多個產業,當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2018列為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100強中的首位。

然而,2021年,恆大集團無預警爆發債務違約,2022年3月,恆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停牌。直到近日才公布過去兩年的財報。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18日對大紀元分析,從企業本身來看,恆大最大問題是在2018年之後還在快速擴張。「其實從經濟周期來說,大概是6年一周期。從2012年到2018年是整個中國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的周期,之後整個市場掉頭向下。」

然而恆大剛好錯位。黃大衛認為,「在市場向下時,恆大對整個經濟周期、對政策的判斷錯誤,以為政府會出台更多刺激措施來整治市場。」

但是,中共2020年開始整頓房地產企業,針對企業債務風險提出「三條紅線、四檔管理」。紅線包括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並按觸線程度分成四檔,最嚴重的紅檔三條全觸,則禁止房地產企業新增有息貸款。

中共聲稱「三條紅線」,是遏制房地產企業舉債擴張的金融風險,改變經濟脫實向虛的趨勢,然而導致了大量房地產企業財務困難乃至破產,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引發企業破產潮、公務員降薪潮和購房者停貸潮。

恆大也不例外,經營陷入困境,負債累累。黃大衛說,此後房地產企業唯有向社會吸取大量的高利息、高金融負擔的債券跟發行的債務,更加速了企業經營惡化。

BBC說,幾個月內,高債務運作的一百多家房地產企業,相繼出現債券違約,資金鍊斷裂,甚至倒閉,爛尾樓成批出現。到了2022年,數百個樓盤的購房者在網上聯署聲明,宣布爛尾樓若不復工,將不再繳納貸款。

大陸政經學者鄭旭光18日對大紀元分析,恆大是在跟習近平對賭,逆勢擴張,叫做尾大不掉,大而不能倒,以為政府會向市場低頭,拖到現在這一步,為什麼恆大可以一直累積債務?總體來講,許家印算是賭輸了。

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 三大痼疾

除了恆大企業本身出現的問題,黃大衛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還有三方面的問題。

第一是政府過於繁重的稅賦。「從買進土地到建設,整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稅費,賣房時產生的獨立增值稅,各種企業增值稅,所得稅,各種營業稅。還有買房人要交的契稅,買房人持有房產後再賣出,還要重複再繳很多稅賦等。」

黃大衛說,這些稅賦往往是互相重複繳納,而且跟社會福利保障沒有直接相關,就導致整個市場稅賦過重。但是這些稅賦往往成為地方政府的財政主要收入。

第二方面,中國經濟跟房地產市場2000年後能夠蓬勃發展,跟中國整個經濟的出口發展密不可分。「中國大概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房地產消耗,其實跟出口有關,我們叫出口型需求。」

黃大衛說,中國過去是向歐美高利潤市場出口促進發展,現在轉向以東南亞、俄羅斯及拉美非洲國家出口為導向的低利潤出口形式,從過去的巨大出口需求現在快速減少,導致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消費支撐下降。

「然後就是三年疫情防控增加了經濟的不景氣,也會導致內需消費縮小。」

第三方面,中共政策無常,也是一個短期因素。「中共三條紅線把過去需要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企業,一下子斷掉供血,導致整個房地產市場的資金斷層,他們只好向社會融資,導致經營成本快速增加。」

黃大衛說,這三方面因素疊加,導致整個行業非常不景氣。

據官方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6月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20.6%,連續兩個月降幅超20%。

中共欲拯救房地產 專家:難改變衰退趨勢

早在去年11月,中共出台支撐房地產業、鼓勵重組的16點計劃,但主要是支持那些還沒有倒債的所謂高質量開發商。黃大衛認為,未必能夠改變衰退趨勢。

台灣財經專家黃世聰18日也對大紀元說,「中國的房地產,我相信是一個非常難的難題。」

他舉例說,2008、2009年的金融海嘯,美國就是利用「重組」方式,政府介入然後去重整,但是房地產還經歷過大概6、7年左右的低潮期,才往上走。

「而中國的房地產企業不只是私人企業,應該牽扯到非常多的地方政府,還可能牽扯到高層,因為能夠在中國有這麼多房地產建設,一定是跟地方政府分不開。」

因此,「當你要切割開時,又是一個錯綜複雜的政商關係,地方派系、政治人脈,所以中國的處理難度會比外界更難。」

此外,中國經濟,包括房地產已經不單是由中共經濟政策決定。黃大衛認為,「現在決定因素有60%、70%是來自於中國跟外部的經貿關係,國際關係,地緣政治關係,還有我們說的外交關係而決定的。」

所以,黃大衛認為,「單純自己去改變經濟政策,只能說,短期內短暫的維持,或者是減慢衰退或危機,並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

房地產持續衰退 中國經濟將走入低迷期

中國房地產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行業,被認為是過去20年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之一。據2020年數據,房地產業占GDP的7.34%,間接帶動的相關產業占9.9%,合占GDP的17%。

然而,此次恆大集團披露的巨額債務成為中國房地產業的嚴重憂慮。CNBC援引摩根大通(JPMorgan)的估計,中國約有50個房地產開發商,過去兩年陷入無法償還約1000億美元的海外債券的地步,幾十家公司在香港股市已經被停止交易。

「房地產市場,還關係到上下游超過58個行業」,黃大衛說,房地產的衰退會影響中國的國內經濟。這對於中國目前的經濟困難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問題。

但是,黃大衛說,房地產市場不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支柱,地方政府把它作為一個搖錢樹,帶來經濟繁榮,也會帶來經濟衰退,成為整個中國經濟結構跟經濟前景的一個晴雨表。

所以,「房地產的衰退會加速中國的債務危機,增加整個地方債務,企業債務,成為整個金融系統的巨大負擔。」

對於中國經濟發展,黃世聰指出,一是外資進來,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第二是中國人富起來,帶動了內需,其中最重要的內需產業就是房地產。然而現在都堵住了。

黃世聰認為,中國經濟應該確定會走入低迷期,低迷多久,取決於北京怎麼去處理房地產,包括對外關係,這是關鍵。◇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報告:中共遠洋漁業存在非法捕撈與剝削問題
分析:中共讓公務員勒緊腰帶的政治遊戲
中國高鐵漲價 武廣全程漲20% 被指收割百姓
深圳4月份83.3%二手房低於參考價出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